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秋瑾

作品数:12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心脏
  • 3篇术后
  • 3篇术前
  • 3篇通气
  • 3篇病人
  • 2篇心脏手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前访视
  • 2篇气道
  • 2篇重症
  • 2篇卧位
  • 2篇访视
  • 2篇俯卧
  • 2篇俯卧位
  • 2篇俯卧位通气
  • 2篇ICU
  • 1篇动机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毛秋瑾
  • 4篇李纯
  • 3篇梁钰
  • 2篇常芸
  • 1篇马宁
  • 1篇金晶
  • 1篇陈玉红
  • 1篇孙芳
  • 1篇刘成友
  • 1篇王伟
  • 1篇王菁
  • 1篇冯萍
  • 1篇汪慧

传媒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颈髓损伤伴全瘫患者应用无创经气道咳痰机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颈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可导致支配呼吸肌的神经传导障碍,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机体不能维持足够的肺活量及呼吸强度,咳嗽无力,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造成肺部感染。而淤积于肺底的痰栓,又会阻塞下呼吸道,引起肺不张。
毛秋瑾梁钰李纯常芸
关键词:颈髓损伤护理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症候群现状及其与健康信念、医学应对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症候群现状及其与健康信念、医学应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40例,借助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基础资料,借助失志量表、健康信念量表、医学应对量表进行评价,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症候群与健康信念、医学应对的相关性。结果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评分为25.43±6.64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水平与健康信念水平呈负相关性(r 1=-0.203,P 1=0.014),与医学应对呈负相关性(r 2=-0.328,P 2=0.008),但关系较弱。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失志症候群较为严重,其与患者健康信念水平、医学应对方式有一定关系,临床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其正面疾病与治疗。
王菁毛秋瑾
关键词:胃肠肿瘤健康信念
重症监护病房“三维”访视模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心脏疾病的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时间长,术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难以预料,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常处于焦虑状态。且术后还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和治疗,由于ICU环境复杂封闭、仪器嘈杂,及亲人不在身边,也造成了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猜疑,满意率低下的状态。许多研究证明,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促进心脏疾病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ICU护理质量有明显作用。
毛秋瑾陈玉红常芸李纯梁钰冯萍
关键词: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焦虑状态术前宣教探视制度生理心理
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呼吸道管理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总结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呼吸道管理经验,规范俯卧位通气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保证俯卧位通气效果。方法对11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期间,规范进行呼吸道管理,在治疗前后对比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O_2)/FiO_2,监测生命体征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11例患者共实施31例次俯卧位通气,其中29例次(93.5%)俯卧位1h、4h时P(O_2)、P(O_2)/FiO_2均升高(P<0.001),P(CO_2)、气道峰压、呼吸系统顺应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过程中落实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包括充分做好翻身前人工气道评估与准备,体位转变过程中人工气道的护理和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达到良好效果。
李纯毛秋瑾汪慧孙芳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呼吸道
腹股沟斜疝结扎术病人术后1年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腹股沟斜疝结扎术病人术后1年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2021年1月—2023年2月、2023年3月—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病人各158例、41例作为建模组、验证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病人信息,统计术后1年内复发的病人例数,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腹股沟斜疝结扎术病人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拟合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158例腹股沟斜疝病人中,33例病人1年内复发,复发率为20.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23.9 kg/m^(2)、内环口直径>3 cm、使用可吸收结扎线、术后排便困难、术后慢性咳嗽、术后重体力活动是腹股沟斜疝结扎术病人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真实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0,P=0.22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815,0.87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4,0.922,约登指数为0.726。验证组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0.2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0,0.939。结论:腹股沟斜疝结扎术病人术后1年内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度、区分度,能实现对复发高危病人的有效识别,进而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
陆映雪丁娜毛秋瑾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复发护理
阶段变化理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在永久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分析在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实施阶段变化理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阶段变化理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心理弹性量表3个维度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阶段变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用于在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改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夏啟娟陆映雪毛秋瑾
关键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
ICU访视技能培训对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ICU经过与未经过访视技能培训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经过培训人员术前访视组(30 例)和未经过培训护士术前访视组(30例),比较2 组患者术后护理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培训护士术前访视组术后护理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过培训护士实施术前访视能提高心脏手术后患者护理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王伟毛秋瑾
关键词:术后患者术前访视心脏手术ICU护理工作满意度
48例肛周脓肿老年病人的不同术式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病人可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困难、发热、红肿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目前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1]。老年人发病亦有上升的趋势,老年病人由于年龄较大,自身免疫力弱,且有些病人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自身机体血糖处于高水平,容易导致出现肛窦感染,进而形成肛周脓肿。
杨瑞洲毛秋瑾马宁金晶
关键词:肛周脓肿急性化脓性感染老年病人肛门疼痛排便困难
5例重症心脏病人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5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5例重瘟心脏病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其中重症瓣膜病1例,重症先心1例,心脏移植3例,3例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ECMO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稳定。结果5例均顺利脱机,脱机率100%。结论ECMO为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心脏支持,为心脏的恢复争取时间,但只有正确掌握适应症,掌握时机,减少并发症,才能提高ECMO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毛秋瑾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重症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护理
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53
2017年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6年6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相关资料,找出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实施俯卧位通气患者共13例,其中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46.1%,且均为多发压疮(2处以上),共发生压力性损伤21处,Ⅱ度压力性损伤13处。结论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ICU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手段,完善护理流程。对于俯卧位通气的患者,要做到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保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毛秋瑾李纯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压疮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