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声 作品数:9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三明市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安珂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对于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实施安珂微创旋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救治的50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实施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安珂微创旋切手术,n=250)和对比组(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n=250)。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术后乳房美观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比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切口长度和瘢痕长度更小(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应激相关激素(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24h,两组患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术后研究组患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低(P<0.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躯体、情感、社会、认知、角色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水平更高(P<0.001)。与对比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乳房美观程度更高(95.20% VS 74.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7.20% VS 19.20%),P<0.001。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安珂微创旋切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尽可能保留了乳房的美观度,降低了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林奕星 王俊潇 林其声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物 应激反应 生活质量 69例直肠癌腹腔镜下TME手术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下TME手术的可行性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实施的69例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手术(TME)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行前切除(Dixon)术,21例行Miles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本组病例切除肠段的近端距肿瘤至少15cm,远断端至少2cm以上,平均手术时间168(110~24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90(60~350)毫升,肛门术后排气时间(1~3)天,平均淋巴结清除的个数15(9~19)个。平均住院时间10(8~18)天。术后一例前切除患者出现吻合口瘘。61例获随访,随访6~48个月。2例Miles术后2年会阴处复发,予转放射治疗。所有患者未见Trocar孔、切口的种植及吻合口复发,未出现术后排尿困难病例。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以达到和开放手术一样的肿瘤根治标准,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林其声 施雄文 徐书楷 蒋新宇关键词:直肠肿瘤 腹腔镜 TME 62例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被引量:4 2003年 林其声 徐书楷 谢征宇关键词:胃肿瘤 外科手术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我院从2012-07~2013-07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了130例进行调查,在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下,将所选人员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5例。 A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3.5±46.0) min和(142.4±4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47.9±85.6)mL和(299.8±100.7)mL,A组均低于B组。 A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B组的47.69%,且以上结果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直肠癌患者在采取腹腔镜下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时表现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新宇 林其声 徐书楷关键词: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直肠癌 电针足三里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120例因胃肠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6例因自身因素或治疗依从性差未纳入研究,余114例中57例实行传统机械预防措施(对照组)、57例术后使用电针刺激足三里(观察组)。术前和术后7~10 d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描述DVT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的D-二聚体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分别为10.53%(6/57)和1.75%(1/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发生血栓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7天D-二聚体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栓者。结论电针足三里能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钟飞庄 林其声 杨双莲 路中江 苏连珠 于宗华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电针 足三里 腹部外科 用亚甲蓝判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以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1年6月份起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cTis^3N0~2M0的乳腺癌患者。使用亚甲蓝为示踪剂,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之后行腋窝清扫。结果 91例患者中成功地发现了SLN,SLN的数量为201个,平均每例2.20个。SLNB的灵敏度91.00%(91/100),准确率96.70%(88/91),假阴性率5.66%(3/53),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能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并能较好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蒋新宇 林其声 黎犇犇关键词: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亚甲蓝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ki67、cox-2、p53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ki67、cox-2、p53表达的影响,分析表达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61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cox-2、p53表达情况。结果:①术前新辅助化疗后,ki67、cox-2的表达明显下降,p53的表达变化无显著差异性改变。②ki67的高表达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明显好于低表达,cox-2阴性的化疗效果优于cox-2阳性,p53阴性的化疗效果亦好于p53阳性的。结论:化疗前检测乳腺癌的ki67、cox-2、p53,可以指导新辅助化疗,并且是疗效判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林其声 施雄文 徐书楷 蒋新宇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COX-2 P53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4年4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G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乳房外观美容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与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3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于GM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乳房外观美容效果,对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发生。 林奕星 王俊潇 林其声关键词:乳腺微创旋切术 肉芽肿性乳腺炎 疗效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精索壁化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索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精索壁化正确的外科操作平面。方法:回顾分析为63例成人男性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复习、再认识精索壁化的解剖学特点及意义。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并发症少;腹横筋膜表面有网状或树枝状的微小血管分布;腹直肌后鞘连续性覆盖在腹膜下筋膜浅层表面;输精管及生殖血管位于腹膜下筋膜深浅层之间,腹膜与输精管、生殖血管表面的筋膜之间有天然的间隙,腹膜及腹膜下筋膜深层表面均有呈网状或树枝状的微小血管。结论:精索壁化的外科平面在腹膜与腹膜下筋膜深层之间;辨认这些重要的解剖标志——腹膜及筋膜结构表面的微小血管,以其为导向,可进行精准的外科操作,是TEP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钟飞庄 翁山耕 林其声 杨双莲 林隆关键词: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