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喜
- 作品数:149 被引量:6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在作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 2024年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因密度高、遗传稳定性好、易实现分析的自动化等特点,SNP作为一类遗传标记在作物遗传学分析中广泛应用。SNP通过直接影响生物内部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结构的变化导致遗传变异的发生,在研究生物形态或性状变化以及适应性进化上具有根本性的优势。本研究综述了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植物基因图谱的开发、植物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甘斌田宇豪熊兴耀胡新喜秦玉芝
- 关键词:作物单核苷酸多态性
- 马铃薯StZIP8–like基因的克隆及镉转运功能分析
- 2025年
- 为了探讨StZIP8–like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从马铃薯中克隆得到StZIP8–like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亲缘关系进行预测;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在镉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分析StZIP8–like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异源表达试验,分析St ZIP8–like的镉转运功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tZIP8–like序列全长1 044 bp,编码347个氨基酸,含有1个ZIP保守结构域及7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tZIP8–like蛋白与番茄及烟草中的ZIP8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 ZIP8–like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RT–q PCR结果表明,St ZIP8–like在马铃薯幼苗的根中表达量较高,并且Cd胁迫诱导下St ZIP8–like基因在马铃薯根、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均上调;酵母试验结果显示,St ZIP8–like过表达的酵母对Cd更加敏感,具有Cd吸收转运活性。以上结果说明St ZIP8–like受到Cd胁迫的诱导表达,可能参与马铃薯吸收Cd的过程。
- 杨丽红席银凯王丹胡新喜
- 关键词:马铃薯镉基因表达酵母
- 不同马铃薯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 2025年
- 氮肥是马铃薯高产的核心限制因子,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长期低于35%,较发达国家低15~25百分点,严重制约“双减”战略实施。针对这一瓶颈,本研究以3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氮、高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我国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氮肥施用提供参考,为氮素高效利用资源的筛选提供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粤薯3号、中薯3号、华薯3号、兴佳2号、华薯8号和中薯17号的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均表现良好;中薯17号、华恩1号、中薯3号、中薯20号、鄂薯14号,东农310和粤薯3号在生物量方面表现突出;华薯8号、华薯3号和粤薯3号的氮素利用率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低,为低氮高效利用品种。高氮处理下,华薯4号、华薯3号、华薯8号、兴佳2号和中薯3号在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方面表现良好;中薯18号、鄂薯5号、中薯3号、华薯3号的生物量表现突出;华薯8号和华薯4号的氮收获指数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少,为高氮高效利用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负相关,与单薯质量显著正相关;氮收获指数与块茎氮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粤薯3号、华薯3号为低氮高效型品种,华薯4号为高氮高效型品种,华薯8号为双高效型品种,且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湖南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 曾祥飞王云霞董文向峰王丹王丹康国菊阳涛薛志红熊兴耀胡新喜
- 关键词:马铃薯施肥氮素利用效率
- 浙紫薯1号及其突变体新栗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为研究浙紫薯 1 号及其突变体新栗的遗传转化及 IbMYB1 基因控制紫甘薯花色苷的合成机理奠定材料基础。[方法]以浙紫薯 1 号及其突变体新栗为研究材料,选择不同部位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进行甘薯离体再生体系及胚状体诱导试验。[结果]利用茎尖、带芽茎段的外植体在 MS(+0.000 3 g/ml VB 溶液)培养基中培养可快速获得无菌试管苗;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中,新栗的叶柄在 LS 培养基中的出愈率较高,同一品种的甘薯其茎尖、茎段的出愈率均高于叶片、叶柄的出愈率,不同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最好的是茎尖,其次是茎段,叶片和叶柄的生长状况都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愈伤组织黄化、褐化、皱缩、变枯性状。诱导胚状体发生的培养基为 LS+4 mg/L 脱落酸(ABA)+1 mg/L赤霉素(GA3)+ 蔗糖 30 g/L+ 琼脂 6 g/L(pH 5.8)。[结论]初步建立了甘薯离体再生体系,并从叶片、叶柄、茎尖、茎段不同外植体都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利用茎尖、茎段的胚性愈伤组织成功诱导出胚状体。
- 雷艳吴光辉左小义刘昱卉肖雅王欢妍胡新喜
- 关键词:愈伤组织胚状体
- 一种提高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的肥料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的肥料及方法,该肥料中白砂糖:1-5%;柠檬酸铵:100-300ppm;茉莉酸甲酯:50-100ppm;苯丙氨酸:20-40ppm。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从...
- 黄科熊兴耀吴秋云宋勇刘明月何长征胡新喜秦玉芝
- 文献传递
- 柑橘矮化育种及矮化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对国内外柑橘矮化育种及矮化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胡新喜邓子牛冯鹄竣敖小平何长征熊兴耀
- 关键词:柑橘矮化育种
- “双核心”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 2013年
-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社会背景中,传统"以学科为核心"与"以项目为核心"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而"双核心"研究生培养模式却能有效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开放性、个性化与创新性程度,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实际,"双核心"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要根据不同情况侧重于不同的"核心",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贯通两个核心,同时通过科学规划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增强培养的效果。
- 刘娟钟晓红胡新喜
- 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变温热处理茎尖脱毒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后,再进行茎尖剥离得到脱毒的马铃薯微茎尖;光热不同期的变温热处理是指在对马铃薯的芽进行培养处理的过程中,按照低温光照和高...
- 秦玉芝 尹燕 罗思捷熊兴耀胡新喜 林原 雷紫芊
-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讨南方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氮只施磷钾肥(F0)为对照,研究施50 kg/667m2复合肥(F1)、100 kg/667m2复合肥(F2)及复合肥100 kg/667m2+有机肥500 kg/667m2(F3)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0相比,3个施氮处理的马铃薯株高、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单薯重、蛋白含量、VC含量、锌含量更高,且与F0差异显著;3个施氮处理之间,马铃薯的株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薯重、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马铃薯产量最高的是F2(1777.61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的是F3(90.0%);F1的马铃薯产量为1657.12 kg/667m^(2),商品薯率为89.99%,与F2、F3无显著差异,且氮肥偏生产力最高(220.95 kg/kg)。从节本增效方面考虑,该地区冬种马铃薯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667m^(2)能实现高产优质生产。
- 曾琴陈婉玉秦玉芝林原熊兴耀胡新喜
- 关键词:马铃薯施肥
- 一种设施栽培马铃薯防冻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栽培马铃薯(蔬菜)防冻方法及其应用,其步骤包括:①组织水份调配:冻害或倒春寒频发前10~15天逐步控制土壤与植株水份。具体做法:控水排湿,寒冻来临时基质/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为30~40%;②组织冰点调...
- 秦玉芝熊兴耀刘明月胡新喜何长征宋勇潘飞丁旭谢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