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桂婵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新医改
  • 1篇新医改形势
  • 1篇药物
  • 1篇医改
  • 1篇医改形势
  • 1篇预防便秘
  • 1篇症状评分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食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器械
  • 1篇年轻护士
  • 1篇器械
  • 1篇左西替利嗪
  • 1篇泮托拉唑
  • 1篇西替利嗪
  • 1篇下基层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出血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蔡桂婵
  • 2篇谭燕华
  • 1篇李靖慧
  • 1篇蔡勇

传媒

  • 2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运用激励机制稳定年轻护士队伍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近几年,80后、90后年轻护士不断充实到护理队伍中并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主力军,但她们崇尚自由,流动性强,给护理队伍的稳定带来挑战。本文探讨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来稳定年轻护士,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医院发展。
林杰蔡桂婵
关键词:激励机制年轻护士
肺癌化疗患者食用火龙果预防便秘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用火龙果对预防肺癌化疗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第l周期出现便秘症状,于第2周期化疗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食火龙果,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的情况、伴随症状及使用通便药物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便秘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便秘发生后观察组使用通便药物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用火龙果可有效预防或减轻肺癌化疗患者便秘的发生。
蔡桂婵谭燕华
关键词:肺癌化疗火龙果便秘
不同类药物对儿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类药物对儿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 10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鼻部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第2周流涕症状评分低于观察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第4周流涕症状评分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第2、4周鼻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药物治疗儿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对于鼻塞患儿可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对于流涕患儿可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
林英蔡桂婵
关键词: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症状评分
不同保湿方法对夜间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含酶液浸泡和预处理凝胶喷洒两种保湿方法对夜间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和2014年1~6月夜间手术器械分别设为A,B组,A组器械浸泡多酶清洗液中保湿,B组器械喷洒预处理凝胶保湿。两组器械回收至供应室,由同一台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按照日常使用程序清洗后,采用肉眼裸视法、校正视力法比较两组合格率。结果:将A组与B组采用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手术器械采用预处理凝胶喷洒法保湿比多酶清洗液浸泡法保湿的清洗合格率明显提高。
谭燕华蔡勇李靖慧蔡桂婵
关键词:手术器械
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院高级人才队伍的建设
2013年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高低。新医改的核心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突破点。本文回顾了广州市番禺区卫生系统2009年以来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及成效,分析新医改形势下,对基层医院建设高级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进行思考,为促进医院转型升级、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林杰蔡桂婵
关键词:新医改
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每组60例。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C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比较三组患者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出血量、空腹胃液p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第1、3和5日,三组患者呕血次数和黑便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5日,三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第1日,且A组患者第1、3日的出血量明显多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平均空腹胃液pH明显优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明显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平均空腹胃液p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最低。结论: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均良好,其中,埃索美拉唑抑制患者胃酸分泌的效果更显著,止血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泮托拉唑具有最高的经济学效益。
林英蔡桂婵刘军
关键词: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