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辉
- 作品数:75 被引量:3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青光眼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青光眼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周期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随机将33只SD大鼠(雌性,200 g,河南实验动物中心)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SCs组,每组11只,其中模型组和MSCs组大鼠经环角巩膜缘缝合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另取2只SD大鼠,提取大鼠骨髓MSCs并进行培养和鉴定;然后对MSCs组大鼠进行视网膜下腔注射骨髓MSCs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治疗后测量各组大鼠眼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价视网膜组织变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视网膜活性氧(ROS)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MSCs组大鼠眼压[(23.92±2.55)mmHg]低于模型组[(333.92±3.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0,P<0.05)。MSCs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13.22±1.46)μm]高于模型组[(6.66±0.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1,P<0.05)。MSCs组大鼠视网膜ROS水平[(245.25±30.07)U/ml]低于模型组[(461.51±40.3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60,P<0.05)。MSCs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904.09±61.66)个/mm^(2)]高于模型组[(1665.17±273.3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2,P<0.05)。MSCs组大鼠视网膜组织BDNF和PDGF表达水平(0.79±0.12、0.85±0.10)高于模型组(0.41±0.12、0.4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3、8.490,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视网膜下腔注射能够起到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善大鼠青光眼症状。
- 杨华代志强李新民王琰琛张春妍张新霞朱绍辉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青光眼神经保护
- 复方甘草酸苷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 2011年
- 梗阻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疾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原有疾病对肝功能的损害,加上手术和术后早期不能进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我院对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报告如下。
- 毛兴江朱绍辉王建国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复方甘草酸苷肝功能
- 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及远隔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氢水组(HS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组(IP-HS组),每组12只。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2 h后采集各组大鼠静脉血及小肠、肝、肺组织,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测定血清及小肠、肝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hiu 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率。结果 IR组、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高于SO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低于IR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组大鼠腹膜、肝、肺组织均无细菌移位,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肝脏与腹膜细菌移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HS组和IP组(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
- 张彬刘慧杰朱绍辉贺徳栋房祥杰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肠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局部伤口浸润麻醉与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局部伤口浸润麻醉与腰方肌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4年1月—6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腰方肌阻滞麻醉,观察组行局部伤口浸润麻醉。比较两组疼痛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首次额外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4 h、24 h、48 h时静息及运动状态下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首次额外镇痛、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伤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镇痛应用中具有不劣于腰方肌阻滞麻醉的效果,且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且医疗费用低。
- 孟培朱绍辉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镇痛效果
-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因果关联的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结直肠癌(CRC)的复杂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GM)存在潜在关联,但现有观察性研究因混杂因素干扰难以明确因果关系。本研究采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GM与CRC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收集471种GM与CRC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筛选出强工具变量(IVs)。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E)、MR-Egger法、简单模式法和加权模式法评估因果效应,以IVW法为主。进一步使用贝叶斯加权孟德尔随机化(BWMR)法进行分析,并通过OR值及其95%CI展示结果。结合Cochran Q检验、MR-Egger截距检验、MR-PRESSO检验及留一法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健性。最后对与CRC有正向因果关联的GM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 IVW分析显示,Succinivibrionaceae科(OR=0.819,95%CI:0.718~0.934,P=0.003)、Alistipes shahii属(OR=0.731,95%CI:0.573~0.933,P=0.012)、Psychroserpens属(OR=0.643,95%CI:0.492~0.840,P=0.001)、Prevotella buccae属(OR=0.849,95%CI:0.737~0.977,P=0.022)与CRC显著相关。BWMR分析结果与IVW法一致,未发现显著的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反向MR分析未发现CRC与4种GM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P>0.05)。结论 Succinivibrionaceae科、Alistipes shahii属、Psychroserpens属和Prevotella buccae属的丰度与CRC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可能为CRC的保护因素,需进一步研究GM对CRC发病的作用机制。
