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莉萍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发光
  • 5篇上转换发光
  • 5篇分子
  • 5篇高分子
  • 4篇荧光
  • 4篇荧光材料
  • 4篇上转换发光材...
  • 3篇荧光性
  • 3篇荧光性能
  • 3篇离子
  • 3篇离子取代
  • 3篇粉体
  • 3篇粉体材料
  • 3篇高分子凝胶
  • 3篇YPO4
  • 3篇EU
  • 2篇水热
  • 2篇水热合成
  • 2篇凝胶法
  • 2篇热法

机构

  • 19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22篇朱莉萍
  • 19篇杨锦瑜
  • 3篇陈雪羽
  • 2篇张玲
  • 2篇付兵
  • 2篇申婧
  • 1篇李海斌
  • 1篇罗林
  • 1篇史磊
  • 1篇李旭
  • 1篇欧娅
  • 1篇顾曼琦
  • 1篇唐天敏
  • 1篇赵建

传媒

  • 5篇稀有金属与硬...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Transa...
  • 1篇教师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a<Sub>2‑2<I>x</I>‑</Sub><Sub>2<I>y</...
杨锦瑜朱莉萍黄一男
文献传递
Eu^(3+)掺杂YPO_4荧光材料的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Eu3+掺杂YPO4荧光材料,并研究了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直接影响着产物的物相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首先形成YPO4·0.8H2O六方晶系晶体,随后发生脱水反应转变为四方晶系YPO4晶体。样品的发射光谱表明,所制备Eu3+掺杂YPO4可被222nm波长光有效激发,在595nm和621nm等处发射出强烈的橙红色光;当Eu3+掺杂浓度(摩尔分数)高于8%时样品出现浓度猝灭现象;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可有效提高Eu3+掺杂YPO4材料的荧光性能。
杨锦瑜曾晓岛朱莉萍赵建
关键词:YPO4溶胶-凝胶法荧光性能
单基质白光荧光粉Gd3PO7∶Dy3+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湿化学法合成单基质的白光发射的Gd3PO7∶Dy^3+荧光粉,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与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XRD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含有微量杂质相的Dy^3+掺杂单斜结构的Gd3PO7晶体。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276 nm属于Gd^3+的特征激发带激发下,发射出Dy^3+的特征黄色光发射带(4F9/2→6H13/2)与蓝色光发射带(4F9/2→6H15/2),证实在Gd3PO7∶Dy^3+样品中出现了由Gd^3+到Dy^3+的能量传递现象。样品的发光强度随pH值和Dy^3+掺杂量的变化而变化,在pH值为6.00、Dy^3+掺杂量为0.5%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呈现相对更强的发光强度。Dy^3+掺杂量直接影响着Gd3PO7∶Dy^3+样品的发光颜色,当Dy^3+掺杂量为3%时所制备的Gd3PO7∶Dy^3+样品可发射出色坐标为(0.335,0.345)的白色光,这表明Gd3PO7∶Dy^3+是一种潜在的单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
张玲饶啟亮郭海瑞朱浩天朱莉萍杨锦瑜
关键词:白光发射
Ho^(3+)和Yb^(3+)共掺杂La_(7)P_(3)O_(18)荧光粉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高温固相技术合成Ho^(3+)和Yb^(3+)共掺杂La_(7)P_(3)O_(18)上转换荧光粉。XRD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是空间群为P21/n的单斜结构的La_(7)P_(3)O_(18)晶体和少量La PO4晶体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证实La_(7)P_(3)O_(18)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4.10 e V的间接半导体。经980 nm激光激发,Ho^(3+)和Yb^(3+)共掺杂La_(7)P_(3)O_(18)荧光粉发射出Ho^(3+)离子特征的蓝色(486 nm)、绿色(550 nm)和红色(661 nm)特征峰,其中,661 nm处发射峰在样品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占主导地位。此外,随着Ho^(3+)和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Ho^(3+)和Yb^(3+)的掺杂量分别达到1%和10%(摩尔分数)时,样品出现浓度猝灭现象,其机制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泵浦功率和发光强度关系表明,样品的绿光和红光发射均源于双光子吸收过程激发。Ho^(3+)和Yb^(3+)共掺杂La_(7)P_(3)O_(18)晶体上转换发光色坐标位于橙红色区域。
朱浩天郭海瑞郑启泾官春艳朱莉萍李海斌杨锦瑜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美工课程体系的原则——以贵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应具备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整合性的课程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专业性的师资配备。但长期以来,因为照搬其他专业的美工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结果与目标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美工课程体系十分必要。贵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拓宽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创新课程活动方式、培养课程实现主体、更新课程评价理念探索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美工课程体系。
朱莉萍李旭袁会晴
关键词:学前教育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P_3O_9:Eu^(3+)发光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Eu3+掺杂LaP3O9发光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部分合成工艺条件、Eu3+离子掺杂量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可制备单一相的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2221的LaP3O9:Eu3+晶体。LaP3O9:Eu3+样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Eu3+的特征光,且Eu3+掺杂量直接影响着LaP3O9:Eu3+样品的发光强度,但在Eu3+掺杂量高达10%时(摩尔分数)也未能观察到浓度猝灭现象。合成工艺条件显著影响着合成产物的发光性能,在反应体系p H为4的条件下制备湿凝胶,并于850℃下煅烧6 h可获得发光性能较优的产物。
贾晓卉曾晓岛朱莉萍杨锦瑜
关键词: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共沉淀法制备Eu^(3+)掺杂La_3PO_7荧光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Eu^(3+)掺杂La_3PO_7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合成体系的p H值、Eu^(3+)掺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制备单一相单斜晶系的La_3PO_7:Eu^(3+)晶体。所制备La_3PO_7:Eu^(3+)样品可被280 nm波长紫外光有效激发,在617nm处发射出属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强烈红色光。当Eu^(3+)掺杂量高于4%时(摩尔分数)观察到浓度淬灭现象,其浓度猝灭机理为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
欧娅付兵朱莉萍陈雪羽杨锦瑜
关键词:共沉淀法荧光性能
一种蓝光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光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化学通式为Y<Sub>1‑<I>x</I>‑<I>y</I></Sub>(PO<Sub>3</Sub>)<Sub>3</Sub>:Tm<Sub><I>x</I><...
杨锦瑜李慧玲朱莉萍
文献传递
地方高校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前,我校化学信息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文献信息利用性能差、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实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独立科研创新的能力。
杨锦瑜朱莉萍
关键词:化学信息学地方高校教学研究
一种制备金属离子共掺杂磷酸钇发光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金属离子共掺杂磷酸钇发光材料Y<Sub>1‑x‑y</Sub>PO<Sub>4</Sub>:Tb<Sub>x</Sub>,M<Sub>y</Sub>的方法,M金属离子为Mn、Co、...
杨锦瑜朱莉萍付兵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