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晨

作品数:36 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肺
  • 5篇心肺复苏
  • 4篇血管
  • 4篇痛风
  • 4篇脉搏血氧
  • 3篇心肺复苏术
  • 3篇休克
  • 3篇血管外肺水
  • 3篇血量
  • 3篇血清
  • 3篇压力释放阀
  • 3篇射器
  • 3篇套囊充气
  • 3篇曲线下面积
  • 3篇骤停
  • 3篇注射器
  • 3篇自主循环恢复
  • 3篇复苏术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休克

机构

  • 31篇北京协和医院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李晨
  • 20篇于学忠
  • 19篇徐军
  • 13篇郑亮亮
  • 12篇朱华栋
  • 5篇柴建军
  • 5篇柴艳芬
  • 5篇曾学军
  • 4篇郭树彬
  • 4篇付阳阳
  • 3篇刘小禾
  • 3篇张昀
  • 3篇姚冬奇
  • 2篇刘业成
  • 2篇沙悦
  • 2篇寿松涛
  • 2篇李毅
  • 2篇袁莹
  • 1篇方卫纲
  • 1篇陈军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医院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医院建筑...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消防界(电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协和医院文物建筑群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2024年
为深刻吸取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事故教训,提升医院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压实医院文物古建消防安全责任。本文通过了解我国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发展史,现场调研协和医院文物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分析文物建筑群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问题与产生原因,从人防、物防、技防、环境、制度、监管六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措施,为类似医疗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李晨陈军赵东方
关键词:消防安全文物建筑
阵发性房颤对经肺热稀释法所监测参数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对经肺热稀释法所监测参数准确性的影响。方法观察12例急诊EICU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前及房颤过程中所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系统血管阻力指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肺部超声测定的B线数目)的变化。结果患者发生房颤时,心率较基线状态下明显上升[(123.3±20.0)次/min比(98.9±12.3)次/min,P=0.006];平均动脉压[(86.9±10.2)mm Hg(1 mm Hg=0.133 k Pa)比(93.0±12.5)mm Hg,P=0.058]、心脏指数[(2.82±0.62)L/(min·m2)比(3.31±1.02)L/(min·m2),P=0.058]及系统血管阻力指数[(2 254±947)dyn·s·cm-5·m2比(2 302±828)dyn·s·cm-5·m2,P=0.351]无变化;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明显升高[(1 333±90)ml/m2比(937±111)ml/m2,P<0.001];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升高[(16.1±1.1)ml/kg比(6.5±1.9)ml/kg,P<0.001];肺部超声测定的B线数目无变化(10.0±4.2比9.4±4.4,P=0.180)。结论发生房颤后经肺热稀释法会高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其他监测手段如查体、肺超声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及决策。
朱华栋郑亮亮李晨姚冬奇刘继海杜铁宽于学忠徐军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
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hE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根据是否发生脓毒血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其中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了解组间血清ChE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结果:(1)脓毒症患者血清ChE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2)脓毒症患者死亡组血清ChE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3)脓毒症患者血清ChE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280,P<0.05),与血清白蛋白和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8和0.287,P<0.05)。结论:血清ChE水平可用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李晨柴艳芬
关键词:脓毒症胆碱酯酶类血清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关于推行优化团队管理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优化团队管理(CRM,Crew Resource Management)项目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已经广为开展,作者于2012年9月在香港地区学习月余,先后走访了香港地区多家公立医院,发现CRM项目在各个医院日常服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十分普及。本文就CRM项目的起源、内容、方式和应用等方面做简要论述。
柴建军李晨
关键词:CRM项目
