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4篇注射
  • 4篇脑梗塞
  • 4篇急性
  • 4篇梗塞
  • 3篇卒中
  • 3篇脑出血
  • 3篇脑卒中
  • 3篇出血
  • 2篇电针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照射
  • 2篇针灸
  • 2篇针药
  • 2篇针药并用
  • 2篇症状
  • 2篇疗效
  • 2篇颈动脉
  • 2篇急性期

机构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沈阳市铁西区...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方医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沈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盖全武
  • 8篇李莉
  • 3篇田杨
  • 2篇曹培
  • 2篇李少光
  • 2篇孙宏敏
  • 2篇裴景春
  • 2篇李莉
  • 1篇孙晓晶
  • 1篇张娟
  • 1篇张娟
  • 1篇张娟
  • 1篇张展骅
  • 1篇杨威
  • 1篇冯树行
  • 1篇张鲜利
  • 1篇朱宝森
  • 1篇姚岚
  • 1篇华裕鹏
  • 1篇孙晓晶

传媒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临床荟萃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蛇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六届全国针...
  • 1篇全国第四届中...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纤酶2种途径给药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对比观察
2000年
目的 对降纤酶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6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颈动脉注射组和降纤酶静脉滴注组进行治疗。结果 降纤酶颈动脉注射组的总显效率和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如符合颈动脉注射条件时 ,应积极选择颈动脉注射法进行早期或超早期溶栓治疗。
盖全武冯树行孙晓晶华玉鹏李少光
关键词:降纤酶脑梗塞颈动脉注射
丹参川芎嗪联合奥德金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a,VBI)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临床多为卒中样发病,以突发的剧烈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由于...
盖全武李莉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丹参川芎嗪
文献传递
醒脑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2000年
张鲜利崔敏盖全武杨威
关键词:醒脑胶囊中药组方
苯妥英钠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8年
苯妥英钠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观察朱宝森张展骅盖全武王学军李少光已知血浆纤维蛋白原(Fg)增加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而防止血浆Fg水平增高对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外报道,苯妥英钠有降低Fg的作用[1]。为探...
朱宝森张展骅盖全武王学军李少光
关键词:苯妥英钠纤维蛋白原血管疾病
电针抗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电针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无水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 ,观察指标包括胃黏膜血流量 (GMBF)、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内皮素 (ET)、胃黏膜损伤指数 (L I)含量的变化及其 NO与 ET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大鼠无水乙醇灌胃后 ,GMBF减少 ,NO含量降低 (P<0 .0 1) ,血浆 ET含量和 L I增高 (P<0 .0 1) ;各电针组 GMBF、血清 NO含量均升高 (P<0 .0 1或 P<0 .0 5 ) ,血浆 ET含量和 L I均有所下降 (P<0 .0 5或P<0 .0 1) ;电针不同穴位对上述改变的影响效果不同 ,其中尤以“足三里”+“中脘”+“内关”组疗效最显著。结论 电针具有抗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中 NO/ ET含量 ,改善胃黏膜血流 ,从而起到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李莉盖全武姚岚窦博宇
关键词:电针急性胃黏膜损伤一氧化氮内皮素
颈动脉内注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对颈动脉内注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颈动脉内注射组和降纤酶静脉滴注组进行治疗。结果:降纤酶颈动脉内注射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也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
盖全武张娟孙晓晶郑艳梅华裕鹏
关键词:颈动脉内注射降纤酶急性脑梗塞静脉滴注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特点与护理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特点和临床护理要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入院后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1个月后对血压监测记录结果进行分型 ,并对各型与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6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分为五型 ,每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合并症密切相关。结论 及时准确地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进行监测与分型 ,对正确制订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生存率 ,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张娟盖全武孙宏敏王淑娟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护理预后
《针方六集》对针灸与方药治疗中内涵性联系之浅析被引量:3
2004年
《针方六集》之《旁通集》中就针刺与方药在治疗中的内在联系做出了明确的论述,认为两者虽然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但因其在治疗疾病中于辨证施治、治疗原则、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具有内涵性的联系,因而可以取得异曲同工之效。表明作者希望后世医家在临床治疗中能注重针药并用,以取得相得益彰之疗效。
李莉裴景春盖全武窦博宇田杨
关键词:针药并用
《针方六集》对针灸与方药治疗中内涵性联系之浅析
《针方六集》之《旁通集》中就针刺与方药在治疗中的内在联系做出了明确的论述,认为两者虽然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但因其在治疗疾病中于辨证施治、治疗原则、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具有内涵性的联系,因而可以取得异曲同工之效.表明...
李莉裴景春盖全武窦博宇田杨
关键词:针药并用方药治疗内涵性辨证施治针灸疗法中医治疗学
文献传递
蝮蛇抗栓酶伍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50例
1998年
目的探讨蝮蛇抗栓酶伍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方法用蝮蛇抗栓酶静滴伍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一疗程。结果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4.00%),血流变学值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该方法治疗脑梗死效果满意。
曹培盖全武孙宏敏
关键词:血管内照射氦氖激光蝮蛇抗栓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