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
- 作品数:33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边远农村村民麻风相关知识的调查与干预,一方面普及了边远村民的麻风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麻风知识认知率,降低麻风发病率和畸残率;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采取现场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市所辖区县边远的农村村民中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491份。1.2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麻风科普知识,如今政府对麻风患者关怀措施、是否看过麻风宣传材料及是否有必要加强麻风知识的宣传等。调查采取当场发卷、不记名、独立填写、互不讨论,不识字者由调查人员读题,被调查者选答,问卷当场收回。
- 杨琴周健马璐谢芳李劲
- 关键词:健康知识调查麻风患者村民农村干预调查问卷
- 2005-2020年贵阳市麻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贵阳市2005-2020年麻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收集整理贵阳市2005-2020年新、复发麻风患者的详细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对麻风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就诊次数、麻风反应、残疾情况、传染源、发现方式和型别等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贵阳市2005-2020年共发现新、复发麻风169例,年均发现率0.260/10^(5),总体呈下降趋势,复发病例7例,其中3例是联合化疗后复发(42.86%),4例为DDS单疗后复发(57.14%)。169例患者平均年龄(41.88±16.75)岁,儿童病例(14岁及以下)6例,占新发病例的3.55%,MB∶PB=2.13∶1,平均2级残疾比为32.54%,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占31.36%。影响畸残的主要因素为麻风患者的文化程度高低、不同传染源、不同的发现方式和麻风型别。结论:贵阳市麻风流行状态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级残疾发病率高并且还有儿童病例(14岁及以下)出现,麻风疫情依然严峻。
- 杨琴周健佘敏
- 关键词:麻风流行病学
- 贵阳市麻风受累者婚姻和家庭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贵阳市麻风受累者婚姻、家庭生活状况,为今后消除麻风危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婚姻家庭状况调查问卷,对贵阳市麻风受累者和周围健康人群按照1︰1的比例进行现场调查,将调查内容录入EXCEL电子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麻风受累者的家庭婚姻幸福感、文化程度较低,在家庭地位、权力分配上以及对婚姻信任程度也低于对照组。结论贵阳市麻风受累者的婚姻、家庭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全社会应当关注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状况,消除其顾虑心理,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
- 杨琴周健马璐佘敏
- 关键词:婚姻家庭生活
- 一种艾滋病唾液快速取样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滋病唾液快速取样设备,包括取样端,所述取样端的外部设置有齿状刮条,所述齿状刮条的外部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取样端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远离取样端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内部设置有...
- 马璐杨琴李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艾滋病检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滋病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中间安装有按压板,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安装有提示板,所述提示板的旁边安装有结果显示框,所述结果显示框的中间设置有测试线,所述结果显示框的右侧安装有机械开关,所述机...
- 李娟杨琴马璐
- 文献传递
- 贵阳市VCT门诊HIV/梅毒感染状况及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有流行病学资料证实,梅毒(Syphilis)与艾滋病的流行互为因果。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VCT)门诊是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贵阳市VCT门诊HIV/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HIV/梅毒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 马璐周健谢芳杨琴
-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梅毒影响因素
- 一种一次性性病采样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性病采样器,包括采样管、帽体和采样杆,采样管的一端套接有帽体,帽体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块,采样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采样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纤维头;采样管的外侧中段处粘贴固定有液袋,液袋内部填充有采样...
- 杨琴马璐李娟
- 文献传递
- 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前后贵阳市麻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贵阳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前、中、后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为今后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贵阳市开展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前(2006—2010年)、消除麻风危害行动中(2011—2015年)和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2016—2020年)三个阶段的年均发现率、麻风新发病例人口学特征、延迟期、Ⅱ级畸残率、发现方式等相关指标。结果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麻风新发病例减少,发现率呈显著下降趋势(χ_(趋势)^(2)=27.965,P<0.001),15~29岁呈显著上升趋势(χ_(趋势)^(2)=8.190,P=0.004),≥50岁以上(χ_(趋势)^(2)=8.882,P=0.003)、农民(χ_(趋势)^(2)=26.478,P<0.001)呈显著下降趋势;发现方式中主动发现、线索调查(χ_(趋势)^(2)=14.971,P<0.001)显著下降,被动发现(χ_(趋势)^(2)=13.641,P<0.001)、皮肤科门诊(χ_(趋势)^(2)=21.578,P<0.001)发现显著上升;Ⅱ级畸残率由消麻行动前的35.48%下降到消麻行动后的20.83%。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期间的延迟期≤12个月的比例为56.72%,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χ_(趋势)^(2)=9.507,P=0.009)。结论消除麻风危害行动能够及时发现麻风病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病人,能够降低Ⅱ级畸残率,缩短病例发现延迟期,对促进贵阳市麻风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 戴斯琦马璐马璐周健周健杨琴佘敏祝继祝继李劲黄斌
- 关键词:麻风流行病学
- 1987—2017年贵阳市麻风受累者传染源和发现方式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贵阳市麻风受累者传染源和发现方式变化,分析变化趋势,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收集贵阳市1987—2017年麻风受累者详细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源情况及发现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1987—2017年共500例麻风受累者,男女比2.25∶1,平均年龄(38.08±16.10)岁;病期为0.02~26.17年,其中<0.5年161例(32.2%),1~2年116例(23.2%),2~4年111例(22.2%),4~6年32例(6.4%),>6年80例(16.0%);不同时期麻风受累者的传染源和发现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贵阳市30年来有明确传染源的麻风受累者占比略有下降的趋势,不明确者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被动发现方式占比高于主动发现方式。
- 杨琴佘敏
- 关键词:传染源回顾性分析
- 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暴露前药物预防使用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贵阳市MSM对HIV PrEP使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在贵阳市推广PrEP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18岁以上、HIV检测结果为阴性及发生过男男性行为的研究对象填写PrEP调查问卷。了解服药人群和非服药人群的相关情况,并采用χ2/Fisher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问卷共调查252人,服药者111人,未服药者141人,服药者以按需服药(99.1%,110/111),线上取药(75.7%,84/111)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本地居住2年及以下(OR=5.812,95%CI:2.454~13.760),在校学生(OR=4.198,95%CI:1.673~10.537),最近一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OR=3.487,95%CI:1.536~7.917),愿意每月花500元以下用于PrEP(OR=4.017,95%CI:1.327~12.160)等是使用PrEP的促进因素,而性伴HIV感染状况不详(OR=0.229,95%CI:0.092~0.570)和近一年曾被诊断过性病(OR=0.037,95%CI:0.003~0.488)是使用PrEP的抑制因素。结论本研究调查的MSM服药以按需服药和线上取药为主,同时影响该人群PrEP使用的因素较多,应针对其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防控策略和措施,促进MSM使用PrEP。
- 包愿佘敏王大朋张欐李劲祝继杨琴黄燕瑶徐素芹马璐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