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巍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学生社会心态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及其影响机制,进而为后续开展积极社会心态引领与培育研究提供实证支撑,本研究运用自编的《社会心态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涵盖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行为倾向三个维度,调查对象为799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心态的各因素在人口学变量方面存在差异;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影响作用;社会心态各维度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心态各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积极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情绪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理性的社会行为,出现适度的消极逃避行为,减少破坏对抗行为。
- 涂巍罗媛媛万紫千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心态
- 青少年学校突发事件的人格影响机制研究
- 2020年
- 为探讨人格在青少年应对学校突发事件时的作用机制,选取大五人格量表、创伤影响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学校突发事件量表,对562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宜人性在突发事件和创伤性影响中的侵扰、唤醒、逃避各维度和总分均具有调节作用,责任心在突发事件和创伤性影响中的侵扰具有调节作用,表明较好的宜人性和责任心有助于青少年应对突发事件,降低创伤体验。在学校突发事件无法完全避免的情况下,可以从改善和提升青少年人格为切入点。
- 涂巍李媛
- 关键词:青少年学校突发事件人格
- 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当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频繁,心理健康素质有待不断强化,对毕业生而言会面临就业、考研等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形势日益严峻。已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能够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两者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
- 涂巍李媛聂衍刚
- 关键词:就业压力主动性人格心理健康
- 文献传递
- 积极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 2016年
- 探讨积极取向团体辅导教学方法的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机理,并具体检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否提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的积极取向团体辅导教学方案,对20名自愿报名的大学生开展为期2个月,共计8次的团体辅导。为检验辅导效果,选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前后测验。结果:大学生在学业满意度、自由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上前后测都相当不满意;在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上前后测都基本满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前后测比较,在各维度以及总分上后测均较前测有了提升,表明积极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堵上后测较前测有了显著提高。结论:积极取向团体辅导教学方案设计具有可行性,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 涂巍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主观幸福感
-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8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3(t=28.18~56.42,P<0.001),并在人性与爱(4.17±0.54)、正直与勇气(4.13±0.52)、正义与合作(4.00±0.54)3个维度上得分较高,在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上得分较低(3.62±0.57);②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城乡两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P>0.05);在性别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067,P<0.01);除自我管理与谦虚这一维度外,其它维度在年级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060~11.210,P<0.05);③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r=0.283~0.380,P<0.05)、领悟社会支持(r=0.210~0.311,P<0.05)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正直与勇气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0.098,P<0.05);④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正义与合作、灵性与超越、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及总均分的累积解释度为9.5%~19.2%。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积极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负向预测作用。
- 林静涂巍
-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领悟社会支持大学生
- 积极取向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教学中的探讨被引量:7
- 2016年
- 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团体辅导方式作为载体,从理论上分析如何有效的将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理念融入心理健康课的实践教学中,进而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扩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的具体教学模式。将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实践课,既有利于拓展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补充团体辅导理论,完善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又有益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 涂巍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创伤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创伤反应的影响效应
- 目的:探究创伤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创伤性反应的影响作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和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埃森创伤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创伤事件影响量表对103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创...
- 涂巍李媛利振华聂衍刚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
- 文献传递
- 短程心理动力团体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短程动力性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将20名有改变自我意愿的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各10人,实验组接受为期13周的短程动力性团体辅导,控制组不进行实验处理。辅导前后分别进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评估。结果实验组在辅导后的道德自我和自我认同显著下降,自我批评显著提高,自我报告也显示实验有效。结论短程动力性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有显著的影响。
- 林静涂巍彭阳
- 关键词:自我概念
- 中学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 2019年
- 中学校园是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中学校园聚集着大量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作用。中学学校地位特殊性,发生的任何突发事情都会引发较大社会反响和社会关注。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不断爆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校园不得不重视的新课题。文章梳理了近十多年的相关文献,从概念、评估体系、影响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做了概述与总结,为中学危机管理实践以及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 涂巍
- 关键词:中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为降低手机依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手机依赖量表(MP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量表(UCLA),对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逃避性和总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失控性、逃避性和总分上大二显著高于大一;在户口上,农村学生在低效性上显著低于城镇学生;在专业上,除逃避性维度外其它各维度和总分均存在专业显著差异。手机依赖在分维度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以及总分上与孤独感显著正向相关,与领悟社会显著负向相关。孤独感能显著的正向预测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以及总得分,领悟社会支持能显著的负向预测戒断性和总得分。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户口、专业上均存在差异。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能负向预测手机依赖行为,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依赖行为。
- 涂巍
- 关键词:社会支持手机依赖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