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贤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腭咽成形术后中西医结合止痛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 关键词:腭咽成形术术后疼痛止痛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3
- 2003年
-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1,2],本文对我院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56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采用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并行整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整形术手术方法
- MRI影像组学鉴别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基底细胞腺瘤(BCA)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90例PA和66例BCA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MRI增强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9例)和验证集(77例)。选择3D-slicer软件对所有患者术前T1加权增强图像手动绘制病灶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最后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 RMR)算法以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进行降维、筛选后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一致性根据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判定。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PA与BCA之间年龄、ADC值、TIC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特征、影像组学特征模型相比较,临床-影像组学联合预测模型在训练集(AUC:0.907,95%CI:0.805~1.000)和验证集中(AUC:0.916,95%CI:0.795~1.000)预测PA的AUC最高。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在术前鉴别PA与BCA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指导临床个性治疗决策并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 李东荆利民郭子祺张岩马明辉杨世贤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
- 额镜下鼻内窥镜手术62例报告
- 2003年
- 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
- 自拟喉炎清治疗慢性喉炎162例疗效观察
- 2003年
- 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 关键词:慢性喉炎疗效观察中医药疗法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析鼻腔冲洗与丙酸氟替卡松(FP)喷雾剂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CRS)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和FP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2%高渗氯化钠溶液冲洗,再给予FP喷雾剂喷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5.0%和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分别为(10.21±3.48)周和(12.17±4.5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联合FP喷雾剂能改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有效率,促进鼻腔黏膜恢复,减少术后复发。
- 杨世贤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鼻腔冲洗丙酸氟替卡松
-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切除整形术(摘要)
- 2003年
- 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疗效观察
- 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3例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OME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4.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3.95%)低于对照组(32.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OME效果好,复发率低。
- 杨世贤
-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地塞米松分泌性中耳炎
-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治疗组,n=40)和克拉霉素对照组(对照组,n=40)进行治疗。结果莫西沙星组有效率为97.5%,细菌清除率为81.5%;克拉霉素组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80.8%。莫西沙星组有效率优于克拉霉素组(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具有双重靶位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作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 陈峰恩王华杨世贤
-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莫西沙星克拉霉素疗效观察
- 甘桔冰梅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甘桔冰梅片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0.5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甘桔冰梅片,2片/次,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咽喉干痒、黏膜充血、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甘桔冰梅片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有效,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王华司丽王艳丽杨世贤
- 关键词:甘桔冰梅片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