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1篇导航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手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诊治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三维可视化技...
  • 1篇三维重建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泰州市中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柳荫江
  • 2篇邱社祥
  • 2篇朱曙生
  • 1篇葛棣
  • 1篇陈秋兰
  • 1篇陈秋兰
  • 1篇卢春来
  • 1篇薛亮
  • 1篇范骏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附45例报告)
2009年
陈秋兰邱社祥柳荫江许建农张进山刘和晓
关键词:术后皮下积液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措施根治性手术常见并发症
DeepInsight三维重建导航下行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近期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DeepInsight三维重建导航下行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肺结节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胸腔镜下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研究组基于DeepInsight三维重建行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对肺结节定位准度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准确定位肺结节46例,研究组全部定位准确,研究组肺结节定位准确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FVC、FEV1、MVV水平较手术前下降,但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IL-6、CRP、TNF-α水平较手术前显著上升,但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漏气2例、咯血3例,研究组发生肺不张1例、漏气3例、咯血1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DeepInsight三维重建导航下行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能准确定位患者肺结节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肺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临床手术治疗首选方案。
朱曙生曹荣华李家轩柳荫江范骏
关键词:胸腔镜
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总体缓解率、手术切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例术前临床诊断为Ⅲ A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诺维本+顺铂(NP)或诺维本+卡铂(NC)2周期化疗,休息2周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完全切除肿瘤18例,手术切除率为90%;无手术死亡病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包含NP或NC的新辅助化疗可安全适用于Ⅲ A期NSCLC患者,并且对部分患者具有肿瘤降期和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作用。
柳荫江薛亮葛棣卢春来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复杂纵膈肿瘤的外科诊治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各类复杂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20例复杂纵膈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颈部低位领状(和胸骨半劈开)切口切除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8例;5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分别行纵膈肿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或自体心包修补术;手术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巨大纵膈肿瘤7例。结论一些复杂纵膈肿瘤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术式,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柳荫江邱社祥陈秋兰
关键词:胸部手术外科治疗
“全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肺结节门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全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肺结节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泰州市中医院胸外科肺结节门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利用医学影像控制系统制作肺三维视图,经由“全息智能炫屏”在诊室展示,之后由专科医生进行讲解,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讲解。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两组患者对肺结节的认知程度,电话随访3个月,对两组患者认知程度、复查率、外诊率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就诊当日、3个月后的肺结节认知程度评分分别为(9.43±0.56)分、(9.13±0.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6、15.067,P<0.05)。观察组复查率、外诊率分别为97.67%、6.67%,复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5.455,P<0.05)。结论全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院肺结节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肺癌的医患沟通以及三级预防,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柳荫江朱曙生
关键词:肺结节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