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杰容

作品数:21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社会
  • 5篇社会工作
  • 2篇政治
  • 2篇中介
  • 2篇中介效应
  • 2篇违法
  • 2篇未成年
  • 2篇教育
  • 2篇福利
  • 1篇单身
  • 1篇单身母亲
  • 1篇低保
  • 1篇心理资源
  • 1篇性别差异
  • 1篇压抑
  • 1篇医保
  • 1篇抑郁
  • 1篇隐性就业
  • 1篇政府
  • 1篇政治话语

机构

  • 14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胡杰容
  • 1篇黎民
  • 1篇邓锁

传媒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社会工作
  • 2篇社会工作与管...
  • 1篇青年探索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现实运行——对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的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以对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北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围绕救助主体、目标群体、救助方式及其水平、福利困境等问题揭示本地救助管理制度的现实运行情况。
胡杰容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老年抑郁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1
2019年
在压力过程模型理论框架下,以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研究”(CLHLS)数据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老年抑郁的性别差异是否存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年龄、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地的条件下,性别对老年抑郁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源发挥的中介效应使得总效应上老龄女性抑郁症状显著高于男性。效应分解和路径分析显示,老龄女性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性,但心理资源显著低于男性,而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源与抑郁显著负相关,性别通过社会支持贡献预防抑郁的女性优势,而通过心理资源带来男性优势;老龄女性失能风险暴露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而失能显著侵蚀社会支持和弱化心理资源,因此,性别还通过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支持、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资源带来预防抑郁的男性优势。
胡杰容
关键词:性别差异抑郁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心理资源中介效应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研究——基于我国澳门特区的实践与经验被引量:4
2015年
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是司法社会工作的关键领域。我国澳门特区建立了少年司法的混合模式,为社工专业的介入提供了空间。澳门特区政府颁行了《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立法授权社工专业人员在少年司法领域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在少年司法程序中,澳门司法社工有权出席调查证据的联合会议和法庭听证,提出质询,对判决发表意见,参加复和会议。澳门司法社工还享有制作社会报告和判前社会报告的职权,并担负执行多项教育监管措施的职责。虽然在跨界合作、自身角色和专业素质方面,澳门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境,但其制度与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胡杰容
关键词:司法社会工作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被引量:6
2013年
在考察社会工作是否是一门专业之前,必须坦承,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承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我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文献、社会工作者的了解都非常有限——非常非常有限。因此,如果在你看来我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或者不那么学术,我恳请理解我本不愿意发表这些观点。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胡杰容邓锁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会学
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澳门的实践与借鉴被引量:4
2019年
澳门具有悠久的社会服务传统,社会工作专业的萌发具有宗教起源、实践先行和后发外生的特点。从制度环境与专业发展关系的角度看,回归以来,防治社会问题和回应社会需求、社会服务团体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特区政府福利职能的扩张,形塑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同时,澳门社会工作组织体系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社会服务资助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工作注册认证制度的创建,构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针对中国内地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一些困难,澳门在社会服务团体管理、资助和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激励制度上可以提供一些镜鉴。
胡杰容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环境
早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为个案被引量:3
2008年
在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一个典范。20世纪30年代它与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县政改革运动。从形成过程上看,这种合作关系是政府政治议程中国家能力和权力合法性建设的需要,也与平教会的现实困境、运动阶段的演进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有着直接联系。
胡杰容
关键词:政府
儿童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南京虐童案”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儿童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南京虐童案"来看,儿童保护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儿童保护实践内含的多重张力,包括在儿童虐待的概念界定上,儿童虐待与体罚管教的区分不清晰;在儿童虐待干预理念上,司法正义与社会恢复之间的价值取向差异;在儿童虐待干预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冲突和儿童权利的内部冲突。缓解儿童虐待干预的现实困境,需要加强儿童保护的制度创新。首先,提升对儿童虐待的共同定义,推动儿童虐待的社会问题化。其次,在儿童保护制度建设上,宏观层面上,推动儿童、父母、国家之间的权利平衡,倡导支持家庭的儿童福利政策;微观层面上,整合儿童保护和家庭服务两种儿童虐待干预体系,提升家庭的儿童照顾功能。最后,推动社会工作的介入,促进社工与司法跨专业的合作。
胡杰容
关键词:儿童保护儿童虐待儿童权利儿童福利政策
美国福利改革的家庭化趋势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家庭是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多元混合福利体制下的重要主体。面对家庭结构变迁和单亲家庭的贫困问题,美国政府将婚姻家庭问题提上政策议程,积极推动家庭化的社会福利改革,在国家干预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上,从替代或补救走向支持与强化家庭功能。这一变革在完善立法、财政拨款和组织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禁欲教育、预防青少年怀孕、婚姻促进与负责父亲等项目,来促进婚姻健康、维护家庭健全,以使家庭成为福利的重要来源。它调整了政府与家庭之间的福利责任,主张积极福利,强调家庭功能与责任。面对当前中国家庭的脆弱化、碎片化和个体化趋势,这一家庭化的福利改革趋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胡杰容
关键词:福利改革家庭婚姻家庭化
政治议程与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发展
2007年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社会工作专业得到相当重视的时期。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议程和政治话语深入地渗透进它的定名、领域范围、功能定位中,它不得不回应国家能力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建设的主流政治话语。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早期社会工作成为一种本土性、处境化的政治实践。
胡杰容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事业政治话语
美国单身母亲与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政策改革——社会性别的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女性与福利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从政策预设、规定与实践上看,美国的"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政策"(AFDC)是一个性别化的社会政策项目,它从既定的性别分工出发,强调满足现实性别需求,强化了母亲和儿童照顾者的传统性别角色。1962~1996年间,贫困的女主家庭成为AFDC津贴最主要的领取者,并被污名化为"福利皇后"。尽管AFDC及其取而代之的"贫困家庭临时救助政策"(TANF)强调工作福利,力图通过工作要求和工作刺激来结束福利依赖,却导致一些单身母亲成为工作穷人,并面临工作和家庭照顾的双重重担。只有从战略性别需求的角度,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结构分化,完善公共性儿童服务体系,才能改善单身母亲的社会经济状况。
胡杰容
关键词:单身母亲AFDCTANF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