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宝成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先进生产力中的生态环境要素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先进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应给予其准确的界定,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这一生产力质的规定性。那么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生态环境是先进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标准是评价生产力先进与否的外在尺度。同时先进生产力对生态环境具有反作用力,应理性地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看到生态效益和经济的共生性和相应性,使二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又要看到二者的矛盾性和对立性。
- 赖宝成王英华
- 关键词:先进生产力环境要素分析自然和谐共生性对立性矛盾性
- 简析德国发动二战的经济因素
- 2015年
- 德国一战后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经过英美的扶植和纵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再次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和苏联的贸易突破了经济封锁,使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又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为德国发动战争埋下了隐患;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巨大冲击,使纳粹登上了历史舞台。希特勒在错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采取种种措施,为备战发展经济,最终使国民经济完全转上了军事化道路,为再次发动世界大战作好了经济的准备。
- 田洪远赖宝成
- 关键词:希特勒
- 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
- 2005年
-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始终坚持工农联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光辉思想,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赖宝成
- 关键词:农民问题毛泽东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工农联盟
- 兼析辽契丹人口思想与辽代阜新人口
- 2015年
- 契丹民族之所以崛起于中国北方并建立了幅员辽阔的边疆王朝,有其诸多历史原因和条件姑且不论之。但与其中契丹民族秉承的人口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建国前抢劫财富和掠夺人口来增加劳动力;"军国之务,爱民为本",辽政权对人口增长采取提倡、奖励的政策;"得地无民,将焉用之"。这一人口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在辽代统治的阜新地区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特点、分布、人口流向有重大影响,推动了契丹人口更大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 赖宝成
- 关键词:人口思想人口
- 契丹世家大族的家庭教育——基于出土的辽代碑刻资料被引量:1
- 2015年
- 辽朝契丹世家大族为了保护其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有效地强化国家政权统治培养后备人才,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基于教育研究视角,挖掘有限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出土的碑刻资料,就辽代契丹世家大族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象、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形式与教材、家庭教育的特点、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契丹世家大族家庭教育的内容与一些方法有启示作用,但也存在调教不得法、偏爱、溺爱等现象,应该引以为戒。
- 张志勇赖宝成
- 关键词:世家大族家庭教育碑刻资料
- 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被引量:2
- 2016年
- 宋朝被人戏称为"史上最不争气"的朝代,却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最发达、社会最繁荣的朝代。宋朝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经济政策宽松,跟周边进犯的少数民族保持长达百年的和平环境以及宋朝推行文官制度和科技的进步,这一切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使宋朝的商品经济走向繁荣,创造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人均GDP,同时扩大了市民阶层。
- 赖宝成
- 关键词:宋朝
- 辽契丹后族在阜新地区的历史活动与经略
- 2015年
- 阜新位于西辽河与大凌河流域,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丰厚的资源,成为契丹人游牧渔猎的重要场所,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生存、活动和发展空间。契丹建国后,一些契丹贵族就来到宜农宜牧的辽西北地区定居,其中包括后族萧氏。阜新地区成为他们的领地,在领地移民开发,创建头下军州,兴建城郭市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把辽代阜新作为他们稳固的后方和战略基地而加以经略。阜新也就成了一些契丹后族的故乡,死后又归葬于此。时至今日,仍能够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中窥得当年繁盛的景象。兼容并蓄,展示了契丹文化多元的属性。
- 赖宝成
- 关键词:墓葬经略
- 辽朝契丹统治集团的重农思想与成效
- 2016年
- 辽代贵族阶级为了其统治的需要在其肇兴之初就持有重农思想,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采取诸多有力措施。自皇祖匀德实"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开始,历代帝王都对农业生产重视,"因俗而治",采取了一些保护性开发政策与措施,重农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其生产方式由游牧、渔猎逐步向亦农亦牧等更先进生产方式方面的转化,经济生产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以游牧为主的契丹民族有了这些进步思想难能可贵。有辽一代一度曾出现了"城郭相望、田园益辟"的繁荣景象,很好地经略了中国北部边疆地区,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 赖宝成
- 关键词:辽朝重农思想
- 契丹国语“忒里蹇”浅释被引量:2
- 2013年
- 契丹语'忒里蹇'或'脦俚寋',是皇后之称。学界对其对应的契丹文字,多有探讨,但未见横向讨论。契丹与回鹘同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二者在历史上有过密切接触。回鹘文献中出现trkn一词,多用于可汗称号,或为女王之称,然按回鹘语很难对trkn作出合理解释。忒里蹇与trkn应有密切关系,二者或有相同词源。回鹘语trkn极可能借自曾经统治突厥语族集团的古代蒙古语族集团——柔然或鲜卑,忒里蹇应是契丹语自有词汇。
- 白玉冬赖宝成
- 关键词:回鹘
- 从阜新辽塔寺遗存管窥契丹人的宗教信仰
- 2015年
- 契丹民族最早信奉原始的萨满教,并充斥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植于契丹民族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中。随着契丹社会的进步,阶级结构的变化及王权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宗教信仰也就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纵观辽朝统治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儒、佛、道三教并行,但佛教总是占据上风。佛教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而逐渐获得了主导地位。契丹贵族极力推崇佛教,并随州城的建立,根据辽代州城、塔、寺一体建筑特点,众多塔寺建筑也应运而生,并具有一定的建筑风格与特点。辽契丹在阜新境内营建了塔寺近十余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阜新地区契丹佛教文化的鼎盛与流行;从中可窥得辽代宗教文化信仰演变的缩影及辽代契丹民族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和多样的宗教观念。
- 赖宝成
- 关键词:寺庙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