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玥

作品数:53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细胞
  • 14篇NIH/3T...
  • 10篇NIH/3T...
  • 8篇
  • 6篇毒性
  • 5篇烟尘
  • 5篇镍冶炼烟尘
  • 5篇教学
  • 4篇蛋白
  • 4篇职业卫生
  • 4篇细胞毒
  • 4篇细胞毒性
  • 4篇精炼
  • 3篇藜芦
  • 3篇酰胺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煤焦
  • 3篇煤焦油

机构

  • 51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铁路疾...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哈尔滨市疾病...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51篇王玥
  • 35篇吴永会
  • 15篇陈丽丽
  • 14篇王声远
  • 7篇于翠平
  • 4篇韩丹
  • 4篇靖雪妍
  • 4篇付瑶
  • 3篇马微微
  • 3篇那立欣
  • 3篇孙艳
  • 3篇高然
  • 3篇李昶
  • 3篇张琳
  • 2篇曹佳
  • 2篇贾莉
  • 2篇焦冬
  • 2篇周晓蓉
  • 2篇赵光
  • 2篇刘艳

传媒

  • 12篇中国工业医学...
  • 7篇中国高等医学...
  • 5篇中华劳动卫生...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 1篇200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BL在留学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在留学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42名为对象,课前由教师布置任务,同一教师授课,实施T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测试评价学习效果,个人测试与小组测试两次答题成绩的比较采用SPSS19.0行t检验。结果问卷调查显示,留学生认为TBL教学对于自身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开拓学习思路等有提高作用。课堂测试结果显示,经过TBL小组讨论后,职业肿瘤和尘肺病问题方面,小组测试成绩高于个人测试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BL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王玥陈丽丽周晓蓉于翠平王声远孙艳吴永会
关键词:留学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对隐性课程认知与认同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问卷方式调查241名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对隐性课程认知与认同状况。结果表明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知程度较低,有76.35%的教师从未听说过隐性课程。男性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知度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知度越高。93.78%的教师愿意了解并在教学中运用隐性课程。因此,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对隐性课程的认识与认知势在必行。
那立欣尹慧王玥牛玉存陈丽丽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
PBL-多媒体综合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好坏与学生从事卫生领域工作实践的能力息息相关。将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为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多样化设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构建了PBL-多媒体教学法,有助于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效果明显。
贾莉高虹于佳王玥董宏伟李丹娜那晓琳
关键词:PBL多媒体环境卫生学
镍精炼烟尘对NIH/3T3细胞NF-κB表达及iNOS、NO分泌的影响
2019年
将镍精炼烟尘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00、12.50、25.00、50.00、75.00、100.00μg/ml的混悬液,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24 h。CCK-8法检测镍精炼烟尘的细胞毒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NIH/3T3细胞的生存率随镍精炼烟尘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精炼烟尘诱导NIH/3T3细胞NF-κB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诱导NIH/3T3细胞iNOS和NO分泌量增加,且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镍精炼烟尘会致NIH/3T3细胞NF-κB活性增加,进而诱导炎性因子iNOS和NO分泌量增加,参与炎症的调控过程。
秦汝男王玥夏冰王声远辛芮王芮吴永会
基于BP模型与网络问卷调查的染发风险预测
2020年
目的探讨建立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染发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剔除个别无效问卷,运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构建BP神经网络,并得出输入变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回收问卷339份,其中未染过发的164份(48.38%),染过发的175份(51.62%)。染过发的问卷中有效问卷174份,有效率为99.43%。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首次染发年龄、染发剂质量、个人体质和操作规范等为染发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正确百分比为93.2%,测试集正确百分比为98.2%;Y=1、2、3、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8、0.980、0.892和0.993,预测结果符合率高;自变量重要性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染发剂质量、操作规范与个人体质。结论 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预测个体染发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
王璐琦曹敏王琦李若锦张敏张智博王玥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模型
全面加强高校学生职业健康教育
2013年
从职业健康教育的视角出发,阐述职业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贯彻落实的重要性。
王玥陈丽丽吴永会
关键词:职业健康教育素质教育
96名环卫工人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选取96名环卫工人,按性别、是否吸烟分为4组,同时选取该地区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在环卫工人组中,肺功能FVC、FEV_(1.0)、PEF_(50%)、PEF_(75%)、MMEF指标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PEF_(50%)、PEF_(75%)、MMEF的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表明环卫工作和吸烟可造成工人小气道损伤。
高然王玥王声远张汝楠吴永会
关键词:环卫工人肺通气功能吸烟空气污染
丙烯酰胺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某丙烯酰胺生产车间工人接触丙烯酰胺及工人自觉症状情况,进而探讨影响丙烯酰胺职业人群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测某石油炼化工厂生产车间丙烯酰胺浓度,同时选取109名接触丙烯酰胺的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厂不接触丙烯酰胺的104名工人为非接触组,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产车间5个生产点丙烯酰胺的检测浓度(CTWA)为0.15~0.28 mg/m^3。单因素分析显示,喝咖啡、吸烟、饮酒和接触丙烯酰胺四种因素均与神经系统症状有关(χ^2=4.658、33.339、17.438、89.535,P均〈0.05),仅吸烟和接触丙烯酰胺两种因素与丙烯酰胺的一般性症状有关(χ^2=17.059、41.37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接触丙烯酰胺工龄≥5年可能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一般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均有OR〉1,P〈0.05)。结论吸烟和接触低浓度丙烯酰胺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接触人群的劳动保护,减少职业接触,并大力采取戒烟措施,防止双重侵害。
王超王声远王玥马微微陈嘉述李明慧吴永会
关键词:丙烯酰胺流行病学调查神经系统症状
白藜芦醇对Ni_2O_3诱导NIH/3T3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3,4’,5-trihydroxystilbene,Res)对三氧化二镍(Ni_2O_3)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三氧化二镍(Ni_2O_3)组以及白藜芦醇干预组。对照组Ni_2O_3浓度为0. 00μg/m L,白藜芦醇浓度为0. 00μmol/L,Ni_2O_3组给予终浓度为200. 00μg/m L的Ni_2O_3混悬液。干预组在Ni_2O_3处理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00、16. 00、20. 00μmol/L的白藜芦醇预处理24h,其他处理与Ni_2O_3组一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i_2O_3组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GSH-Px含量下降,细胞内ROS及MDA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白藜芦醇干预组与Ni_2O_3组比较,随着Res浓度的升高,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内GSH含量增加,细胞内ROS及MDA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藜芦醇对于Ni_2O_3诱导NIH/3T3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氧化损伤有关。
李昶王玥辛芮潘昱霖秦汝男孙健文田超吴永会
关键词:白藜芦醇NIH/3T3细胞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考试改革实践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毕业考试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采取多站式考试形式,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估。通过对两部分考试成绩的分析,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考试改革的措施和意义。
陈丽丽那立欣靖雪妍曹佳王玥樊立华
关键词:毕业考试改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