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福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4篇预后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管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癌患者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生存率
  • 2篇手术

机构

  • 19篇榆林市第一医...
  • 3篇延安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9篇牛福勇
  • 14篇李福荣
  • 6篇连凌云
  • 5篇艾剑锋
  • 3篇侯建峰
  • 3篇张滨
  • 3篇韩永军
  • 2篇刘志伟
  • 2篇杨和平
  • 2篇李小毅
  • 2篇李前进
  • 2篇李华
  • 2篇李发智
  • 1篇吴耀禄
  • 1篇张滨
  • 1篇冯江
  • 1篇李发智
  • 1篇侯建峰
  • 1篇李福荣
  • 1篇艾剑锋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Slingshot-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Slingshot-1(SSH1)通过使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再激活在细胞迁移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与肿瘤进展有关。目的:探讨胃癌患者SSH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11例,部分患者术前于内镜下取病变黏膜活检标本,以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SH1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与非癌胃黏膜进行比较。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11例手术标本SSH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对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的SSH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可见SSH1蛋白表达。111例胃癌患者中71例(64. 0%)癌组织中SSH1表达阳性,SS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 05),与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 0. 05)。SSH1表达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显著短于SSH1表达阴性患者(25. 60个月对35. 40个月,P=0. 010,HR=1. 71,95%CI:1. 14~2. 57)。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为预后危险因素。结论:SSH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预后不良有关,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韩永军牛福勇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小儿急性阑尾炎199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9年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居小儿急腹症首位。本院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89例,其中12岁以下的小儿199例,占阑尾炎总数的28.88%。现报告如下。
艾剑锋牛福勇李福荣
关键词:儿童
维生素D在来曲唑干预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8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并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10ng/ml)共19例、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为10-30ng/ml)共49例和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30ng/ml)共20例。患者入组后继续服用3个月来曲唑,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均给予每周口服5万单位维生素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相较于维生素D充足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者钙和磷浓度较低,而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较高(P<0.05);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钙和磷均得到明显的升高,而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则有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维生素不足组和充足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和总体健康等指标中的得分差别不大。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抑制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引起的维生素D水平减少,降低肌肉骨骼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牛福勇李福荣
关键词:维生素D来曲唑乳腺癌
甲状腺全切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和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及相关风险。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手术为全切组;86例患者实施次全切或近全切术为双叶组,20例患者复发后二次手术行全切术为复发组,分析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甲状腺全切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双叶组(P<0.05),而复发组则明显高于全切组(P<0.05);甲状腺全切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与另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切组中有腺体外侵犯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腺体外侵犯组(P<0.05),而根治性颈清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中央区颈清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而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复发二次手术会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对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无显著影响;存在腺体外侵是增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是否行根治性颈清术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有选择的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
张滨李福荣冯江连凌云李小毅牛福勇侯建峰李发智艾剑锋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症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20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步成为成熟术式在各地推广。在实践中我们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连凌云张滨牛福勇李福荣艾剑锋李发智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对比改良双荷包胰肠吻合法与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法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行LPD的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改良双荷包胰肠吻合法)和观察组(行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法),每组患者各43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7.0处理数据。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病理类型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Clavien-Dindo分级等等级资料,以频数表示,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相较于改良双荷包胰肠吻合法,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法所用胰肠吻合时间及手术时间更短,且同样安全有效。
李福荣王晔飞白治渊王海霖贺志强牛福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管空肠吻合术大网膜
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乳痛症16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乳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乳痛症患者160例,给予中药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月经干净后14d用药,服用1周,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1~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78.7%,缓解率20%,治疗总有效率98.7%。结论中药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治疗乳痛症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安全、方便,价格低廉。
艾剑锋牛福勇
关键词:逍遥丸他莫昔芬多虑平乳痛症
精准肝切除在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根治性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精准肝段、叶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精准肝切除后,有出血少,保留最大有效体积,创伤小得优点,并且根治性清除病灶。结论:在B超结合CT、MRCP良好定位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行精准肝段切除是安全、可行、根治的最好手术方法。
连凌云张滨牛福勇李福荣艾剑锋李发智
肝细胞癌中性肽链内切酶和二肽基肽酶Ⅳ表达水平对手术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性肽链内切酶(NEP)和二肽基肽酶IV(DPPⅣ)表达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7月北京第301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癌切除治疗的HCC患者42例,选择同时期检查的4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肝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P和DPPⅣ。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复发生存(RFS)曲线和总生存(OS)曲线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RFS和OS的因素。结果 NEP和DPPⅣ蛋白均定位于HCC细胞胞浆;HCC组织NEP蛋白阳性率为78.6%(33/42),DPPⅣ蛋白阳性率为71.4%(30/42),NEP和PPⅣ蛋白双阳性率为54.8%(23/42),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2.4%(1/42)、4.8%(2/42)和0.0%(0/42),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NEP表达、DPPⅣ表达、NEP和DPPⅣ共表达、复发、癌细胞远处转移是影响HCC患者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显示,HCC组织NEP阳性、DPPⅣ阳性和NEP/DPPⅣ均阳性表达者RFS和OS显著缩短,预后差。结论 NEP和DPPⅣ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牛福勇李福荣
关键词:肝细胞癌中性肽链内切酶预后
胃癌手术患者血清PD-L1检测对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PD-L1检测在胃癌患者临床诊断、疗效预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后PD-L1水平。将胃癌患者分为PD-L1高水平组(PD-L1>50.3 ng/m L,n=70)和PD-L1低水平组(PD-L1≤50.3 ng/m L,n=32),进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分析血清PD-L1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胃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分析PD-L1对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患者PD-L1低水平组3年期生存率(81.3%)显著大于PD-L1高水平组(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血清PD-L1水平是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血清PD-L1水平是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D-L1转染组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侵袭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0.05);PD-L1转染组ALK和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后患者血清PD-L1水平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其可能机制是通过PI3K/ALK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韩永军牛福勇
关键词:胃癌生存率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