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湛 作品数:29 被引量:27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论北上广深外资企业属性与其在GaWC175排名的关联 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世界城市体系的转型,全球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通过对全球城市及全球城市网络的概念梳理,基于跨国公司主导全球资本-信息流通重构全球城市网络的理论,从北... 叶凌翎 曹湛 岳俞余文献传递 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属性与网络”的关联性——以上海和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18 2017年 首先从企业组织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属性逻辑"与"网络逻辑"统一的概念框架,提出属性衍生出网络,网络根植于属性的假设。然后利用定量方法,从全球层面和本地层面对上海和长三角城镇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表征城市属性特征的企业集聚程度和表征城市网络特征的网络连通性有很强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推论"属性和网络"的互动是塑造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动态演化的连续的、循环累积的过程。 曹湛 彭震伟关键词:长三角 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0 2014年 明确了弹性社区在城市防灾中的作用和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智慧技术,提出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原则。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构建弹性社区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的全阶段防灾体系,为社区防灾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韩东松 曾坚 曹湛多维邻近性对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基于江浙沪医学科研机构的实证 被引量:29 2022年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合著论文信息为基础构建江浙沪区域医学科研机构合作网络,采用计量分析与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考察多维邻近性(地理邻近性、制度邻近性、社会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和文化邻近性)对该区域医学领域创新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地理邻近性和非地理邻近性之间的交互效应(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①地理邻近性、制度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对该区域医学创新合作网络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文化邻近性的作用不显著;②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之间存在替代效应;③地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认知邻近性之间均存在互补效应;④地理邻近性与文化邻近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曹湛 朱晟君 朱晟君 彭震伟关键词:医药科学 上海大都市圈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蜂鸣—管道”视角 被引量:10 2024年 创新网络的建构与完善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专利合作数据,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对象,借鉴“蜂鸣—管道”模型,构建区县单元间与区县单元内的创新网络,并分析蜂鸣与管道对都市圈内创新产出不均衡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网络呈现出本地蜂鸣与区域管道相互交织的格局;根据蜂鸣与管道的组合特征,不同区县可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孤岛型”和“内向型”4类。(2)蜂鸣与管道总体上会促进区县单元的创新产出,但过于紧密的蜂鸣和管道则与区县单元创新产出间存在倒“U”型关系。(3)中国的都市圈创新发展要综合考虑不同创新合作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充分发挥本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正外部性,并避免过强蜂鸣与管道带来的负外部性。 王启轩 任婕 曹湛“多中心城市”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辨析、比较及延伸讨论 首先指出多中心在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方面的内涵,以及尺度敏感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外在表征、描述测度、理论演绎三个方面辨析、比较了'多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异同。其中,由于多中心具有尺度敏感特性,在上述四个方面... 曹湛 毕胜关键词:多中心 多中心城市 文献传递 基于防灾安全理念的填海造城规划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首先明确了填海造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具有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导致多种潜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对填海城区的固有属性和其灾害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防灾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填海城区防灾规划体系,强调建立基于避灾、减灾、防灾和救灾综合目标的全程化防灾规划途径。旨在为今后的填海造城的防灾工作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曹湛 曾坚关键词:防灾安全 沁河中游资源型工矿村镇特色化发展与保护初探——以晋城市沁水县嘉峰村压煤搬迁规划实践为例 2013年 近年来,随着沁河中游地区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资源型工矿村镇的发展建设正面临开发拓展抑或保护协调的双重难题。沁水县嘉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村镇,既有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又有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其压煤搬迁规划实践中,秉持科学发展观,力图从发展定位、规划设计、控制引导三个层面达到聚落保护与村镇开发的双赢目的,实现可持续性特色化发展。 曹湛 冯德强 焦泽通关键词:沁河中游 特色化 滨海城市填海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地区,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已是我国宏观发展战略中的重点。我国沿海地区有限的土地空间资源严重地制约了海洋经济以及滨海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填海造城这一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然而频... 曹湛关键词:防灾规划 土地资源 海洋经济 文献传递 超大城市产业动态对城市通勤格局变化的影响——以上海为例 2025年 运用融合时空行为地理与演化经济地理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综合手机信令数据与微观企业大数据,以上海郊环内164个街镇为研究对象,在描绘不同街镇单元产业关联矩阵和通勤网络格局的基础上,揭示城市内部产业动态演化(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与城市通勤格局变化(通勤距离和通勤来源分布)的因果规律。研究发现:(1)若街镇单元产业演化越路径依赖,从业者平均通勤距离会趋于减小,且从业者居住地的空间分布会趋于集中,这主要是因为就业地产业发展保持稳定,其对从业者技能的需求变化不大,从业者会主动寻求通勤状态的改善;(2)若街镇单元产业演化越路径突破,从业者平均通勤距离会趋于增加,且从业者居住地的空间分布会趋于分散,这主要是因为就业地产业发展变化显著,其对从业者技能的需求改变较大,会吸引更远、更分散且本就业地缺少的从业者。研究指出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和提升城市通勤效率间既存在矛盾冲突也存在调和可能,需要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政策工具通过统筹考虑、相互配合、弹性管控来平衡和兼顾超大城市产业升级与通勤改善的现实需求。 林诗佳 曹湛 钮心毅 钮心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