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佳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诉讼
  • 9篇民事
  • 5篇损害赔偿
  • 5篇赔偿
  • 4篇民事诉讼
  • 3篇数额
  • 3篇损害赔偿数额
  • 3篇赔偿数额
  • 3篇检察
  • 3篇检察监督
  • 3篇法律
  • 2篇要件
  • 2篇医疗损害赔偿
  • 2篇医疗损害赔偿...
  • 2篇执行难
  • 2篇司法
  • 2篇损害赔偿诉讼
  • 2篇赔偿诉讼
  • 2篇侵权
  • 2篇侵权责任

机构

  • 2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22篇谷佳杰
  • 4篇唐力
  • 3篇黄文官
  • 1篇龙金鹏

传媒

  • 2篇当代法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学海
  • 1篇法学评论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行政法学研究
  • 1篇中共乐山市委...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证据科学
  • 1篇福建警察学院...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法治论坛
  • 1篇民事程序法研...
  • 1篇经贸法律评论
  • 1篇2012年证...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基于《证据规定》第64条和第79条的分析
2011年
随着各国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心证公开也日益为各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心证公开作为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因而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制定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心证公开制度提供了一个视角。
黄文官谷佳杰
关键词:心证公开
论依法治税中的“府院失衡”及其协调——以行政强制与司法执行的协同为中心被引量:5
2024年
税务机关与人民法院之间的“府院互动”是实现我国依法治税中执法司法协同的有效路径,但我国依法治税中存在的“府院失衡”现象直接影响了“府院互动”目的之实现。“府院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行政强制措施与司法保全措施之间、行政强制措施与司法强制执行之间、行政强制执行与司法保全措施之间以及行政强制执行与司法强制执行之间的协同困境。这是由于行政强制权与司法强制执行权并轨运行存在冲突、执法司法协同规范存在缺失以及利益导向下的不规范执法问题所导致的。为协调“府院失衡”现象,首先应协同配置以税务机关行政强制为主、法院司法强制执行为辅的税务强制执行权;其次应明确税务机关与法院在依法治税中的角色定位,税务机关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法院仅应发挥监督与协助执行作用;最后通过允许税务机关参与法院执行款的分配、限制税收优先权的实现程序、限制“先税后证”的适用范围、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依法治税中“府院联动”的路径优化。
谷佳杰
关键词:依法治税行政强制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系统定位被引量:3
2014年
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其特征为事后的救济程序,其功能是为第三人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申请再审之间均存在联系和区别。案外人异议之诉有特定的适用情况,其与第三人撤销之诉不存在重合的空间。鉴于效力程度和启动条件,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应当优先于案外人申请再审。我国第三人权利保护体系的协调完善应当在事前预防上以第三人诉讼参加制度为主,在事后救济方面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为主、以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为特定和案外人申请再审为特殊。
唐力谷佳杰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恶人”先告状 法院应受理——论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的确认利益被引量:1
2011年
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人起诉义务人为民事诉讼的常态,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人对权利人提起确认诉讼的诉讼形态。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提起的确认之诉有着其特殊的含义。对于这类形态的诉讼,无论从民事诉讼法理层面还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层面来看,法院都应当受理。
黄文官谷佳杰
关键词:确认之诉诉之利益受理
论民事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在民事损害赔偿诉讼中,有关损害的发生和损害赔偿数额,原则上首先应由主张权利者提出主张与证明。但损害赔偿数额存在证明困难的情况,这在实践中产生了难题。大陆法系各国和地区为解决此难题都建构了损害赔偿数额确定制度。我国在司法实...
谷佳杰
关键词:损害赔偿数额自由心证自由裁量
文献传递
论证明妨碍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适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8条为视角被引量:8
2013年
证明妨碍行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大量存在,特别是控制有绝大多数证据材料的医疗机构一方如果实施证明妨碍行为,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极大损害。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已经出现了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证明妨碍制度。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不仅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和武器平等原则,同时应在立法中明确一方当事人的证明权或对方的诉讼协力义务。由于患者存在举证困难、证明责任转换制度不足和医患双方武器不平等,证明妨碍在医疗诉讼中的适用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包括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至于法律效果,《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推定主张成立,还应当赋予法院进行证明度降低和证明责任转换的权力。
谷佳杰
关键词:法理基础构成要件法律效果
论知识产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被引量:49
2014年
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往往存在困难。主流研究的视角仅侧重于实体法层面,未能厘清损害赔偿数额的层次属性。借助于位阶理论,将实体法与诉讼法连结起来,可以从阶层逻辑的视角开辟出一条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新路径。我国知识产权法设置的法定赔偿制度,因缺乏诉讼法理论的运用而出现了问题。德国和日本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法的制度建构来解决此类难题。我国应当从诉讼法的视角,以适用要件进行规制,以具体效果予以完善,寻求重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唐力谷佳杰
关键词: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法定赔偿
论证明妨碍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适用--以《侵权责任法》第58条为视角
证明妨碍行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大量存在,特别是控制有绝大多数证据材料的医疗机构一方如果实施证明妨碍行为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极大损害.然而由于我国有关医疗诉讼的立法对证明妨碍行为缺乏详细的规定,以及民诉理...
谷佳杰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文献传递
《民法典》视野下未参加诉讼的连带债权人之救济研究
2023年
我国立法关于连带债权诉讼之诉讼形态的规定较少,而理论界对其认识亦存在一定的混乱与冲突。将连带债权诉讼归类于普通共同诉讼可能会导致矛盾判决,但能保障债权人的自由起诉权,而归类于类似必要共同诉讼虽然可以防止对同一债权债务的矛盾判决但又会侵害债权人的自由起诉权。从救济的反向视角出发,若将连带债权诉讼视为普通共同诉讼,作为一般案外人的未参诉连带债权人不服前诉判决的,其救济手段为另行起诉;若将连带债权诉讼视为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未参诉连带债权人不服前诉判决时,可提起再审申请。对于未参诉连带债权人而言,相较于再审程序,另行起诉的启动门槛更低且程序更为便捷,也能较好地维护其自由行使诉权的权利。因此,将连带债权诉讼归入普通共同诉讼,更能保护连带债权人的诉权和实体权利。
谷佳杰刘泠多
关键词:普通共同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权利救济
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被引量:4
2023年
2021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在线诉讼的“等效原则”,赋予了所有在线诉讼活动合法性。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与案例检索等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存在碎片化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层面对在线诉讼存在误解,规范层面法律规范供给不足且不均,实践层面存在证据原件原物提交“时间差”、举证与质证“去剧场化”及证据信息安全伴随“高风险”等。碎片化问题的成因在于:传统纠纷解决观念与多元司法服务观念间的矛盾、“等效原则”抽象规范供给与在线诉讼具体实践需求间的矛盾、平台建设供给与司法实践需求间的矛盾。我们需要在理念层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在线诉讼服务理念,在规范层面完善在线诉讼证据规则,在实践层面创建取证、传递、质证互联统一且安全的证据平台,从而有效纾解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的碎片化问题,促进在线诉讼的可持续发展。
谷佳杰
关键词:等效原则碎片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