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大平
- 作品数:202 被引量:6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灰色混合赋权的导弹阵地反电子侦察效能评估被引量:3
- 2022年
- 针对导弹阵地反电子侦察效能难以量化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估阵地反电子侦察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模型。通过分析目前导弹阵地面临的主要电子侦察威胁与采取的防护措施,总结了影响导弹阵地反电子侦察能力的6项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混合赋权的反电子侦察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使用提出的灰色混合赋权评价方法进行算例验证求解,并与传统灰色评价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色混合赋权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客观性,能够成功地对导弹阵地反电子侦察效能进行评估。
- 侯嵬毕大平赵禄达
- 关键词:导弹阵地灰色关联分析
- 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与系统,属于信号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雷达辐射源不平衡数据集,并转换成第一魏格纳‑威利分布方阵集;确定最大魏格纳‑威利分布方阵数和最小魏格纳‑威利分布方阵数;对第一魏格...
- 吴子龙毕大平潘继飞师俊朋许信松杜明洋
- 降低雷达接收机中噪声的几种方法被引量:5
- 2004年
- 噪声是影响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讨论雷达接收机噪声的来源,分析并提出了集中降低雷达接收机内部和外部噪声的几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王勇姜秋喜毕大平
- 关键词:噪声噪声系数小波变换
- 雷达对抗训练模拟系统及其仿真建模技术被引量:3
- 2003年
- 对现代武器装备及其作战使用进行仿真模拟是提高现代电子战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雷达对抗训练模拟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训练模拟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并就系统仿真建模、电磁环境仿真及训练效果评估等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
- 莫翠琼毕大平
- 关键词:雷达对抗训练模拟系统仿真建模电子战计算机技术
- 二维无源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推导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公式,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在有源噪声干扰下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随着接收机接收到的干信比增大而增大。
- 杨军佳毕大平杨晓华
- 关键词:测向交叉定位噪声干扰
- 对SAR-GMTI的运动调制-步进移频复合干扰被引量:8
- 2016年
- 提出一种对SAR-GMTI的干扰新方法:运动调制-步进移频复合干扰。该方法将干扰信号载频在脉间步进递增或递减变化,同时进行运动附加相位调制,可在SAR成像中形成区域遮蔽干扰效果,然后以三通道干涉对消技术为例分析了其对多通道GMTI的对抗性能。该方法的优点有两个:一是遮蔽区域大小和位置均可以通过改变干扰参数进行控制;二是干扰信号与SAR的距离和方位向滤波器是部分匹配的,因此所需的干扰功率比较小。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对SAR成像和SAR-GMTI成像均具有不错的干扰效果。
- 周阳毕大平房明星沈爱国
- D-S证据理论在通信雷达一体化侦察系统对武器平台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在详细阐述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 ,介绍了通信雷达一体化侦察系统中基于D S证据理论的武器平台识别的信息融合算法 ,列举了具体的实例 。
- 王勇毕大平
- 关键词:信息融合D-S证据理论
- 电子计数法在雷达PR I测量中的应用及VHDL仿真实现
- 2005年
- 该文介绍了电子计数法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结合电子计数法的优越性将之应用于雷达对抗中可以达到提取雷达脉冲重复间隔的目的。为了满足雷达脉冲重复间隔提取实时性的要求,该方法可以采用FPGA加以实现。根据FPGA开发流程,给出了雷达脉冲重复间隔测量的实现方案,最后使用FPGA开发软件QuartusⅡ4.0,选择VHDL语言作为设计输入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 潘继飞姜秋喜毕大平
- 关键词:脉冲重复间隔元件
- 相位法测向系统相干干扰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主要研究了相干信号对干涉仪方位测量的影响,并对相干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介绍了比相法测向系统测向原理及相干干扰机理;其次推导了相干干扰下干涉仪测向系统的方位测量公式,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取出干扰效果方位测量误差评估因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干涉仪测向系统相干干扰效果。
- 杨军佳毕大平陈慧
- 关键词:干涉仪相干干扰
- 群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群目标具有结构固定、运动模式特殊等特点,并且数量规模较大、空间分布密集、互相遮挡现象严重,采用传统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对其进行跟踪会出现错误关联甚至失跟的现象。介绍了3种比较典型的群目标跟踪思路,即中心类跟踪算法、基于随机有限集的算法以及群扩展状态的估计算法,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基于现有理论以及相近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讨论了群目标跟踪的发展趋势。
- 杜明洋毕大平王树亮
- 关键词:目标跟踪随机有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