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兰
- 作品数:4 被引量:1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在甘肃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随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我国全面展开,生态恢复力的评价成为指导地方生态修复措施的重要前提和支撑。省域层面上,由于各省包含的地域类型多样,准确构建评价模型、合理选择评价方法极其重要。以地域类型最丰富的甘肃省为例,基于甘肃省87个县域生态系统指标数据,综合运用Fragstats、ArcGIS及Geoda软件,对甘肃省全域及不同区域单元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恢复力指数均值为0.45,生态恢复力水平总体处于“一般”等级,地理分布上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的空间特征;甘肃省生态恢复力莫兰指数(Moran’s I)为0.95,反映甘肃省生态恢复力有非常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呈现明显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两极分化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主要出现在甘肃东南部,而低-低集聚主要出现在甘肃西北部区域。研究揭示了甘肃省当前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及区域空间差异,并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单位分别提出生态修复建议,以期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 毛龙汪胜兰邱晓峄陶卓琳冯永忠黄银洲
- 关键词: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生态修复
- 城市活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湖北主要城市为例被引量:40
- 2013年
- 试图构建相对科学完善的城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与信息熵相结合方法分别从城市综合活力、城市活力系统以及城市活力系统要素3个层面对湖北城市活力最终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结论:(1)从综合角度分析,湖北主要城市活力水平普遍偏低,且城市间发展不均衡,武汉以绝对优势居于首位,荆州最低;(2)从活力系统角度分析,各城市内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4个活力系统发展不协调,环境活力总体高于其他3个系统活力;(3)从活力系统要素角度分析,湖北各主要城市的活力基础与活跃程度对城市活力贡献呈现互补趋势.针对以上结论,本文试着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为湖北各城市综合、均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 汪胜兰李丁冶小梅陈强蒋小荣
- 关键词:信息熵
- 基于ChatGPT和ROST方法的敦煌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与对比被引量:4
- 2024年
- ChatGPT作为大语言模型的代表,具备出色的文本分析能力。文中以敦煌为例,基于从携程网和去哪儿网收集的6750条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的游客评论,使用“认知-情感-整体“模型,分别通过ChatGPT和ROST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两者在旅游地形象感知上的差异,并评估ChatGPT的精细化和深入分析能力及其应用潜力。研究发现:1)ChatGPT比ROST能够捕捉更多元的旅游要素和更细致的情感反馈,ROST则只展现常规的认知形象和总体的情感趋势。2)这些差异源于技术基础的不同,ChatGPT依靠深度学习和大规模多样化的文本预训练,能够处理复杂的情感逻辑和多元要素,而ROST受限于固定词库和共词分析,难以处理复杂信息。3)ChatGPT一类的大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文本和海量数据时展现出强大的工具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旅游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实践价值。
- 代浩宇马国强汪胜兰黄银洲
- 关键词:文本分析
- 基于ESDA—GIS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被引量:73
- 2013年
- 采用ESDA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数据,对2000—2008年密集区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变趋势、特征与驱动力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相当的县域之间集聚度不断提升,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的主要趋势,产业结构、集聚效应、边界效应为其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HH型、LL型县域分别趋于向密集区北部和南部集中,南北差异为该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表征;密集区北部(核心区)对南部区域的空间极化作用持续增强,以西宁市区为中心的局部空间扩散作用显现。
- 李丁冶小梅汪胜兰陈强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ESDA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