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文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IT商业新闻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探访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被引量:2
- 2011年
- 李开复从来不以老板自居,在创新工场,大家互称"工友",并且享受这个称谓。"镜头可以拍到电脑屏幕吗?"李开复侧了侧身,以便让员工电脑屏幕上创新工场最新项目"点心"的Logo显露出来。2010年12月22日,北京中关村第三极大厦18楼,在创新工场的办公楼里,李开复穿梭在员工格子间以配合《IT时代周刊》摄影师的拍照。而员工们对于老板的到来并没有特别反应,只是抬头看一眼或微笑示意,就像一位普通同事路过。"来,我在这里拍一张,帮你出一次名",站到一位同事的办公桌前,李开复不忘和对方开玩笑。李开复曾经在做客电视访谈节目时说,"做事情,亲和很重要",现在看来,创新工场的员工都秉承了"和"的优点——当本刊记者徘徊在创新工场办公区拍摄照片时,一位年轻小伙子走上前来微笑着说希望不要把电脑桌面的内容拍进去,"因为有一些项目内容还处于保密阶段,不能公开"。他的语气礼貌而诚恳,但态度坚决。正是在一团和气的工作氛围中,李开复仅有的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还经常被同事霸占用来开会。
- 秦倩倩王依文
- 关键词:电脑屏幕LOGO
- 一切都可以变,除了信仰 百年IBM启示录
- 2011年
- 到2011年6月16日,它已整整走过100个年头。流淌着科技血液的它,将"Think(思考)"视为终极信仰,将创新视为亘古不变的追求。一个世纪以来,它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技术专利,以大量的发明,带给人类社会一个又一个惊喜:它让科技帮助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它发明了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它更开启了伟大的计算机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只是一家公司,更是引领信息技术进步的标杆,在人类科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它也曾经历磕磕绊绊,也曾在辉煌过后止步不前,甚至徘徊于生死边缘,但最终总是凭着自己的创新基因力挽狂澜,跃上更高的起点。一个世纪过去了,从打孔机到超级计算机和Pc机,再到软件和服务,这个随时随地发生变革的公司今天已经成为商界和科技界的典范。但也许只有剥离那一个个不断转换的业务后,你才能真正看懂它的内核。它,就是IBM,一个除了信仰不变,随时准备改变一切的蓝色巨人。
- 方雨秦茜王依文
- 关键词:IBM计算机语言超级计算机科技史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