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修华

作品数:136 被引量:3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紫杉
  • 11篇紫杉醇
  • 11篇纳米粒
  • 10篇生物利用度
  • 10篇米粒
  • 9篇溶剂
  • 9篇喜树碱
  • 8篇水溶
  • 8篇抗氧化
  • 7篇溶出
  • 7篇水溶性
  • 7篇羟基喜树碱
  • 7篇细菌纤维
  • 7篇活性
  • 6篇淀粉
  • 6篇冻干
  • 6篇多孔淀粉
  • 6篇植物
  • 5篇蛋白
  • 5篇提取物

机构

  • 135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江苏宏博机械...

作者

  • 136篇赵修华
  • 57篇祖元刚
  • 20篇李媛媛
  • 20篇刘艳杰
  • 18篇王力
  • 16篇张茜
  • 13篇付玉杰
  • 12篇赵文
  • 12篇王思莹
  • 12篇王玲玲
  • 11篇葛云龙
  • 10篇吴微微
  • 6篇李汶罡
  • 6篇王化
  • 6篇贾涛
  • 6篇张琳
  • 6篇祖畅
  • 6篇吴铭芳
  • 5篇姜茹
  • 5篇杨帆

传媒

  • 22篇植物研究
  • 8篇中草药
  • 5篇森林工程
  • 3篇中国药房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生物医学
  • 2篇化学工程与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3篇2025
  • 10篇2024
  • 13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甘草次酸修饰细菌纤维素包载紫杉醇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草次酸修饰细菌纤维素包载紫杉醇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甘草次酸修饰细菌纤维素得到两亲性聚合物载体(BC‑GA)并负载疏水性药物紫杉醇(PTX)获得载药纳米胶束(BC‑GA‑P...
赵修华耿宇婷李媛媛贾涛张晓雪杨旗蕾
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综述20年来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要说明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的表征方法、特点及发展前景。
赵修华刘影葛云龙祖元刚王卫国李娜
关键词: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
一种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的新生产工艺
本发明属于脂溶性化学成分提取纯化分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清洁环保提取纯化金银花中木犀草苷方法。本发明以吐温60胶束为提取溶剂,采用超高压胶束提取,利用吐温60的浊点特征将木犀草苷富集后,利用金属络合法实现木犀草苷的纯化。...
赵修华朱雯唐翠曼王彬
一种挤出法生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包覆富马酸亚铁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出法生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包覆富马酸亚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粒度均匀的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富马酸亚铁按比例均匀混合,设定挤出机加热系统温度,等待加热。在最佳挤出温度下缓慢匀速加入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富马...
赵修华 冯彤彤张茜贾涛 张晓雪 杨旗蕾
一种鞣花酸超微粉的生产工艺
一种鞣花酸超微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浓度为10~50mg/mL的鞣花酸的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将该溶液以一定速度泵入其3~10倍体积数的反溶剂在0~40℃范围内混合析晶,然后板框过滤...
赵修华李永杨逢建祖元刚张印葛云龙吴微微李媛媛邓怡平
文献传递
反溶剂法制备甘草酸纳米粒的表征与体外透皮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以乙醇为溶剂,醋酸乙酯作为反溶剂制备甘草酸纳米粒(GAN),考察GAN作为皮肤给药载体的渗透情况。方法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溶出度等分析方法对原粉及纳米粒的性质进行表征;应用透皮扩散仪,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并以HPLC法测定接收液和皮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获得的GAN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20 nm;纳米化后甘草酸的释药速率得到极大提高;GAN同原粉相比,透皮性能大大增强,12 h的单位累积透过量分别是78.51、9.792μg/cm2。结论制备后的甘草酸粒径变小、分布均匀,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而体外释药率和体外透皮性能均有提高,在医药产品开发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许文佳赵修华祖元刚李娜吴薇薇
关键词:甘草酸纳米粒皮肤渗透
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黄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抑菌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黄芩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黄芩根粉末置于聚乙烯袋内,向袋中加入的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封口机封口,将样品放置于超高压设备中。超高压提取完成后,将...
赵修华徐亚楠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多西紫杉醇(DT)是唯一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的衍生物,其水溶性差,制剂中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和助溶剂,而有机溶剂和助溶剂具有刺激性。为减少多西紫杉醇制剂的刺激性,本实验通过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水溶性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优化,最终得优化条件:白蛋白浓度为35 mg.mL-1,DT浓度为1.03 mg.mL-1,乙醇和水的比例为3∶1,乙醇的滴加速度为0.73 mL.min-1,搅拌时间为12 h,0.2%戊二醛与白蛋白的交联比为2∶1。得到的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粒径为185 nm,载药量为14.4%,成功的解决了其水溶性,为接下来的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张智舟姜守刚祖元刚赵冬梅赵修华金晓慧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
硫酸软骨素–姜黄素两亲性聚合物抗炎活性研究
2025年
利用姜黄素中的羟基(-OH)与硫酸软骨素中的羧基(-COOH)发生酯化反应,制备硫酸软骨素–姜黄素(CSC)两亲性聚合物。通过细胞摄取、细胞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细胞炎症模型测定了CSC的体外活性;测定了CSC对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IL-1β、TNF-α与PG-E2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以及体内抗氧化活性。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SC在CT-26细胞中的摄取效果、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验证模型中IL-1β、TNF-α与PG-E2的抑制效果优于硫酸软骨素、姜黄素以及物理混合物。体内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SC对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IL-1β、TNF-α与PG-E2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硫酸软骨素、姜黄素与物理混合物,稍弱于阳性药地塞米松;CSC对GSH和SOD的促进效果均显著优于硫酸软骨素、姜黄素以及物理混合物,稍弱于阳性药双醋瑞因。CSC同时提高了硫酸软骨素与姜黄素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为解决硫酸软骨素与姜黄素的应用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思路与实验基础,开发前景广阔。
高继往霍志伟徐亚楠赵修华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姜黄素两亲性聚合物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
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工艺在废次烟叶游离茄尼醇提取中的应用
2025年
以废次烟叶为原材料,采用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法提取废次烟叶中的游离茄尼醇。测定烟叶中游离茄尼醇的总含量,以游离茄尼醇的提取率为指标,筛选最优的表面活性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固液比、提取压力、保压时间、循环次数5种不同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确定提取溶剂为APG10水溶液,最佳提取工艺为表面活性剂浓度66mg·mL^(-1),固液比1∶67,保压时间1min,提取压力200MPa,循环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下,游离茄尼醇的提取率达到76.92%±0.9%。
谢聪聪赵修华张森徐泽霖赵冬梅
关键词:废次烟叶表面活性剂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