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腔道润滑剂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腔道润滑剂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并住院拟自然分娩的296名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第二产程自愿应用腔道润滑剂润滑产道的155名作为研究组,第二产程应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润滑产道的141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第二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Ⅱ度会阴裂伤、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助产分娩率及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Ⅱ度会阴裂伤率及会阴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道润滑剂用于初产妇第二产程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2 h出血量,提高助产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素素 陆雅萍 王小虎 王静关键词:初产妇 第二产程 助产质量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其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危险因素,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其诊断及预测神经系统预后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胎龄≥35周、出生体重≥... 王小虎关键词: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胎儿小下颌畸形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52例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胎儿小下颌畸形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诊断的所有胎儿小下颌畸形病例52例。总结小下颌畸形病例的临床特征、遗传学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分为非孤立性小下颌畸形(49例)和孤立性小下颌畸形(3例)。非孤立性小下颌畸形病例根据是否合并腭裂分为腭裂组(21例)和非腭裂组(28例),比较组间的临床特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非孤立性小下颌畸形胎儿合并1~6个系统畸形,最常见颜面部畸形(59.2%,29/49),其他依次是循环系统(51.0%,25/49)、肌肉骨骼系统(44.9%,22/49)、神经系统(34.7%,17/49)、消化系统(12.2%,6/49)和泌尿系统畸形(8.2%,4/49)。(2)52例中的9例进行了遗传学检测,均为非孤立性小下颌畸形,其中6例检出遗传学异常。(3)47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另5例继续妊娠并活产分娩(胎儿均为非孤立性小下颌畸形),1例由于合并多发畸形生后即放弃救治,另外4例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2例放弃治疗;2例生后手术治疗,门诊随访1年预后良好)。(4)腭裂组与非腭裂组比较:腭裂组胎儿羊水过多[28.6%(6/21)与3.6%(1/28),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3]和确诊Pierre Robin序列征的比例均高于非腭裂组[85.7%(18/21)与7.1%(2/28),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1]。结论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小下颌畸形时需全面筛查有无其他系统畸形,尤其是腭裂,同时建议完善遗传学检测。合并多系统畸形的小下颌胎儿常预后不良。小下颌畸形胎儿出生时需做好抢救准备,避免发生呼吸困难而致不良结局。 陆雅萍 王雯 靳元元 刘伟玲 黑国真 朱晓丹 王小虎关键词:小下颌畸形 腭裂 遗传学检测 基于动态光照的大规模草丛场景实时渲染技术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大规模自然景观的建模和渲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大规模草丛场景作为自然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模和实时渲染技术也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草丛庞大的数量、形态的多样性、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自然场... 王小虎关键词:地形渲染 双向纹理函数 文献传递 一种医疗用对于幼儿的臀部打针固定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对于幼儿的臀部打针固定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使用设备固定住幼儿能够方便打针、固定住幼儿动作小不会造成注射针的断裂的一种医疗用对于幼儿的臀部打针固定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 王小虎 王宁 宋亮 杜腾炜 王骏 周益城文献传递 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在新生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96例,患儿均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病例,患儿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创面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应用,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换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包括有效率、尿布性皮炎消退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治愈率(分别为93.10%,91.67%,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为75.00%,57.14%,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33,0.023)。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93.26±21.83)h,明显短于对照组(112.39±48.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尿布性皮炎较常规疗法疗效为佳。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疗效显著,同常规换药相比,可有效消除皮损症状,加快皮肤愈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宁 王小虎关键词:水胶体敷料 新生儿 尿布性皮炎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儿MBD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规范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资料。将生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500 IU/L且同期血磷<1.5 mmol/L,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纳入研究组,随机选取未发生MBD的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肺表面活性物质、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母乳喂养时间及母乳强化剂添加情况、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信息。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440例。研究组患儿58例,发病率13.2%(58/440),其中出生体重<1000 g有33例,占研究组的56.9%(33/58)。出生体重是早产儿MB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2;95%CI:0.389~0.990),出生体重越重,发生早产儿MBD的风险越低;母乳喂养时间越长(OR=2.191;95%CI=1.628~2.950)、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越晚(OR=2.695;95%CI=1.710~4.248)、肠外营养时间越长(OR=6.205;95%CI=3.359~11.463)、呼吸支持时间越长(OR=1.046;95%CI=1.026~1.067)、住院时间越长(OR=1.703;95%CI=1.109~2.615)以及小于胎龄儿(SGA)(OR=2.965;95%CI=1.163~5.658),发生早产儿MBD的风险越高,均是早产儿MB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肠外营养维持时间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6.205;95%CI=(3.359~11.463))。结论多种因素导致早产儿发生MBD,出生体重是早产儿MBD的独立保护因素,肠外营养时间是MBD的最危险因素。 徐佳鑫 李向红 王小虎 尹向云 锡洪敏 袁芮 杨丽娟关键词:早产儿 代谢性骨病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