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媛 作品数:13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艾蒿和苦楝提取物对油茶尺蠖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浸渍叶蝶法和浸虫法测定了艾蒿(Artemisia argyi)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的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艾蒿和苦楝各溶剂提取物对油茶尺蠖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提取物浓度为120 g/L时,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拒食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01%和85.00%;苦楝乙醇提取物的拒食作用最好,拒食率为81.77%,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触杀作用较强,校正死亡率为80.00%。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对油茶尺蠖的触杀作用有显著影响。毒力回归分析表明,艾蒿乙醇提取物和苦楝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毒力较强,处理48 h后的LC50分别为34.595 g/L和42.020 g/L。 左杰 周国英 杨菁 田媛媛 刘慧娟关键词:苦楝 植物提取物 油茶尺蠖 触杀作用 生物活性 一种松杉人工林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松杉人工林的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由内生菌根菌剂和外生菌根菌剂复合而成;所述的内生菌根菌剂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或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 周国英 李琳 刘君昂 黄馨 董文统 杨菁 刘成锋 刘倩丽 田媛媛文献传递 花梨双线卷裙夜蛾的发生规律与毒力测定 被引量:5 2015年 结合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对双线卷裙夜蛾(Plecoptera bilinealis)的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深入研究了其生活习性、生活史以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采用滤纸药膜法进行了5种杀虫剂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双线卷裙夜蛾在海南澄迈地区一年发生3代,无世代重叠,以蛹在3~5 cm松软的土壤中或者泥土包裹的土壳中越冬。双线卷裙夜蛾幼虫共有6龄,幼虫为害期为3~10月,5月中旬、7月中旬及9月上旬为危害盛期。药剂处理48 h后,吡虫啉、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及啶虫脒对幼虫的LC50分别0.767、1.179、1.679、2.174、13.998 mg/L,5种杀虫剂中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力效果。 刘成锋 周国英 刘倩丽 田媛媛 倪先鹏 刘君昂关键词:杀虫剂 毒力测定 檀香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海南省近几年来趋重发生的檀香炭疽病,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檀香炭疽病病原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均能在10~35℃条件下生长,且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及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该菌菌丝生长能适应的pH值范围为4.0~11.0,最适pH值为6.0,分生孢子萌发pH范围为4.0~11.0,最适萌发pH为5.0,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而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该病病原菌在以蔗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以蛋白胨、尿素、酵母膏浸粉、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刘倩丽 周国英 刘成锋 田媛媛 倪先鹏 刘君昂关键词:檀香 炭疽病 生物学特性 檀香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菌剂研制 檀香SantalumalbumLinn.,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珍稀树种之一,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在我国南方的多个省市均有栽培。炭疽病是檀香苗木及其幼树生长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檀香生长。目前此病害的林间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 田媛媛关键词:檀香 炭疽病 拮抗细菌 发酵工艺 菌剂 防效 文献传递 一种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方法,将丙环唑,醚菌酯,甲基托布津,中生菌素的溶液依次轮流喷雾降香黄檀。该方法采用4种药剂轮换使用的方式,通过室内毒力和林间防效实验验证,可以有效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君昂 董文统 刘成锋 杨权 徐睿 周国英 田媛媛 周洁尘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R6发酵条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了获得拮抗细菌R6的最佳发酵条件,提高其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拮抗细菌R6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菌体浓度影响较大的3个重要因素即初始p H、摇床转速、培养温度,最后应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结果]菌株R6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 H8.10、培养温度30.30℃、摇床转速171.00r/min、接种量5%、培养时间24h,此时,发酵液的OD600为1.915,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相符。优化后菌体浓度和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9.56%和12.24%。[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R6的发酵条件参数准确,该模型可以用于R6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左杰 周国英 田媛媛 刘慧娟关键词:油茶炭疽病 拮抗细菌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 发酵条件优化 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及产漆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及产漆酶的方法。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04g/L、蛋白胨0.2g/L、K<Sub>2</Sub>HPO<Sub>4</Sub> 0.50g/L、KH<Sub>2</S... 周国英 刘剑 杨菁 刘君昂 李河 左杰 田媛媛 李冬琴 刘慧娟文献传递 檀香炭疽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015年 旨在从海南省国营澄迈林场的土壤中筛选出对檀香炭疽病具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采集澄迈林场檀香不同种植区中优良单株的根际土壤,通过稀释平板法从中分离出71株细菌,以檀香炭疽病原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发酵液法复筛,获得一株具较强拮抗效果的细菌,编号为TXJ2-6;抗菌谱测定表明,该拮抗菌株对降香黄檀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叶枯病、油茶根腐病、油茶炭疽病5种病原真菌也具有明显拮抗效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拮抗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田媛媛 周国英 左杰 刘倩丽 杨权关键词:檀香 炭疽病 拮抗细菌 一种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方法,将丙环唑,醚菌酯,甲基托布津,中生菌素的溶液依次轮流喷雾降香黄檀。该方法采用4种药剂轮换使用的方式,通过室内毒力和林间防效实验验证,可以有效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君昂 董文统 刘成锋 杨权 徐睿 周国英 田媛媛 周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