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评估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预后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急诊医学科发生IHCA的患者76例,实施心肺复苏(CPR)并行P_(ET)CO_2监测。按照ROSC、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24 h生存和死亡、存活出院和死亡分组,分别比较各组IHCA患者的平均P_(ET)CO_2。结果 ROSC组PETCO2明显高于无RO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63±13.20)mm Hg vs.(18.48±10.11)mm Hg,P<0.001],入住EICU 24 h存活组P_(ET)CO_2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4±11.20)mm Hg vs.(20.09±10.54)mm Hg,P<0.001],存活出院组PETCO2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21±11.40)mm Hg vs.(21.71±12.15)mm Hg,P<0.001]。平均P_(ET)CO_2判断IHCA患者ROSC的最佳临界值为22 mm Hg。结论平均P_(ET)CO_2可以作为评估IHCA患者CPR质量和预后的指标。
刘斌寿松涛李晨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预后
基于脉搏血氧波形识别心肺复苏中自主循环恢复的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心肺复苏(CPR)时脉搏血氧波形的特征变化,探讨基于脉搏血氧技术的无创、简便、快速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识别方法。方法描述性研究。建立小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持续3 min后按照CPR指南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 cm,频率为105次/min),同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复苏2 min后给予100 J双向波电除颤,再次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实时记录CPR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脉搏血氧波形,应用时域结合频域波形分析技术评价围CPR期脉搏血氧波形的变化特征。结果除1只动物死于麻醉诱导阶段外,其余6只均诱发室颤成功。①室颤后动物有创血压及脉搏血氧波形消失;胸外按压时PETCO2为(18.83±2.71)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舒张压为(23.83±5.49)mmHg;除颤后1 min内PETCO2〔(51.83±9.35)mmHg〕和动脉舒张压〔(100.67±10.97)mmHg〕均较按压时明显增高(t1=8.737、t2=25.860,均P=0.000),且出现动脉血压波形,提示ROSC。②成功入组动物均出现脉搏血氧波形特征性改变,其在诱发室颤—胸外按压—ROSC—停止按压各阶段的时域波形表现为:波形消失—规律按压波—波动融合波—稳定脉搏波;频域波形表现为:波形消失—单纯按压峰—双峰或融合峰—单纯脉搏峰。结论通过时域结合频域的方法分析脉搏血氧波形特征性变化,不仅能及时发现心脏停搏,还有助于快速识别CPR过程中的ROSC。
李晨徐军韩飞郑亮亮付阳阳姚冬奇张晓毳朱华栋郭树彬于学忠
关键词:自主循环恢复心肺复苏频域法
急性左心衰患者肺部超声影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肺部超声影像(LUS)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变化,评价LUS在急性左心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8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根据其病因分为急性左心衰组(A组)和非急性左心衰组(B组)。对两组患者行肺部超声检查计算肺部超声彗星尾征(ULCs)数目,超声心动图测量EF值、E/Ea值,并测定静脉血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比较两组患者ULCs数目、EF值、E/Ea值和NT-proBNP的差别,以及ULCs数目与EF值、E/Ea值以及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ULCs中位数(21 vs.3)、NT-proBNP中位数(3785 pg/ml vs.412 pg/ml)以及E/Ea(12.05±3.38 vs.6.65±2.23)明显高于B组(P<0.05);A组EF(0.35±0.07 vs.0.58±0.04)明显低于B组(P<0.05)。ULCs数目与NT-proBNP水平(r=0.396,P<0.05)和E/Ea值(r=0.460,P<0.05)呈正相关,与EF值负相关(r=-0.713,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LUS可见明显ULCs,急性左心衰程度越重,ULCs数目越多。LUS有助于早期判断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刘小禾李晨柴艳芬
关键词:心力衰竭N末端B型钠尿肽原
异常升高的CA19-9
李晨沙悦郭涛曾学军
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包括雾化杯、连接罩、液体输送管、输液器接口、液体输送卡子、气体输送管、虹吸罩及输出管,所述雾化杯上端与所述连接罩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端与所述输出管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
徐军于学忠郑亮亮朱华栋李晨
文献传递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感染性休克中血清TNF-α、IL-10影响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感染性休克中血清TNF-α、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同时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mg/d)和非激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0h(治疗...
李晨徐军于学忠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IL-10TNF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