- 张俏周学志张德重梁书旗吴新军朱绍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因果关联
- 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对医院常见致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分别对白色念珠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医院常见致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分别活化3种益生菌和6种病原菌,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为1.5×10^(10) CFU·L^(-1)菌株样品,采用琼脂抑菌试验检测3种益生菌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植物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16,P>0.05);植物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鼠李糖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00,P>0.05);鼠李糖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罗伊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0,P>0.05);罗伊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3种益生菌对白色念珠菌、福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0、0.000、0.000,P>0.05)。3种益生菌对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6.000、111.000、433.000,P<0.05);罗伊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P<0.05);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P<0.05);罗伊乳杆菌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
- 姜林娟郑志朱绍辉朱绍辉朴丙熙许旭黎權英珠
- 关键词:益生菌病原菌抑菌作用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3
- 2006年
- 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78例。术后76例恢复顺利,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胆漏经充分引流后,第8天痊愈;1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术后3个月行内镜下Oddl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痊愈。
- 朱绍辉李胜宏罗丁毛静熙周正东余少明陈训如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胆漏
- 肝癌介入治疗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TACE前后对肝癌组织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P1、MRP2、MRP3和MRP5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TACE治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28例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MRP1、MRP3和MRP5基因的表达水平比TACE治疗前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而MRP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TACE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进行TACE治疗与否不影响MRP2的基因表达,因而肝癌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可能与MRP1、MRP3、MRP5基因的表达有关。
- 李泽信王霄朱绍辉薛会朝张昊王建国
- 关键词:肝癌多药耐药化疗栓塞术
- 原发性肝癌的多药耐药被引量:6
- 2010年
- 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是多基因、多因素、多途径、多步骤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因此研究引起肝癌多药耐药的相关因素、作用机制及逆转MDR,提高肝癌化疗效果成为目前肝癌研究的热点,但不同的肝癌耐药细胞株有不同的多药耐药基因表型,如何针对不同的基因表型来逆转肝癌的多药耐药,是临床治疗肝癌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 朱绍辉李泽信王建国
- 关键词:肝癌多药耐药化疗
- 间充质干细胞负载转铁蛋白对青光眼大鼠的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负载转铁蛋白(Tf)对实验性青光眼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间4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SCs组和MSCs-Tf组,每组10只,模型组、MSCs组和MSCs-Tf组大鼠采用激光光凝大鼠房角诱导高眼压,持续1周建立青光眼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处理。建模成功后,MSCs组和MSCs-Tf组大鼠经玻璃体腔注射对照组和模型大鼠MSCs或MSCs-Tf(1×106个/眼)。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7 d,4周后进行观察。采用免疫检测MSCs在视网膜的定植;采用眼压仪测定4组大鼠眼压变化;采用荧光金标记法检测4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4组大鼠视网膜内丛状层、内核层、外核层厚度;采用试剂盒检测4组大鼠测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炎性因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蛋白(Ferritin)表达。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SCs组和MSCs-Tf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SCs定植率[(47.91±12.43)%、(52.18±8.73)%]明显高于模型组[(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0、15.361,P<0.05)。MSCs-Tf组大鼠视网膜内丛状层和内核层厚度[(46.57±5.82)、(27.38±4.14)μm]明显高于MSCs组[(32.77±4.02)、(22.47±2.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3、3.275,P<0.05)。MSCs-Tf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比例[(51.78±7.11)%]明显高于MSCs组[(37.2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7,P<0.05)。MSCs-Tf组大鼠视网膜组织SOD和GSH-Px活性[(71.74±6.08)、(615.44±74.61)U/L]明显高于MSCs组[(56.27±5.37)、(459.45±63.7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9、5.026,P<0.05)。MSCs-Tf组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63.26±7.83)、(117.76±25.88)pmol/L]明显低于MSCs组[(102.48±9.23)�
- 杨华曹慧张丽阳李新民朱绍辉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