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双环
  • 5篇双环戊二烯
  • 5篇氢甲酰化
  • 5篇氢甲酰化反应
  • 5篇酰化反应
  • 5篇戊二烯
  • 5篇环戊二烯
  • 5篇甲酰化
  • 5篇甲酰化反应
  • 4篇不饱和
  • 3篇三苯
  • 3篇三苯基
  • 3篇三苯基膦
  • 3篇苯基
  • 1篇担载
  • 1篇地热发电
  • 1篇地热能
  • 1篇地热资源
  • 1篇地质封存
  • 1篇亚磷酸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山...
  • 5篇中国科学院新...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北京低碳清洁...

作者

  • 10篇李娜娜
  • 4篇马昱博
  • 4篇高志贤
  • 4篇赵晏强
  • 2篇熊萍
  • 2篇吾满江·艾力
  • 2篇孔彦龙
  • 2篇白冰
  • 2篇陶诚
  • 1篇衣同胜
  • 1篇雷宏武
  • 1篇陈伟
  • 1篇尹铎
  • 1篇沈鑫权

传媒

  • 3篇热力发电
  • 2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十五届全...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载体担载的铑催化剂在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粉体SiO2、颗粒SiO2、粉体Al2O3、颗粒Al2O3、MCM-41担载的0.1%Rh(以质量分数表示,下同)催化剂对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MFTD)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颗粒SiO2和粉体Al2O3具有最短的诱导期,仅有3min;以粉体SiO2和粉体Al2O3担载的0.1%Rh为催化剂,可取得高达98.5%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选择性;因此,较合适的高效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载体为粉体二氧化硅和粉体氧化铝。以粉体SiO2、颗粒SiO2、粉体Al2O3、颗粒Al2O3、MCM-41担载的2%Rh催化剂对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二甲醛(DFTD)进行了对比研究,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都达到了100%,其中以粉体SiO2和粉体Al2O3担载的2%Rh为催化剂,三环癸烷二甲醛的选择性达到了70%以上;在2h的反应时间内,所有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三环癸烷二甲醛的反应进行的都比较快,但是仅有粉体SiO2担载的2%Rh催化剂在后续的反应时间里,展示了相对强劲的催化活性,在12h的反应时间里,三环癸烷二甲醛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1%,因此,较合适的高效合成三环癸烷二甲醛的载体为粉体SiO2。
尹铎马昱博高志贤李娜娜吾满江·艾力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催化剂
天宫一号地面应用用户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用户服务系统是载人航天地面应用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分析了用户服务系统的需求,根据提出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建立了B/S结构的以WEB方式为用户提供的数据产品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一个友好的、便捷的服务方...
衣同胜李娜娜
关键词:B/S结构J2EE用户服务
文献传递
三苯基膦及其衍生物在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配体效应研究
2013年
以三苯基膦及其衍生物作为配体在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和三环癸烷二醛的配体效应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合成,配体上的取代基对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吸电子取代基会提高催化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但选择性有所降低,斥电子取代基则会降低反应速率;从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综合考虑,三苯基膦作为配体催化效果最好。两步合成法比一步合成法更有利于双环戊二烯成醛,醛选择性可达99%以上。采用两步合成法,以三苯基膦为配体可获得达60%的较高二醛选择性,其它两种配体的二醛选择性则比一步合成法差。
李娜娜马昱博高志贤吾满江·艾力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地热能发展态势及热点分析
2024年
大力推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是有效促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准确把握地热能领域的发展态势与研究热点对于我国地热能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从发文趋势、主要发文国家与影响力、国内外主要发文机构与影响力、研究热点等方面对地热能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全球地热能领域的研究成果目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地热能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科学院是地热能领域全球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地热能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地热能成因及分布、地热资源开采及储层改造、地热供暖制冷、地热发电和地热水等相关主题。
李娜娜陶诚熊萍孔彦龙李霞颖赵晏强
关键词:地热能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战略与科技发展态势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与研究热点,基于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重要国家/地区发布的CCUS相关政策和规划,采用战略规划解读方法对CCUS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球CCUS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CCUS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李娜娜赵晏强秦阿宁陈伟李霞颖
全球地热发电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地热发电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发展对于促进能源结构低碳清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在明确世界及中国地热能发电发展历程,以及干蒸汽发电技术、闪蒸式发电技术、双循环(双工质)发电技术、全流发电技术等主要地热发电技术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干热岩发电技术、热伏发电技术、超临界CO_(2)循环发电技术、联合发电技术,以及地热-太阳能、地热-风能、地热-生物质能、地热-海洋能等多能互补发电技术等新兴地热发电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地热发电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地热发电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地热发电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李娜娜陶诚孔彦龙白冰熊萍赵晏强
关键词:地热资源地热发电发电技术
三苯基膦和亚磷酸酯类配体在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对比研究
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三苯基膦和亚磷酸酯为配体,铁磁性的钴铑双金属为催化剂,考察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一定的诱导期,诱导期越短,反应速率越快;配体上的取代基对反应的活性...
李娜娜马昱博沈鑫权高志贤吾满江·艾力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三苯基膦亚磷酸酯
文献传递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发展态势与展望
2025年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研究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文本分析解读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对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指出:当前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枯竭油气藏封存、诱发地震机理与监测、泄漏监测与环境评价、CO_(2)封存与能源资源协同开发利用、快速矿化封存等方面;未来应重视CO_(2)封存与利用中复杂多场多相的耦合研究,致力于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系统,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CCUS产业发展模式。
方杰雷宏武时俊杰白冰李娜娜赵晏强
三苯基膦和亚磷酸酯类配体在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对比研究
2013年
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三苯基膦和亚磷酸酯为配体,铁磁性的钴铑双金属为催化剂,考察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一定的诱导期,诱导期越短,反应速率越快;配体上的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具有显著影响,吸电子取代基催化活性较高,诱导期较短,反应速率较快,但选择性较低。亚磷酸酯配体中以亚磷酸三苯酯效果最好,与三苯基膦相比,转化率和选择性均相对较低。在考察的配体中,三苯基膦作为配体,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选择性最高,达97%。
李娜娜马昱博沈鑫权高志贤吾满江.艾力
关键词:有机合成化学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三苯基膦诱导期
基于溶剂极性的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反应探索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三苯基膦改性的铁磁性氧化物担载的钴铑双金属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极性溶剂对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反应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和三环癸烷二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的极性对反应速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生成速率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三环癸烷二甲醛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极性值为5.4的丙酮作为溶剂时,合成三环癸烷二甲醛最佳,选择性达到了72%。
李娜娜马昱博高志贤吾满江.艾力
关键词: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溶剂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