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芳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溶出度
  • 3篇通路
  • 3篇疗效
  • 3篇老年
  • 3篇活性
  • 3篇病患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原儿茶酸
  • 2篇早期糖尿病
  • 2篇早期糖尿病肾...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肾病
  • 2篇肾脏

机构

  • 27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7篇王丽芳
  • 12篇何勇
  • 9篇吴坚
  • 6篇薛小燕
  • 6篇谢宁生
  • 5篇肖林林
  • 4篇李莉
  • 3篇高晶
  • 3篇刘宏明
  • 3篇赖珺
  • 3篇巫莉萍
  • 3篇谭菲
  • 3篇刘德慧
  • 3篇张桂青
  • 2篇赖彦婷
  • 2篇温建东
  • 2篇吉灵
  • 2篇钟慧玲
  • 1篇黄小燕
  • 1篇曾纪荣

传媒

  • 8篇亚太传统医药
  • 4篇抗感染药学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院支气管哮喘患儿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医院支气管哮喘患儿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并发HAP患儿的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1例支气管哮喘并发H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呼吸道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并发H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91例并发HAP患儿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57.1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8株(占30.7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利福平、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极低(<10.00%),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支气管哮喘患儿并发HAP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这些病原菌总体上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此临床在开展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方案,以保障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效果。
钟华王丽芳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支气管哮喘
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探索
2008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po,tid,疗程半年。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FBG)、心脏B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FBG和2h FBG均稍有下降,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LVEF、LVEDD、IVRT、LVES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通过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王丽芳李琳
关键词:曲美他嗪2型糖尿病心功能
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肌浆网Na^+-ATPase活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肌浆网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与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n=8):模型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和二甲基亚砜(DSMO)组,采用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mg·(kg·d)-1,2次/d,连续15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次日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及DSMO,输注30min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浆网Na+-K+-ATPase(P<0.01)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低剂量穿心莲内酯治疗组心肌肌浆网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Na+-K+-AT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李萍高晶李莉王丽芳赖芸吴坚何勇吴琪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ATP酶
冬瓜皮炭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冬瓜皮炭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爱西特,450 mg/kg)及冬瓜皮炭低、中、高剂量组(300、450、600 mg/kg)。腺嘌呤灌胃给药30 d后,ELISA法检测血清BUN、SCr、TGF-β1、PAI-1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RT-PCR检测NF-κB p65、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冬瓜皮炭高剂量组BUN、SCr、TGF-β1、PAI-1水平,NF-κB p65、I-κB mRNA表达,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肾小管轻度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明显缓解。结论冬瓜皮炭(600 mg/kg)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有害指标,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干预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何勇吴荣艳刘德慧谭菲彭金亮王丽芳赖珺张丽慧刘宏明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NF-ΚB
原儿茶酸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究原儿茶酸(PCA)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PCA低、中和高剂量组(16.0、32.0和64.0μmol/L)增强bFGF诱导PC12细胞分化,并通过其细胞形态学的观察、细胞活力的检测,分析突起细胞数目及平均突起长度值,考察不同剂量的PCA对bF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16.0、32.0和64.0μmol/L)PCA组能增强bF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结论:PCA能增强bF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能力。
王丽芳薛小燕谢宁生
关键词:PC12细胞分化
