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鹏 作品数:83 被引量:31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58例A3型胸腰段骨折患者在本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1.51±23.5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2.17±33.80)ml,平均住院时间(13.61±3.74)d。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8例均获随访,VAS评分、ODI评分、FIM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Cobb角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毛良浩 李大鹏 江攀 倪晨烈 张懿明 张兵 李建 李月峰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胸腰段骨折 椎体内植骨 椎体高度 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材料体内降解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7 2011年 背景:临床应用的金属内固定材料初始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约为皮质骨的4倍及20倍,其力学性能不能随骨愈合过程动态变化,出现医学上的"应力遮挡效应",影响骨愈合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与聚L乳酸复合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动物体内降解后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在30只新西兰大白兔腰背部左侧皮下植入聚L乳酸可吸收棒状材料为对照组,右侧植入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棒状材料作为实验组。于术前及术后4,8,12,16,24周观察两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扭转强度。结果与结论:降解过程中两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扭转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趋势;术后12,16,24周实验组材料弯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材料(P<0.05)。术后4,8,12,16,24周实验组材料剪切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材料(P<0.05)。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材料扭转强度均稍高于对照组材料,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材料的体内降解速度较纯聚L乳酸慢,其力学强度能维持较长时间,可满足松质骨骨折的固定及骨组织愈合的要求。 黄永辉 李大鹏 沈铁城 左华 田进 邹俊关键词:Β-磷酸三钙 可吸收 生物力学 硬组织植入物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长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2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60岁)被纳为研究对象,接受PVP手术的32例为PVP组,而接受PKP手术的40例为PKP组。使用疼痛视觉评估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 d、6个月及2年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vertebral body height,VH)及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angle,LKA),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2年随访时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VAS值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H均明显增高,LKA均明显降低,PKP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PVP组(P<0.01)。两组患者SF-36问卷的8个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2年时PKP组患者在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方面优于PVP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明显缓解疼痛;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方面PVP和PKP都有效果,但PKP优于PVP;两种手术方式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QOL,PKP患者能够很快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精神压力减轻,从而提高了社会功能。 左华 黄永辉 李大鹏 沈铁城 王卓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后凸畸形 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李大鹏 黄永辉 孙继芾 左华PHILOS接骨板治疗47例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因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行PHILOS接骨板固定的4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Constant评分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9.2±9.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5.6±43.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8.0±41.6)mL,平均住院时间(11.3±3.2)d,并发症发生率为14.7%;Constant评分术前为(21.74±8.24)分,末次随访为(82.83±7.2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P<0.01)。结论 PHILOS接骨板是治疗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大鹏 吴燕 岳佳伟 左华 孙继芾 黄永辉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脂多糖诱导的ATDC5细胞中MicroRNA表达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ATDC5细胞中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含有0μg/ml、5μg/ml、10μg/ml、15μg/ml的LPS培养液处理ATDC5细胞24h。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和mi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随LPS剂量增加,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LPS剂量增加,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LPS剂量增加,ATDC5细胞中miRNA-23、miRNA-145、miRNA-148、miRNA-183、miRNA-192表达明显升高,与LPS剂量呈正相关(P<0.05),而miRNA-191表达显著下降,与LPS剂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LPS处理显著抑制ATDC5细胞增殖活力,增加炎性因子表达,改变miRNA表达。 李建 江攀 李大鹏 赵国阳关键词:骨关节炎 MIRNA 炎症因子 双Endobutton钢板与肩锁钩板治疗急性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维持关节复位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依托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DE组)或锁骨钩板(HP组)固定,每组各15例,并跟踪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记录患者的X线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肩锁关节复位。