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脑瘫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4篇护理
  • 4篇患儿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早产儿脑白质...
  • 3篇小儿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脑白质
  • 3篇脑白质损伤
  • 3篇儿童
  • 3篇白质
  • 3篇白质损伤
  • 3篇布洛芬
  • 3篇产儿
  • 2篇低频电

机构

  • 14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4篇熊萍
  • 9篇何正慧
  • 7篇林俊
  • 5篇刘汉楚
  • 4篇郝玉华
  • 4篇吴春英
  • 3篇朱静芳
  • 3篇黄砚屏
  • 3篇郑红卫
  • 3篇曾凌空
  • 3篇王巧玲
  • 3篇邵剑波
  • 3篇方成志
  • 3篇汪捷峰
  • 2篇胡玉辉
  • 2篇代英玉
  • 2篇李洪
  • 2篇李双喜
  • 2篇王建平
  • 2篇董文芝

传媒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第四届围产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电刺激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器质性损害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可合并智力、言语等功能障碍。由于cP治疗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疗法。近年来,我们采用低频电刺激配合综合疗法治疗CP,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何正慧林俊熊萍郝玉华施兰姣王耀平李洪
关键词:电刺激治疗低频电刺激小儿脑瘫中枢性运动障碍小儿脑性瘫痪
影响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索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90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按年级分为四组,其中学龄前组48例,低年级52例,中年级组48例,高年级组42例。其中每组中又随机分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感觉统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及...
何正慧董文芝李双喜胡金松郝玉华钱一平代英玉朱明香熊萍王建平彭毅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护理
文献传递
延长使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延长使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4月~2009年8月入住我院NICU且符合条件的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14例):服用6次安慰剂,每次间隔24 h;②短程组(...
刘汉楚邵剑波曾凌空何正慧方成志熊萍黄砚屏王巧玲吴春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脑瘫诊断标准 ,将 5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双瘫组、双重性偏瘫组及四肢瘫组 ,同时选取 2 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 ,并比较各组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差异。结果 痉挛型脑瘫患儿中 ,双重性偏瘫及四肢瘫患儿的BAEP异常率明显高于双瘫组 (P均 <0 .0 1 )。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瘫患儿存在的听力障碍 。
林俊郑红卫王丽丽熊萍朱静芳胡玉辉孙谨华孙江红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痉挛型脑性瘫痪听力障碍
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部微循环,提高受损脑组织的供血及供氧,减轻脑组织坏死,加速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汪捷峰林俊熊萍胡玉辉
关键词:小儿脑瘫脑循环治疗仪疗效观察护理
特殊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CP)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7例C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综合疗法:药物、高压氧、按摩、运动发育疗法、低频电刺激等;特护组24例,在对照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另加特殊护理,包括成立脑瘫村并进行心理行为指导及护理方法指导等。治疗期间及结束后分别进行格塞尔(Gesell)发育商检测,分别计算5个能区的发育商数(DQ),然后对2组之DQ进行。结果特护组在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语言及个人/社交行为等方面的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特殊护理对CP患儿康复过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何正慧林俊熊萍郝玉华李洪江宏
关键词:脑性瘫痪患儿特殊护理康复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0)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加予HBO干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其中中度HIE患儿治疗1~3个疗程,重度HIE患儿治疗3~6个疗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和发育商(DQ)检测。结果出生12~14d时,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检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26~28d时,2组患儿NBNA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发现,治疗组患儿在出生后3,6,12个月时的DQ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HB0治疗对中重度新生儿HIE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汉楚何正慧陈小蓓王小平熊萍蔡宝珍吴春英孙金枝夏淳和
关键词: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
头部交变电磁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头部交变电磁场(AEMF)联合低频电刺激(LFES)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22例)、LFES组(23例)和综合组(23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疗法,LFES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同时加用LFES仪治疗,综合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和LFE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EMF治疗,3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发育商(DQ)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 FM)对3组患儿的神经行为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①治疗前、后3组患儿DQ值及GMFM评分的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适应行为和个人社交行为的DQ值分别为(56.77 ±11.3 0)和(58.50±10.19)分,分别均较组内治疗前的[(53.82±8.19)和(54.91±9.95)分]有明显改善(P<0.05),且大运动行为的DQ值亦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1),但精细动作行为和语言行为的DQ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58.73±11.28)vs(55.09±8.50)和(55.23±11.40)vs(54.36±12.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FES组患儿治疗后的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交行为的DQ值[(61.23±11.29)、(59.51±8.31)、(61.99±7.19)、(63.92±7.61)和(66.88±11.12)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叭);综合组患儿治疗后的上述DQ值指标[(74.96±9.72)、(69.57±5.55)、(76.56±7.02)、(74.96±7.54)及(76.48±8.24)]亦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1);治疗后对照组、LFES组和综合组患儿的GMFM评分值分别为(57.52±18.06)、(68.11±11.29)和(79.84±5.11)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②治疗后,3组患儿DQ值及GMFM评分的组间比较:综合组DQ评分的各项指标及GMFM评分均明显优于LFES组及对照组(P<0.01);LFES组的大运动行为、语言行�
何正慧林俊汪捷峰熊萍陈小红刘汉楚
关键词:肌痉挛状态发育商
语言训练治疗脑瘫合并智力低下儿童智力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语言训练对脑瘫合并智力低下儿童智力影响。方法选择本康复科2007-01/2007-12收治的诊断为脑性瘫痪同时智力低于或等于69分儿童共106例,年龄在6-36月之间,分成两组。治疗组≤12个月18例(A组),>...
熊萍林俊汪捷峰郑红卫朱静芳
关键词: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治疗智力
文献传递
脑性瘫痪患儿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林俊朱静芳熊萍郑红卫
关键词:脑性瘫痪患儿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疾病家庭成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