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骨髓EPC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体外培养、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观察EPC的生长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冲洗大鼠长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观察细胞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体系下生长情况并与未诱导组比较,对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于培养3、7、14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Flk-1+双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贴壁细胞呈现团簇样生长、线样排列特殊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CD133、CD34、Flk-1、Ⅷ因子(vWF)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各个时间点诱导组CD133+/Flk-1+双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组(P<0.01)。结论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在bFGF培养体系下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EPC,该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 胡月明金晓明李红霞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骨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大鼠骨髓EPCs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
-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加以诱导,纯化内皮祖细胞,对内皮祖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鉴定。
方法
冲洗大鼠长骨骨髓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
- 胡月明
- 关键词:EPCS骨髓内皮祖细胞BFGF密度梯度离心法
- 文献传递
- 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方法梯度离心法采集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组和非诱导组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鉴定。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经过培养,形成线样结构和类血管样结构,表达EPC特异性抗原CD133和内皮细胞(EC)的特异性抗原Ⅷ因子、Flk-1、和CD34,培养细胞同时具有EPC和EC的表面蛋白特性,且诱导组阳性细胞数多于非诱导组,形成特殊结构的时间早于非诱导组。结论①通过分离骨髓MNC进行诱导培养可以提高EPC的纯度。②VEGF可促进EPC的增殖和血管样结构的形成。③体外培养1周左右是EPC增殖的高峰期。
- 李红霞金晓明胡月明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VEGFCD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