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忠 作品数:103 被引量:45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鼻中隔成形术后并发穿孔15例原因分析 2010年 鼻中隔穿孔是鼻中隔成形术较为严重和较难处理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为了探究鼻中隔成形术后穿孔的原因以减少术后穿孔的发生,笔者回顾分析了1999~2009年我科所做的鼻中隔成形术821例中发生穿孔的15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鼻中隔成形术中并发鼻中隔穿孔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72岁。所有病例术前常规予剪鼻毛,术中全部采用全身麻醉, 顾东升 李佩忠 陈志亮关键词: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软骨 骨膜下 术后换药 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9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嗅棒气味嗅觉测试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ationicprotein,ECP)及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应用鼻压计测定鼻气道阻力。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嗅觉功能,鼻腔分泌物ECP和鼻腔分泌物类胰蛋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增加可能导致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嗅觉障碍,而鼻腔阻塞可能不是引起变应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顾东升 李佩忠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嗅觉障碍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类胰蛋白酶 鼻气道阻力 中耳分泌液中黏蛋白含量测定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测定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中黏蛋白的含量。方法测定了60例英国出生的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中耳分泌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对黏液性和浆液性的中耳分泌液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的含量分别占14.6%和6.1%。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分泌液中,黏液性和浆液性中耳分泌液的黏蛋白含量是不相同的,在临床上治疗小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李佩忠 邱明玲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液 黏蛋白 扁桃体术后疼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扁桃体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0例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例数、超前镇痛、物理镇痛、术前焦虑水平是影响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结论:扁桃体术后疼痛除手术本身影响因素外,还受到如超前镇痛、术前焦虑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张欣 万兰兰 王君影 徐彧 李佩忠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 统计学 伴有鼻阻塞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分期手术比较 目的 探讨鼻阻塞性疾病与OSAH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1年在我科诊治,经PSG检查资料完整的50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鼻部阻塞性疾病者,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35-59岁... 王君影 李佩忠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徐彧 李佩忠关键词:喉显微手术 喉显微外科手术 喉部疾病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1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均行鼻窦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两组均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1年内两组鼻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塞、流涕、嗅觉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鼻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较好,可改善鼻塞等多种症状,降低鼻息肉复发风险。 张耀庭 顾东升 李佩忠关键词:氨溴索 鼻窦炎 鼻息肉 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对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VN)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AEN)对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CRSwAR)患者嗅觉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中重度CRSwAR伴嗅觉障碍的54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施行的具体手术情况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单侧VN及双侧AEN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总评分、主观症状学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2)、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及鼻腔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评估并分析手术前后嗅觉、鼻部症状变化情况。通过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影响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总评分的因素,并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EOS%均随时间下降(P_(组内)<0.01)但未见明显交互作用(P_(交互)=0.33)。主体内效应分析显示,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总评分随时间变化(P_(组内)<0.01),且观察组评分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快(P_(交互)<0.01)。SNOT-22、RQLQ评分均具有时间变化趋势、存在交互作用,2组以上评分方面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均P_(组间)<0.05)。2组术后1年鼻内镜Lund-Kennedy及鼻腔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3.3±0.3)分比(4.7±3.0)分](均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总评分有影响(P=0.03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7%(2/26)比32.1%(9/28)](P=0.026)。结论 VN及AEN联合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有利于恢复CRSwAR患者嗅觉功能和鼻黏膜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丁乐霓 李佩忠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嗅觉 鼻内镜手术 翼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术 IgG4相关疾病的嗅觉障碍 2017年 目的:评估IgG4相关疾病患者的嗅觉功能。方法:对22例IgG4相关疾病患者通过嗅棒测试来衡量其嗅觉功能,并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包括血清IgG4含量和受累脏器数目,鼻腔鼻窦CT扫描及应用改良LundMackay评分系统来探讨嗅觉障碍的病因。结果:22例患者中有11例(50%)存在嗅觉障碍,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的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嗅觉障碍与IgG4阳性细胞数目、受累器官数目之间无相关性,并且嗅觉障碍与鼻腔鼻窦CT得分之间也无相关性。IgG4相关疾病患者嗅觉障碍发病率高,但该嗅觉障碍是可逆的。嗅觉障碍似乎是IgG4相关疾病新发现的重要表现。 顾东升 李佩忠 陈志亮 徐彧 王成禹 孙晓阳关键词:IGG4 嗅觉障碍 局部注射布比卡因或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下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布比卡因或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下儿童鼾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儿童鼾症患者分为3组,组1注射0.9%NaCl(生理盐水组);组2注射0.25%布比卡因(布比卡因组);组3注射2%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采用面部表情模拟评分(McGrath′s face scale)记录术后2、6、12、18h和术后1、2、3、4、5、6、7d疼痛强度。结果:术后2、6h,3组疼痛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布比卡因组疼痛值低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24h直至术后7d,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疼痛值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盐水组的疼痛高峰在术后18h,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疼痛高峰在术后第2h且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局部注射布比卡因或利多卡因可有效减轻儿童鼾症术后疼痛,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张欣 徐彧 李佩忠关键词: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