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家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主题

  • 8篇美术
  • 5篇教育
  • 5篇教学
  • 4篇师资
  • 4篇美育
  • 3篇学科
  • 3篇美术学
  • 3篇美术学科
  • 2篇师资培训
  • 2篇素质教育
  • 2篇乡村
  • 2篇美术教学
  • 2篇美术教育
  • 2篇教育基础
  • 2篇教师
  • 1篇当下意义
  • 1篇地方美术资源
  • 1篇信息化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素质

机构

  • 13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沈家华
  • 2篇刘凤琴
  • 1篇吴蔚
  • 1篇吴金华

传媒

  • 9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艺术科技
  • 1篇中国教师
  • 1篇福建基础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升县域美育师资,赋能美育浸润行动被引量:1
2024年
美育师资提升对推动美育浸润行动至关重要。福建省把“省级”师资培训项目“下沉”到薄弱县(区),通过“四段式进阶提升”模式,拓宽美育教学视野、学习工作坊教学模式、提升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整体提升县域美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赋能福建省美育浸润行动。
沈家华刘凤琴
以美术学科大概念整合《美术鉴赏》模块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信息量极大,在有限的教学框架内,构建美术学科大概念是问题的关键。学科大概念是《美术鉴赏》知识的连接点、统领者,有意义的附着点。基于学科大概念教学模式有益于引导学生美术学习主题化、项目化、情境化。与真实情境联系的大概念会成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围绕大概念的自主学习信息量大,掌握得更加牢固,迁移后才有价值。提升《美术鉴赏》教学质量,落实高中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沈家华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改
美育浸润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教师“123·445”培训模式研究
2025年
当前,乡村学校美育教师普遍面临专业资源匮乏、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薄弱、教学与社团指导效能不高等现实困境,这制约了美育在乡村基础教育中的深入推进。为破解上述难题,项目团队聚焦教育公平与美育质量“双重目标”,探索并构建“123·445”培训模式,形成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的教师培训支持框架。该模式于2023—2024年通过福建省基础教育师资“下沉式”培训项目,在将乐、浦城、诏安、秀屿、南安五地先后试点落地,覆盖音乐与美术两个学科领域。其结合乡村学校现实基础,融合学科教学、社团建设、课后延时服务等多维内容,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任务驱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方式,显著提高了乡村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美育领导力与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具备良好的适应性、生成力与迁移价值,能够有效嵌入地方教育生态,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与区域资源重构整合,激活乡村学校的美育功能与文化生命力,是推动美育浸润落地的有效路径范式与可持续制度支点。
许刘涵吴蔚吴金华沈家华刘凤琴
数字化:校外教育艺术素质展演呈现新方式——美术类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以2016年福建省校外艺术素质展演(美术类)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福建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艺术素质展演的呈现方式现状,针对各地艺术素质展演呈现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转换、呈现研究,在作品征集、分类、评审、宣传等环节,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梳理出推广性好、操作性强的优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福建校外艺术素质展演呈现方式的水平。
沈家华
关键词:校外教育艺术展演
浅谈立体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当下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 ,着眼于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 ;对多元艺术的融合、借鉴 ;色彩单纯强化、媒介的尝试 ;多维视像的重构。电脑软件规范内的设计是“电脑化”的设计 ,容易流于形式面表面化 ,“电脑化”统一设计精神内涵标准化等弊病。立体主义的开拓精神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探索的借鉴 :解决意识层面的问题 ,弱化技术 ,强化观念 ,重表现、重创意、创造 ,宣扬个性 ;对多元艺术、文化的融合。
沈家华
关键词:立体主义
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2002年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学科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原本基础薄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美术学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发展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更新观念,解决美术学科教育自身的问题(师资、设备、教学、学术交流等),使美术学科教育与时代同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沈家华
关键词:社会需求
关于高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的思考被引量:4
2000年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总结、升华 ,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时代要求。它丰富大学生的情感、开拓创造性思维 ,同时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形式之一。结合大学生的学生特点开展多形式教学 ,学会欣赏 ,实属必要。
沈家华
关键词: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高校美术欣赏课
“移动学习”支持下的乡村美育师资培训模式研究——以“国培计划(2017、2018)”贵州省乡村中学美育教师项目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聚焦于美育教资本身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需要,提出移动技术应作为数字化学习工具、管理工具,阐释移动性给美育师资教师教育过程带来的便利性、高效性。教师培训发展移动技术课程数字化、工具数字化,构建教师教育学习持续专业发展教育改革一个新的模式。
沈家华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化
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是新世纪人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特质人才的前提和关键。当前,原本基础薄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美术学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发展...
沈家华
关键词:教育基础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教学师资教学设备
文献传递
解读后现代绘画被引量:1
2006年
后现代绘画根植于西方后工业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里。画面表现出形象的拼接、风格的混用,语义复杂、模糊、多元、开放,绘画语言呈现出商业广告式的通俗和直白,政治化倾向。
沈家华
关键词:后现代绘画政治化倾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