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之
- 作品数:42 被引量:4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腐败犯罪治理问题及完善建议
- 2016年
- 准确界定腐败犯罪的概念是治理腐败问题的先决条件,腐败犯罪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国家、社会、个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使其治理势在必行。《刑法修正案(九)》虽然修正了腐败犯罪的相关条款,但仍存在主体规制不足、数额标准缺失、受贿行贿关系存在争议等问题,相关的司法程序规定也不具体。我国应在制刑和量刑方面完善刑法规定,明确腐败犯罪的司法程序,构建科学合理的腐败犯罪治理体系。
- 杨淼鑫王肃之
- 关键词:腐败犯罪司法解释
- 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层次化与规范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与《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分析被引量:34
- 2018年
- 大数据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三条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也为读者个人信息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要求。读者个人信息应划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读者个人的信息。应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确保读者对于其个人信息被获取、利用、提供的知情权和同意权,确保读者个人信息相关事项的全面公开,并明确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与责任。
- 王肃之
-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层次化
-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犯罪预防探析
- 2017年
-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犯罪不但数量频发,而且典型案件触目惊心,其原因在于互联网内容与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心理与生理尚未完全成熟以及相关引导与教育的缺失。预防与互联网有关的中小学生犯罪,需要学校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父母进行恰当的互联网引导,以及中小学生自觉过健康的互联网生活。
- 王肃之
- 关键词:互联网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 网络社会中法律功能发挥的现实状况及改进策略
- 2017年
- 从功能的视角理解法律,需要考察法律功能的概念及现实样态。网络社会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得其中的法律功能发挥具有特殊之处。其既有发挥正功能的情况,也有产生负功能、非功能的情况。网络社会中法律功能发挥的改进策略在于构建一种包括外部互动、内部互动、实施互动的互动模式。
- 王肃之
- 关键词:网络社会法律功能互动模式
- 网络犯罪法益的公共化与刑法回应路径探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在网络社会交互性的推动下,网络犯罪的法益出现了公共化的趋势,呈现出向网络公共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和网络公共秩序的扩展。网络犯罪结构的上述变化亟需刑法在理念和实践中予以重视,基此现有刑法对于网络犯罪规制的时间节点、内容范畴与解释路径均需调整。
- 王肃之
- 关键词:网络犯罪
- 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的主要内容与立法启示——兼评《网络安全法》相关立法条款被引量:10
- 2017年
- 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是第一部欧盟层面的网络安全立法,其在内容上包括一般规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国家框架、跨国合作、基本服务运营者与数字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该指令与《网络安全法》在一般规定、国家框架与跨国合作、网络运营者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该指令中关于术语体系、网络安全战略、事件应对机构、国际合作、网络运营者等方面的规定对于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均有较强启示意义。
- 王肃之
- 网络空间教案著作权的刑法保护被引量:1
- 2013年
- 自小学教师高丽娅教案著作权纠纷一案起,教案著作权广泛被人们关注。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也给教案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现有立法虽有教案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完善教案著作权的刑法需要从违法基础的确立、处罚基础的明确、处罚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思考。
- 王肃之
- 关键词:教师刑法完善
- 试论信息犯罪的刑法回应——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立法条款
- 2016年
-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回应信息犯罪,刑法需要注重对新犯罪行为的纳入、注重对犯罪结果多元化予以回应、为过失信息犯罪预留必要的立法空间。
- 王启欣王肃之
- 关键词:信息犯罪网络服务提供者
- 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 2014年
-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大气环境经历了"污染—治理"全过程。这些国家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与相关制度,同时注重立法理念的更新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挥市场的作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目前治理大气污染可以借鉴这些国家成功经验。
- 王肃之张铖吕建超
- 大数据环境下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及其防控——以流动空间为视角被引量:10
- 2017年
- 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流动空间中的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现了新变化,在犯罪侵害公共化的影响下,其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均出现了新的变化。上述变化与其所发生的流动空间具有内在联系,应借鉴犯罪空间理论、犯罪场理论、犯罪的情境预防理论,对其要素进行深入分析。防控大数据环境下的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必须基于上述要素及其变化,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素养,并健全个人信息安全社会防卫体系。
- 皮勇王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