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的VAS评分(P=0.886 9,0.580 3,0.8228,0.100 3,0.706 2)及Constant-Murley评分(P=0.458 1,0.379 4,0.151 2,0.165 0,0.813 4)均没有明显差异。HP组的手术时间与DE组相比明显较短(P〈0.000 1),但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却较高(P=0.017 6)。[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急性肩锁关节全脱位上具有与锁骨钩板相似的疗效,而这项新技术的优点是允许患者术后早期锻炼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李大鹏 吴燕 黄永辉 徐晓峰 孙太存关键词:肩锁关节 喙锁韧带 肩锁钩板 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正常髓核细胞(nNP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有诱导分化作用,而退变髓核细胞(dNPCs)对MSCs的诱导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尚未阐明,文中对比nNPCs与dNPCs对MSCs向髓核细胞分化诱导作用的差异。方法细胞株/退变患者来源的人NPCs与细胞株来源人MSCs行体外三维共培养,分为5组:nNPCs对照组、dNPCs对照组、MSCs对照组、nNPCs-MSCs组(nNPCs诱导的MSCs)、dNPCs-MSCs组(dNPCs诱导的MSCs),共培养7 d后,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聚集蛋白聚糖(ACAN)、Ⅱ型胶原(COL-2)、SOX-9、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3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nNPCs对照组相比:dNPCs对照组ACAN、COL-2、SOX-9的表达较低(P<0.05),MMP-1、MMP-3的表达相对较高(P<0.01);nNPCs-MSCs组ACAN的表达相对较低(P<0.05);d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相对较低(P<0.05)。与dNPCs对照组相比:n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相对较高(P<0.05),MMP-1、MMP-3的表达较低(P<0.01);dNPCs-MSCs组MMP-1、MMP-3的表达较低(P<0.01)。与MSCs对照组相比:nNPCs-MSCs组及d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均相对较高(P<0.01)。与nNPCs-MSCs组相比:d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相对较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NPCs对照组相比:dNPCs对照组ACAN、COL-2、SOX-9的表达较低(P<0.05),而MMP-1、MMP-3的表达较高(P<0.05);nNPCs-MSCs组MMP-1、MMP-3的表达相对较低(P<0.01);dNPCs-MSCs组ACAN、COL-2、SOX-9、MMP-1、MMP-3的表达较低(P<0.05)。与dNPCs对照组相比:n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较高(P<0.05),MMP-1、MMP-3的表达较低(P<0.01);dNPCs-MSCs组MMP-1、MMP-3的表达较低(P<0.01)。与MSCs对照组相比:nNPCs-MSCs组及d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均相对较高(P<0.01)。与nNPCs-MSCs组相比:dNPCs-MSCs组ACAN、COL-2、SOX-9的表达均相对较低(P<0.05)。结论 nNPCs及dNPCs均能诱导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与nNPCs共培养后,MSCs的ACAN、COL-2、SOX-9的表达水平与nN 李大鹏 柯荣军 吴燕 岳佳伟 蒋璐 黄永辉关键词:髓核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退变 聚集蛋白聚糖 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的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融合 2025年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辅以骨水泥强化螺钉治疗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应用上述技术治疗的40例骨质疏松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纳入本研究,评价临床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3±14.6)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3.6±10.8) mL,住院时间平均(13.8±1.3) d。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 [(7.6±0.7),(1.8±0.4),(1.6±0.5),P<0.001]、腿痛VAS [(8.1±0.6),(1.3±0.5),(1.2±0.4),P<0.001]及ODI评分[(58.8±5.3),(33.3±5.1),(30.1±7.2),P<0.001]均显著降低。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Hb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CRP、ESR、CPK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3 d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滑脱率[(16.7±3.4)%,(5.1±1.5)%,(4.2±1.6)%,P<0.001]、椎管面积[(71.4±8.3) cm2,(115.3±6.8) cm^(2),(112.6±8.4) cm^(2),P<0.001]、腰椎前凸角[(52.8±6.3)°,(49.2±2.8)°,(46.2±4.9)°,P<0.001]、侧隐窝矢状径[(1.8±0.4) mm,(3.6±0.5) mm,(3.4±0.3) mm,P<0.001]及椎间隙高度[(7.4±1.6) mm,(11.4±1.2) mm,(10.6±1.7) mm,P<0.001]均显著改善,术后随时间推移,融合评级[例,I/II/III/IV (34/5/1/0),(37/3/0/0),P<0.001]显著改善。[结论] UBE-TLIF辅以骨水泥强化螺钉能有效复位滑脱,实现椎管减压,且融合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曹文炳 张兴 李大鹏 邹亚琪关键词:骨质疏松 腰椎滑脱症 骨水泥强化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7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5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患者给予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并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77例OVCFs患者分为两组,入院评估全身情况后,在全麻下后路行经皮JACK撑开器撑开椎体复位骨水泥充填术(PKP)。对照组患者仅予PKP手术,而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年予腰背部疼痛视觉评估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vertebral body height, VH)及上下节段Cobb角,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以及调查术后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VH均明显增高(P<0.01),Cobb角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股骨颈BMD值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略低于术前,而与术后3个月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实验组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OVCFs患者在实施PKP手术镇痛纠正后凸畸形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抗骨质疏松尤为重要。 郭锐 左华 王卓 沈铁城 李大鹏 黄永辉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BMD COBB角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