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3篇卵巢
  • 3篇卵巢癌
  • 3篇宫颈
  • 3篇病变
  • 2篇蛋白
  • 2篇印迹
  • 2篇印迹法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样病...
  • 2篇皮内
  • 2篇肿瘤诊断
  • 2篇肿瘤治疗
  • 2篇晚期
  • 2篇联合化疗
  • 2篇联合化疗方案
  • 2篇瘤样
  • 2篇瘤样病变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一...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葛艳
  • 8篇杨永秀
  • 3篇刘畅
  • 2篇胡乐
  • 2篇马小萍
  • 2篇许飞雪
  • 2篇柴红霞
  • 2篇林延延
  • 1篇李沛清
  • 1篇毕学汉
  • 1篇陈启明
  • 1篇朱骏
  • 1篇李侃
  • 1篇葛艳
  • 1篇王丽娟
  • 1篇杨爱宏
  • 1篇孟文勃
  • 1篇李玉兰
  • 1篇白冰
  • 1篇高明霞

传媒

  • 4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生物医学转化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及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WANFANG Data),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由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5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6篇RCT,共1 295例患者。结果显示:①热放化疗组在近期疗效(治疗结束时的完全缓解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方面均高于放化疗组、热放疗组及单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有效率方面高于放化疗组及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方面,热放化疗组1年无瘤生存率较放化疗组及热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及5年生存率,热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单放疗组及热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热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及单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热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近期毒副反应(膀胱反应、直肠反应、干性皮炎),热放化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热放化疗组较单放疗组和热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能够耐受。远期毒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热放化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热放化综合治疗宫颈癌有提高疗效的趋势,并不增加其远期毒副反应,今后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就其近期及远期疗效、近期及远期毒副反应方面进行研究。
马小萍杨永秀葛艳
关键词:宫颈肿瘤热疗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META分析
卵巢癌早期诊断筛查技术的研发
刘畅胡莎莎杨永秀毕学汉葛艳郭宏涛李洋陈瑶刘毓
1、课题来源与背景: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第七类恶性肿瘤,是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明显的早期症状和恰当的筛查方法,许多患者直到晚期(Ⅲ/Ⅳ)才被明确诊断,且5年...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诊断筛查方法
内源性PD-1通过调控rpS6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张金铎葛艳谢䶮峰林延延白冰岳平孟文勃米宁宁苏刚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早期诊断困难并且预后不良。该项目前期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和HCS增殖筛选实验发现RPS6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沉默RPS6能够显著抑制胆管细胞的...
关键词:
关键词:胆管癌细胞增殖肿瘤治疗
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并辅手工检索,收集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4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组)在子宫肌瘤体积减小情况、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恶心及潮热多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水平变化方面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但今后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就其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进行研究。
马小萍杨永秀葛艳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META分析
新辅助化疗加腹腔镜手术治疗晚期阴道残端癌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2%,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阴道肿瘤的90%[1]。阴道残端癌是指全子宫切除后发生于阴道残端的恶性肿瘤[2]。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发生的阴道残端癌更为少见,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晚期阴道残端癌报告如下。一般情况患者女,74岁,因“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于2017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暗红;半年前出现阴道异常流液,量多,色淡黄,有臭味,且阴道出血较前加重。
袁倩倩刘畅葛艳杨永秀
关键词:阴道肿瘤腹腔镜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
女性盆腔良性囊性病变的分类及其超声表现被引量:4
2019年
盆腔囊肿是女性常见病,且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发病较为缓慢,在各种类型的盆腔囊肿中卵巢起源的盆腔良性囊性病变发病率较高。较小的囊肿,一般无症状,也不影响月经及全身状况,大多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当囊肿逐渐增大至中等大小时,患者自觉腹胀等不适或自己触及肿块。蒂长时肿块能自由活动。当囊肿很大占满盆腔时可产生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压迫膈肌时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妇检时于子宫旁可扪及囊性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好,与子宫关系不紧密。若囊肿很大,与周围器官有粘连,往往不易辨别肿瘤界限,也不易推动。腹腔内一般无腹水⑴。本文就盆腔良性囊肿的超声表现及介入治疗综述如下。
柴红霞葛艳杨永秀
关键词:盆腔囊肿超声诊断介入治疗
CADM1靶向Nectin-3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进展的分子机制
许飞雪杨爱宏魏敏葛艳魏蒙陈瑶许飞华岳玲李玉兰刘晓韩逢皎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癌症,其中上皮性卵巢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多数患者因为期别较晚、对常规的化疗和放疗不敏感,治疗方法有限,使得生存率极低。因此,深入研究并揭示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分子及调控机制,寻找更为有...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菌群紊乱幼鼠结肠黏膜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混合抗生素诱导的菌群紊乱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BALB/c幼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西药组,0.68 g·kg^(-1))及半夏泻心汤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甘补组(9.1、3.19、1.82、4.1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混合抗生素灌胃诱导肠道菌群紊乱,14 d后西药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灌胃,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及甘补组分别予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药组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14 d。连续给药14 d后无菌采集粪便样本用于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并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1))诱导炎性反应,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肠黏膜巨噬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幼鼠肠道微生物结构显著改变(P<0.01),结肠黏膜损伤明显,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及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组均能增加菌群相对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提高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有益菌的比例(P<0.01);同时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组均能改善结肠黏膜损伤(P<0.05,P<0.01),增加巨噬细胞浸润(P<0.05,P<0.01),升高IL-6、IL-8、TNF-αmRNA表达水平(P<0.01);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苦降、甘补组升高IL-1βmRNA表达(P<0.01);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辛开、甘补组IL-10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及拆方组能调整抗生素暴露幼鼠肠道菌群,保护肠道菌群紊乱后结肠黏膜免疫�
戴丽蓉陈启明刘喜平林延延李侃岳娟葛艳李沛清朱中博张金铎施丽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肠道免疫配伍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PFR)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47例,其中73例产后实施PFR(观察组),74例未实施PFR(对照组)。产后42d和10周,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情况,并对两组进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结果产后42d,两组盆底功能情况相仿(P>0.05);产后10周,观察组尿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8%vs.16.22%)(P<0.05)。观察组情绪状态和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产后10周快肌阶段最大值、慢肌阶段平均值、耐力测试阶段平均值和总得分均较产后42d升高(P<0.01)。结论 PFR可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王奕翔葛艳葛艳王丽娟杨永秀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
水通道蛋白5过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AQP5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正常宫颈、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5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QP5的表达,并对其表达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QP5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相对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16,P=0.000);其表达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5.12%、23.18%和36.0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04,P=0.000);AQP5过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r=0.351,P=0.008),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无关。结论:增强的AQP5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恶性转化和宫颈癌发生有关,有望为宫颈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记。
胡乐杨永秀葛艳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