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晖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物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自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相关环境保护及汽车轮胎报废法律的日趋健全,废轮胎问题逐渐凸显。废轮胎问题是指:废轮胎作为固体废弃物,因其体积庞大不易直接填埋;直接焚烧会严重污染空...
- 李朝晖
- 关键词:混合土掺量剪切强度应力-应变减荷
- 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土压缩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一维压缩试验研究了掺量为0%~50%的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土的压缩特性,目的是研究该混合土作为轻质回填材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土压缩特性介于纯压实黄土与纯废轮胎颗粒之间,总体上随掺量增加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可恢复应变增加。低应力条件下废轮胎掺量约30%的混合土应变较小,随掺量增加混合土压缩模量减小。混合土内部颗粒接触结构及颗粒刚度特性是压缩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土的压缩模量随掺量变化的特性及其较大的可恢复变形性可用于与变形有关的岩土工程中,比如涵顶减荷、动力荷载应力缓冲等,同时也为处理废轮胎提供了新的岩土工程途径。
- 李朝晖张虎元
- 关键词:掺量孔隙比压缩模量
- 某罐区高能级强夯试夯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以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为对象,研究夯击工艺与地基土特性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具体工程为依托,以实际工程检测和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得出,采用8000~16000kn·m单击夯击能的高能级强夯处理原状湿陷性土层的有效处理深度可达11~16m,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提高60~7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30kPa。对土性变化较大的大厚度回填土采用高能级强夯处理结果欠佳。分析认为夯击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地基土受土体本身性状及环境因素影响承载力增加有限。最后本文给出了该场地原状土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希望对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 李朝晖郑明军王涛
- 关键词: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试夯湿陷性黄土
- 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物压实性能研究被引量:24
- 2010年
- 选择废轮胎颗粒以0~50%的掺量与黄土混合,研究了混合土的压实特性,并采用专门设计的环刀击实设备,对环刀击实和标准击实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量小于20%时混合土的压实特性类似黄土,掺量大于40%时的压实特性类似无黏性土;不同掺量的混合土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存在幂函数关系,击实能对10%~30%掺量的混合物有效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小;不同击实能下掺量与最优含水率存在函数关系;混合土存在最佳压实掺量,轻、重型击实能下分别为30%和40%左右。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给出了不同掺量混合土击实指标建议值供设计参考。
- 李朝晖张虎元
- 关键词:废轮胎压实性能黄土
- 某罐区高能级强夯试夯检测与分析
- 本文以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为对象,研究夯击工艺与地基土特性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具体工程为依托,以实际工程检测和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得出,采用8000-16000kn·m单击夯击能的高能级强夯处理原状湿陷性土层的有效...
- 李朝晖郑明军王涛
- 关键词:高能级强夯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
- 文献传递
- 轮胎条加筋土工程特性被引量:10
- 2009年
- 轮胎条具有的特殊工程特性有益于土木工程应用。以废旧轮胎为加筋材料与砂土混合形成新型轮胎条加筋土,因轮胎条的低密度,高摩擦性,高弹性及高绝热性而大大改善了砂土的工程特性。这种新型土工复合材料,不仅为处理废旧轮胎开避了新途径,又为路堤、边坡及挡墙回填工程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材料。本文综述了轮胎条加筋土的密度特性、强度特性和压缩特性,分析了轮胎条加筋土工程特性改善的机理,给出了典型轮胎条加筋土的工程应用实例,期望推进这项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 李朝晖张虎元赵彦旭
- 关键词:加筋土回填材料固体废弃物
- 基于精准营销的生鲜农产品城市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研究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已经形成,国内出现了大批生鲜农产品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我国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购买生...
- 李朝晖
-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精准营销营销渠道
- 文献传递
- 环刀内切击实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刀内切击实仪,包括支撑顶板、支撑底板、提手、锤杆、锤头、支撑杆、导向纵杆、导向横杆、环刀、护筒、上垫块、下垫块;支撑杆与导向纵杆各两根,分别以轴线为准对称竖直放置,两端分别与支撑顶板、支撑底板连接,...
- 张虎元李朝晖王锦芳
- 文献传递
- 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物剪切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废轮胎应用于岩土工程不仅开辟了废轮胎处置的新途径,还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型复合材料。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回填土受力工况,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掺量为10%~50%的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物(以下简称GR-LM,granulated rubber loess mixtures)的剪切特性,考察了掺量、围压对剪切强度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机制探讨。研究表明,所有GR-LM试样均表现出应变硬化特点,纯废轮胎颗粒在试验所有围压范围内呈近似线性的偏应力-应变特性;GR-LM应力-应变特性与掺量和围压有关,低围压下存在剪切强度增大的掺量为30%,其GR-LM强度高于其他各掺量混合土并略高于纯压实黄土的剪切强度;GR-LM剪切强度机制与GR-LM孔隙填充状态、基质土物理状态、弹性骨架颗粒有关,总体上随骨架颗粒的不同接触关系而表现出粉土与粒状土的强度特性,在剪切强度特性上体现出掺量与围压作用的相互耦合,而与压实粉土或砂土有所不同。
- 李朝晖张虎元
- 关键词:掺量剪切强度围压应力-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