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有将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PCR
  • 2篇产酶
  • 2篇产酶条件
  • 2篇产酶条件优化
  • 1篇蛋白基因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脂肪酶
  • 1篇脂肪酶产生菌
  • 1篇脂肪酶基因
  • 1篇人狂犬病
  • 1篇生物柴油
  • 1篇生物柴油工艺
  • 1篇糖蛋白基因
  • 1篇酯交换
  • 1篇酯交换反应
  • 1篇系统发生分析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7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新疆兵团绵羊...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7篇谭有将
  • 3篇张永振
  • 3篇陈芳
  • 2篇高剑锋
  • 2篇王群
  • 2篇于翔翔
  • 2篇谢小燕
  • 1篇高剑峰
  • 1篇姚文荣
  • 1篇李明慧
  • 1篇陈化新
  • 1篇祝建波
  • 1篇郑金海
  • 1篇段正秀
  • 1篇李景全
  • 1篇王治泽
  • 1篇熊海萍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克雷伯脂肪酶产生菌产酶条件优化及其粗酶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1株产脂肪酶克雷伯氏菌A2(Klebsiellasp.A2)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粗酶性质进行初步的研究,为该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一定基础。该菌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m/V):蛋白胨1.0%,MgSO4·7H200.05%,K2HP041.0%,KH2P040.45%,2.0%的菜籽油。发酵条件:pH值6.5~7.5,28℃,200r/min摇床振荡培养3d。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佳催化温度和最适催化pH值分别为40℃和pH值8.0,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差,在60℃保温1h时丧失50%的活性。Mg2+,Ca2+和K2+能刺激该酶的活性,而低浓度的EDTA和SDS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谭有将谢小燕王群陈芳高剑锋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脂肪酶酶学性质
温州市瓯海地区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
目的研究温州市瓯海地区宿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况和型别。方法经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初筛为阳性的鼠肺标本,用巢式RT—PCR扩增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的S基因片段上的目的核苷酸序列(620~999nt),并以ClustalX(1.831和Phylip3.63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型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温州市瓯海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148只,5份鼠肺标本中汉坦病毒抗原阳性,其中褐家鼠3只,黄胸鼠2只,病毒携带率为3.38%,与汉坦病毒分型标准比较,均属于SEOV型。结论瓯海地区褐家鼠和黄胸鼠携带S1和S3亚型汉坦病毒,显示出汉坦病毒的多样性。
段正秀谭有将熊海萍陈化新张永振郑金海
关键词:汉坦病毒系统发生分析基因分型
Klebsiella sp.B2的产酶条件优化、酶性质研究及其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目的:   1.优化克雷伯脂肪酶产生菌Klebsiella sp.B2的产酶条件,并对其粗酶性质进行研究。   2.克隆Klebsiella sp.B2的脂肪酶基因,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重组酶性质进行研究。 ...
谭有将
关键词:脂肪酶基因
文献传递
北京市1株人狂犬病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一株人狂犬病病毒的N、G基因的分子特征,比较与全国流行株以及疫苗株之间的差异。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脑组织,昆明乳鼠颅内接种法分离病毒株。以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核蛋白及糖蛋白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病人脑组织中的病毒颗粒,用乳鼠颅内接种法分离到了毒株,命名为Beijing(H)株。遗传分析表明Beijing(H)株与目前我国的主要流行株N基因和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7.6%~99.1%和97.5%~99.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7.6%~99.2%和97.7%~99.8%。结论Beijing(H)株为基因1型狂犬病毒,属于我国目前的流行株,其与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疫苗株存在一定的差异。
谭有将于翔翔祝建波李明慧张永振
关键词:狂犬病毒遗传学分析核蛋白基因糖蛋白基因
棉籽毛油生产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棉籽毛油为原料,经过简易的加碱精炼反应后,在催化剂NaOH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生物柴油,考察反应条件如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产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0.9%、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min。
王群王治泽谭有将陈芳高剑锋
关键词: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
基因预测与PCR技术相结合从cDNA文库中获取表达基因的研究
2010年
应用计算机工具、GenScan软件预测中国美利奴绵羊MHC Class I区段的BAC文库中453oⅡ克隆的基因数目、特性及结构,建立一种可以从cDNA文库中简便有效获取表达基因的技术方法。选取4个预测基因作研究对象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已构建好的cDNA文库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连接pGEM-T载体,转DH5α大肠杆菌中扩增后测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cDNA文库中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进行Blast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羊的基因均具有99%以上的相似性。因此应用基因预测分析与PCR结合技术可简便迅速的从cDNA文库中获取表达基因。
谢小燕谭有将李景全陈芳高剑峰
关键词:基因预测PCRCDNA文库
狂犬病毒核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出狂犬病毒核蛋白(NP),并探讨重组NP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狂犬病毒核蛋白,用直接免疫荧光(DFA)、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裂解液免疫小鼠,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结果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免疫小鼠可产生抗核蛋白抗体.结论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出狂犬病毒核蛋白,重组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于翔翔谭有将姚文荣张永振
关键词: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