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水利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该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并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2~3 d,平均(2.75±0.43)d;术后住院10-56 d,平均(15.82±7.64)d。术后5-10 d内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7.96±1.59)d;术后发生声音嘶哑2例,肺部感染3例,颈部吻合口瘘8例(术后6~14 d),经伤口换药均痊愈;1例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术后34 d);术后无乳糜胸、心律失常。结论加强食管癌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更易促进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王显平 胡茜 吴庆琛 张诚 杨兰楠 唐文风关键词:腹腔镜 食管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后期间 护生个人因素对护患沟通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护生个人因素对护患沟通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自愿参加研究项目的20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生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非技术专业能力,采用“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个人因素问卷”、自制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和“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进行评价。应用SPSS17.0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中.独生子女与社会工作经历因素与教学效果具有相关性(r=0.270、0.725;P=0.000、0.010);护生非专业技术能力、个人特质与教学教学效果具有相关性,其中护生人际关系、组织管理技能、自我效能、学习动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725、0.192、0.470(P〈0.05)。结论教学过程中为护生创造实践活动条件、增加有利因素的影响、引导护生自我认识对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 沈莹 牟绍玉 唐文凤 王显平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教学效果 实证研究 间歇充气加压泵及序贯加压袜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泵(IPC)及序贯加压袜(GCS)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择期食管癌术后的患者45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两个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GCS、IPC两... 唐文凤 王显平 叶琳 魏小妹规律镇痛对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认为患者术后疼痛不适,会导致患者不敢咳嗽,咳嗽能力差,不能自主地翻身、坐起及下床活动,因此延缓了肺功能恢复,使肺功能残气量,通气血流比例异常,肺顺应性和膈肌功能降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同时也延缓了胃肠功能的恢复,延长了进食时间,影响伤VI愈合和机体功能的恢复[1]。 郭建强 王显平 唐文凤 吴庆琛关键词:术后镇痛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癌 肺功能恢复 疼痛不适 下床活动 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在胸外科ICU中的应用 2020年 通过对传统交班模式和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的对比分析,探索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在胸外科ICU中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6月胸外科针对手术病人的交班模式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交班组)和实验组(医护一体化交班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整体护理质量、医护合作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4.26±0.66 vs. 3.84±0.89;P<0.001)、医生满意度高(4.43±0.23 vs. 4.12±0.11;P=0.005);护士满意度高(4.36±0.31 vs. 4.09±0.23;P=0.032)、整体护理质量高(4.47±0.25 vs. 4.17±0.23;P=0.019)、医护合作度高(4.31±0.26 vs. 4.01±0.37;P=0.002)。此外,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235 vs. 35/221, P<0.001)。结论: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医护合作度,同时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张路曼 唐文凤 王显平 李林峻关键词:安全管理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由作者本人完成的3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按手术先后次序分4组(A、B、C、D),A、B、C组每组10例,D组8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胸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转开腹,中转开胸率、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成熟模式引导,具备一定胸腔镜其他手术操作经验的无胸腹腔食管癌切除经验医师完成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0例。 陈焕文 杜铭 吴庆琛 王显平 唐文风 赖光湖关键词:胸腔镜 腹腔镜 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8年11月-2010年3月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6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ICU治疗2-3天, 平均2.7... 王显平 唐文凤人工气胸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胸腹腔食管癌切除术中,建立人工气胸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本院在人工气胸条件下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双腔气管插管60例、单腔气管插管20例。在充气流速3 L/min、维持胸内压6~8 mmHg的条件下,监测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其在CO2充气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胸后,患者的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基本没有变化,气道压、PetCO2及CO2分压(PC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气pH值下降,停止充气后,检测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腹腔食管癌切除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后仅1例患者由于误吸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中,在充气流速3 L/min、胸内压维持6~8 mmHg,采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胸条件下,其增加显露且安全、有效。与双腔插管相比,单腔插管建立人工气胸对患者的呼吸影响更小,更为安全。 陈焕文 杜铭 吴庆琛 王显平 唐文风 李钢关键词:胸腔镜 腹腔镜 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临床护理的应用,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需要体外循环手术的265例病人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识。 王显平 胡茜 唐文风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体外循环 手术病人 间歇充气加压泵及序贯加压袜预防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及序贯加压袜(Graded compression elastic stock-ing,GCS)对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有DVT高危险因素的患者120名,分为对照组+3个干预组,分别采用GCS、IPC+GCS、IPC 3种方法进行干预,采用临床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D-二聚体(D-D)检测对各组进行研究。结果:3个干预组DVT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对照组高于联合或者单独应用GCS组和IPC组。结论:IPC及GCS对开胸术后DVT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对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开胸及大手术后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唐文凤 王显平 魏小妹 叶琳关键词: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