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0年
- 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冰敷疗法在减轻术后疼痛的疗效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本文就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充分发挥冰敷疗法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 牛佳星王菲梁晓芹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
- 围术期全期教育督导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围术期全期教育督导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病例为研究样本,以是否接受围术期全期教育督导管理为据分为2组,2019年1~6月接受常规康复管理的40例病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接受围术期全期教育督导管理的40例病例设为试验组,对2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等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Harris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全期教育督导管理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病例的术前术后及院外治疗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
- 蔡思露王菲孙皓
- 关键词:围术期教育督导人工关节置换术
- 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仅仅只能缓解患者疼痛及晨僵的临床症状,并不能达到防止脊柱或关节的变形的目的,因此对于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功能恢复,改善睡眠障碍。本研究对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 王菲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依从性睡眠质量慢性进行性疾病
- 系统性康复对手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护理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8例手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比2组心理与手功能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为高于93.88%对照组的71.43%,且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手外伤患者心理、手功能康复,并且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 王欣王菲刘友丽
- 关键词:手外伤手功能康复生活质量
- 预康复理念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与负面情感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3年
-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引入预康复理念下的多维度干预策略对术后功能康复与负面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预康复理念下的多维度干预,对比2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的功能康复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负面情感[焦虑(SDS)、抑郁(SAS)]以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HHS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引入预康复理念下的多维度干预策略,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减轻其负面情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王菲牛佳星徐静
- 关键词:术后功能康复
- 慢性腰腿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职业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调查
- 2020年
- 将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住院的159例慢性腰腿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自制《职业相关危险因素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91.19%;同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6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观察对象职业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度进行分析。观察组总体认知率57.93%,低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生产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有关生活方式等认知度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腰腿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职业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度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相关,可将高龄、低文化程度、重体力工作和农村地区患者作为重点普及对象。
- 张春莉王菲
- 关键词:慢性腰腿痛髋关节置换术职业危险因素
- 可视化宣教缓解断指再植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创的可视化宣教对断指再植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116例单个手指离断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第一次伤口换药前进行可视化宣教,对照组不进行可视化宣教,评估患者换药前及换药后的疼痛情况,并对实验组的患者对可视化宣教理解程度分数与换药后疼痛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换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换药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患者可视化宣教理解程度分数与换药后疼痛分数呈负性线性相关关系。结论换药前可视化宣教能有效地降低断指再植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的疼痛感,避免患者因疼痛及精神紧张而加重回植断指的缺血,对其他病种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 刘友丽王菲杜爱蔡思露
- 关键词:断指再植换药疼痛
- 2011—2020年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2011—2020年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特征,为医院合理救治患者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20年北京某综合性医院收治的24 890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成年患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011—2020年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呼吸道疾病住院成年病例24 890例,男性14 441例,女性10 449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6.37±6.48)岁。住院时间3~35 d,平均为(13.06±4.96)d。肺炎病例5 231例,占21.03%;肺肿瘤3 775例,占15.16%;COPD 3 874例,占15.56%;哮喘2 606例,占10.47%;支气管扩张2 690例,占10.80%;SAHS 4 113例,占16.52%;肺栓塞1 292例,占5.19%;其他呼吸道疾病1 309例,占5.26%。呼吸道疾病病例数随年份有增加趋势。患呼吸道疾病男性占58.02%,高于女性患者的41.98%(P<0.01)。肺炎冬季所占比例最高(43.94%),夏季最低(15.71%);COPD、哮喘、肺栓塞等疾病冬季占比均超过30%。近十年呼吸道疾病冬季所占比例最高(31.47%),夏季最低(20.64%)。结论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呼吸道疾病住院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肺炎、COPD、哮喘、肺栓塞等疾病发病具有季节性,冬季为高发疾病,在医疗资源配置上可根据疾病特征给予调整及优化。
- 孟姣马海欧王菲
-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病例特征
- 个案化身心诉求模式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认知水平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引入个案化身心诉求模式对其认知水平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为此类群体的优质诊疗照护提供循证支撑。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手外科接诊56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照护;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手外科接诊58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个案化身心诉求模式。比较2组患者手部功能康复状况;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评估方法,对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周末的躯体生理痛感展开评价;在上述相同时间节点内,借助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生理症状展开评价。结果研究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4.8%(55/58),对照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82.1%(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痛感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SCL-90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CL-90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化身心诉求模式应用于手部肌腱损伤个体,能有效提高其对相关知识架构的认知度,且能促进个体实现自我康复管理。
- 孙皓王菲蔡思露
- 关键词:手外科肌腱损伤手功能康复
- 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气管切开术作为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现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气管切开后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打开后患者的呼吸道可与外界相通,无法保持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等功能,但同时使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尤其是术后留置胃管,在鼻饲过程中导致吸人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影响心身健康,而且对预后及康复带来较大威胁或危及生命。因此,探索气管切开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已成为目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较大难题。
- 王菲
- 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