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义 作品数:28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干线光缆的光纤测试问题浅析 被引量:2 2014年 结合实际工程中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建设时的问题,对工程设计中的光纤测试工作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高速波分系统建设时的光纤测试指标的不同要求,并对实际光纤测时经常遇到的光纤光缆终端的机械活接头测量问题和光缆线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具体的测试样图和处理方法。 刘东文 王会义关键词:波分系统 基于AI的OTN光通信智能化调度技术研究 2025年 面向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中多业务动态调度的复杂需求,设计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调度技术路径,构建以链路资源状态和业务请求特征为核心的状态表达方式。此路径引入自适应策略生成机制来实现资源分配的协调优化,提出可感知资源动态变化的调度流程,以及精细化建模调度约束与目标函数。在仿真拓扑环境下进行性能评估,验证了所提策略在调度成功率、资源利用率及响应稳定性等指标上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推广与算法移植能力。 钟学然 林恩宇 王会义 郭锐关键词:光通信 智能调度 资源优化 光纤倍增技术在C-RAN和5G场景下的应用分析 随着C-RAN、5G和裸纤类专线业务对于纤芯的爆发式需求,对本地传送网的纤芯需求造成巨大的冲击,而通过优化光缆为大纤芯光缆或新建扩容管道管孔等方式难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光纤倍增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进... 王会义 戴展恒关键词:光纤 C-RAN 文献传递 面向算力中心的灵活高品质运力池技术探索 2025年 为实现算力如水、电、气一样随取随用,解决社会算力入算和算力中心联算所需的大带宽、低时延和无损运力需求,通过VC-OTN网络+基于OXC技术的光电联动技术,打通OTN网络的管理层、控制层和算网编排层,实现2 Mbit/s~10 Gbit/s带宽需求高品质灵活入算和10 Gbit/s~100 Gbit/s高品质联算的灵活高品质运力池,赋能后的运力池可提供确定性运力服务。 王会义 钟学然 李伯伦 林恩宇 梁巍 陈海嫦全光纤平顶梳状滤波器及滤波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光纤平顶梳状滤波器及滤波方法,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光纤偏振控制器和高双折射光纤;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王会义 张辉 程千里 孔祥刚 李学敏 钟学然10G EPON不同场景下应用浅析 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在简要的介绍10G EPON的标准和主要技术特性之后,分析了10G EPON在未来的全业务运营下的不同场景:FTTH、FTTB、FTTO和基站回程中的应用,对未来10G EPON接入网的组网模型进行了探讨,最后论述了1G EPON向10G EPON的平滑升级。 易祖洋 刘杰 王会义关键词:EPON FTTH FTTB 移动回程 基于OXC技术的传送网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现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业务需求驱动了全光网络的规划创新。全光交叉传送网的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调度灵活、智能管控特性,破解了目前网络存在设备容量不足、调度不灵活和监控管控复杂等问题。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创新应用,提出由光层资源池和电层资源池组成的传送云架构,并在大湾区内落地部署全光交叉的智能传送网。 潘毅 王应波 王会义 梁永红关键词:OXC 网状网 ROADM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 本申请公开一种波分复用系统,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波分复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链路,该光纤链路中包括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第一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光缆的光有效模场参数,第一光缆的一端与第二光缆的一端连接,以... 王会义 周旭 黄勋禄 贝玉昌 王应波 钟学然 李超荣基于CD受限的WDM-PON讨论 被引量:1 2013年 鉴于PON中的光纤链路损耗对光纤接入覆盖范围的影响,利用光纤色散受限模型对WDM-PON在光纤色散制约下的传输速率和距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不同接入速率下光信道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从而为高速率的WDM-PON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冯克正 刘东文 江树臻 王会义 陈烈辉 易祖洋关键词:色散 PON 波分复用 40 Gbit/s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放和色散管理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伴随着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提升,光放和色散管理已成为光纤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40Gbit/s光纤通信系统逐渐替代10Gbit/s系统的过程中,通信系统对非线性抵抗性和色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3种色散管理方案进行对比,讨论了40Gbit/s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不同色散管理方案下的输入光功率对光纤传输系统的Q值、误码率和光信噪比的影响,并且发现中置放大的色散补偿方案具有更好的Q值和信噪比,更适合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 王会义 曹炼铿 刘东文关键词:色散管理 非线性 光放大 Q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