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光远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和医疗队强化爆炸物损伤能力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反恐、维和等海外军事行动中,由于作战形式的不对称性,反动武装和恐怖分子常使用简易爆炸物(IED)作为攻击武器,通过伏击、自杀式袭击等方式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坏。为更充分地了解IED所造成的损伤,本文对IED的构成、分类及致伤机制进行总结。针对维和医疗分队强化IED损伤救治能力探讨,并提出新要求,供指挥机关和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人员参考。
- 田竞毕光远
- 寒区部队冷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策略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调查寒区部队冷伤害情况,了解现状并制定预防策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北寒区北极、东北极和东极536名士兵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询问及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本组536例研究对象中,40.7%(218/536)士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冷伤害。手部(43.6%)和足部(14.2%)最易受累。在饮食习惯分析中,喜欢素食(34.7%)和奶制品(34.5%)者,其冷伤害发生率较喜欢肉食者(43.1%)低。有药物过敏史者其冷伤害发生率(64.1%)远高于无药物过敏史者(38.8%)。应用防寒药的士兵,其冷伤害发生率(30.1%)远低于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者(72.4%)。结论东北寒区边防士兵冷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建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策略,为寒区部队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卫勤保障装备和防治技术规范,提高寒区部队战斗力。
- 柳云恩刘欣伟尹旭辉张文龙刘楠楠史琳张蕾毕光远侯明晓
- 关键词:冷伤害寒区部队
- 加强部队救治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未来战争形态发展变化,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发生深刻转变,部队卫生机构在平战时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加强部队卫生机构建设,着力提高部队救治能力,已成为卫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结合沈阳军区部队救治力量建设试点工作实践,从卫勤指挥链条、专业队伍建设、力量编组模式、卫生装备改革和训练方式转型5个方面提出了部队救治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王秀红毕光远潘裕亮卢海仓
- 寒区士兵眼部损伤调查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寒区士兵眼部损伤现状。方法 2013年1月通过现场询问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沈阳军区寒区冬季的北极、东北极及东部三个地理位置多个部队538名战士的眼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538例中263(48.9%)例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眼部损伤,具体表现为眼部干涩、视力模糊、疼痛、见风流泪、畏光,部分战士可合并多种不适,未出现雪盲(角膜损伤及视网膜损伤);发生眼部损伤的兵龄分布中,1年兵中占40.5%,2年兵中占45.9%,3年及3年以上老兵中占58.9%。结论寒区部队没有雪盲症说明预防较好,但其他眼损伤症状发生率较高,应对官兵进一步加强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 刘欣伟柳云恩项良碧张文龙尹旭辉刘楠楠史琳张蕾侯明晓毕光远
- 关键词:寒区眼部损伤军人
- 5.31暴恐事件批量伤员在马里维和二级医院的早期救治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在马里维和二级医院的早期救治。方法对收治5.31暴恐事件中16例伤员实施早期救治。本组采取分组配合救治,按"伤情分级分类,优先处理"的原则。紧急手术3例,抗休克治疗3例,抗哮喘治疗1例,重症监护3例;清创缝合术7例;消毒包扎处置13例;当场1例死亡。另紧急措施:超声检查3例,放射检查3例,实验室检查12例。结果本组16例伤员经我院早期救治及手术,其中13例治愈出院,3例治疗好转后送三级医院治疗,未出现全身感染及局部伤口感染。结论准确的早期检伤分类,分级救治方法适用于维和二级医院对批量伤暴恐战伤员的早期救治,危重及伴有严重心肺等基础疾病的伤员早期应采用损害控制技术。
- 叶春单永琪周南孟浩王洪一毕光远
- 关键词:批量伤员早期救治
- 5.31暴恐袭击批量伤员救治的医疗物资消耗及保障的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马里5.31暴恐袭击批量伤员紧急救治医疗耗材与器械使用消耗及保障的情况,为批量伤员救治提供数据及经验。方法回顾5.31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通过救治使用消耗的医疗耗材与器械。统计24 h、72 h内(除外24h)使用量前五位医疗耗材与器械。统计分析24h内医疗耗材与器械及72h内(除外24h)使用消耗的情况。结果在本次救治中共使用31种医疗耗材与器械,其中手术室27种(87.10%)。24 h内使用消耗量前五位的医疗耗材与器械(包括无菌纱布等)占24 h内使用总量的69.49%。72 h内(除外24 h)使用和消耗量前五位的医疗耗材与器械占72 h内使用总量的76.36%。24 h内使用消耗的量占72 h内使用总量的91.47%。首个24 h内使用的医疗耗材和器械与72 h内(除外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批量伤员救治中,第1个24 h是最重要的医疗物品使用消耗时间段,保障充足的医疗物品,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孟浩许世广王述民王洪一毕光远刘福英董文斐李国伟
- 关键词:批量伤员
- 马里恐袭中国重伤员紧急救治及跨国空运后送体会被引量:2
- 2017年
- 马里时间2016年5月31日晚8时51分,加奥地区的中国维和部队工兵营地遭汽车炸弹恐怖袭击,致我工兵分队1人死亡、4人受伤,警卫分队1人受伤,联合国职员10人受伤.其中重伤的两名士兵被前接回中国二级医院,进行了损伤控制性手术等紧急救治,次日上午由装甲救护车陆路转运至加奥机场.
- 高源毕光远贾哲马德宾田竞赵韧杨力敏董玉书
- 关键词:重伤员紧急救治跨国空运后送
- “5.31”马里暴恐袭击事件批量伤员救治卫勤组织指挥被引量:8
- 2017年
- “5.31”暴恐袭击事件发生在马里北部城市加奥,目标为联马团位于加奥的ELEVAGE营地,即联合国排雷行动处设在加奥的一个工作点,事件分别造成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两名马里安保人员和一名法国专家丧生,多人受伤,造成ELEVAGE营地内中国工兵营区的工程机械及营房设施基本被摧毁,引起国际社会各方高度关注。
- 高源马德宾董玉书李雪玉毕光远
- 关键词:医疗分队批量伤员组织指挥
- 军队卫生士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以某军区卫生士官队伍现状为基础,对当前制约卫生士官队伍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 李伟毕光远胡立洋朱艳艳
- 关键词:卫生士官职业化建设
- 东北寒区士兵冷伤害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东北寒区士兵冷伤害状况,为对其进行防寒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随机抽取东北3个寒区536名士兵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东北寒区士兵536人,冷伤害患病率为40.7%(218/536),东北极士兵冷伤害患病率最高,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士兵冷伤害患病率分别为50.6%和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及≥3年兵龄的士兵冷伤害患病率分别为33.3%、38.9%和48.9%,〈1年兵龄士兵和≥3年兵龄士兵冷伤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保持冷水、温水和热水洗脚习惯的士兵冷伤害患病率分别为43.4%、39.1%和60.5%,热水洗脚更容易造成士兵足部冷伤害(P〈0.05);士兵认为防护不到位导致的冷伤害占41.7%,装备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冷伤害为23.6%,防护不到位和装备等因素共同所致冷伤害为30.9%,与后两者相比,防护不到位导致的冷伤害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北寒区驻防战士冷伤害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后应大力开展冷伤害预防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 柳云恩刘欣伟尹旭辉张文龙刘楠楠史琳张蕾毕光远侯明晓
- 关键词:冷伤害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