原儿茶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体内多靶向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原儿茶酸(PCA)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体内多靶向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l3)诱导AD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对照组、石杉碱甲组0.4 mg/(kg·d)以及PCA低剂量组5 mg/(kg·d)、PCA中剂量15 mg(kg·d)组和PCA高剂量30 mg/(kg·d)组,观察各剂量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和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的AchE、Aβ、MAP、BDNF mRNA含量。结果:PCA低剂量组、PCA中剂量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短于AD模型(P<0.05),而其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均长于AD模型对照组(P<0.05);PCA各剂量组对AchE、Aβ和MAP mRNA表达量均低于AD模型对照组(P<0.05),且各组mRNA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CA各剂量组对BDNF mRNA表达量均高于AD模型对照组(P<0.05),且各组mRNA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PCA通过缩短潜伏期,延长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降低AchE、Aβ和MAP mRNA表达水平,升高BDNF mRNA表达量等多靶向发挥神经营养作用。
薛小燕巫莉萍王丽芳
关键词:原儿茶酸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
灵孢多糖对M146Lβ-淀粉样蛋白4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灵孢多糖(GLPS)对人APP-PS1双基因转染CHO细胞(M146L)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的影响及其是否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方法以M146L为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5、10、20、40、80、160μg/ml GLPS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浓度(80μg/ml)和高浓度(160μg/ml)GLPS组,ELISA检测Aβ42表达。将M146L根据是否经GLPS处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Western blot检测GSK3β、p-Tau、β-catenin蛋白表达;Wnt抑制剂与GLPS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5~160μg/ml GLPS对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GLPS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β42表达(P<0.05),实验组β-catenin表达升高,GSK3β和p-Tau表达受抑制(P<0.05)。Wnt抑制剂组β-catenin表达低于对照组和G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S+Wnt抑制剂组β-catenin表达介于两者之间。GLPS组GSK3β、p-Tau、Aβ4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S+Wnt抑制剂组GSK3β、p-Tau、Aβ42表达高于G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S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上调β-catenin,抑制GSK3β和p-Tau表达,从而剂量依赖性抑制Aβ42生成。
张桂青周伟王丽芳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
白皮杉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白皮杉醇(PI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影响,并探讨白皮杉醇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白皮杉醇低剂量(PIC-LD)组、中剂量(PIC-MD)组和高剂量(PIC-HD)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PIC-LD、PIC-MD和PIC-HD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用白皮杉醇20 mg/kg、40 mg/kg与60 mg/kg灌胃(每天1次),共给药4周。血糖仪检测大鼠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与肌苷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尿素氮与肌酐含量,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HE染色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p-Smad2、p-Smad3与Smad7的蛋白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PIC-LD、PIC-MD和PIC-HD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肌酐含量无显著变化,肾组织系膜细胞与基质增生减缓,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的程度减轻,肾组织中TGF-β1、p-Smad2、p-Smad3与Smad7的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结论:白皮杉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活性发挥作用。
何勇刘德慧吴荣艳谭菲王丽芳刘宏明任称发许仁聪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TGF-Β/SMAD信号通路
灵孢多糖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灵孢多糖(GLPS)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寻找潜在的能够抑制Aβ分泌的中药单体,以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目的。方法:以可过表达β淀粉样蛋白42(Aβ_(42))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突变型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的CHO细胞(M146L细胞)为体外AD治疗药物筛选模型。经不同浓度的GLPS(100,200,300μg/mL)处理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灵孢多糖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146L细胞中APP,Aβ_(42),Bax,Bcl-2等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146L细胞外Aβ_(42)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剂量GLPS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GLPS组相比于对照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GLPS组APP mRNA,APP,Aβ_(42),Bax表达水平及细胞外Aβ_(42)浓度均降低(P<0.05),Bcl-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GLPS可抑制M146L细胞表达APP mRNA,具有成为治疗AD药物的潜质。
张桂青薛小燕王丽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HPLC法同时测定茵栀黄分散片中栀子苷与黄芩苷含量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分散片中栀子苷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3%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0~15min为238nm(栀子苷),15~30min为280nm(黄芩苷)。结果:栀子苷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24~22.40μg.mL-1(r=0.999 7,n=6)和86.64~866.4mg.mL-1(r=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RSD为2.27%,n=6)和98.93%(RSD为1.6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茵栀黄分散片中栀子苷与黄芩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李莉高晶王丽芳吴坚赖彦婷何勇肖林林
关键词:栀子苷黄芩苷HPLC药物含量测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