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湘萍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穴位
  • 2篇内皮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滴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皮
  • 1篇动脉内皮细胞
  • 1篇心病
  • 1篇心俞
  • 1篇穴位埋线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穴位注射治疗
  • 1篇血症
  • 1篇氧化氮
  • 1篇药饼
  • 1篇药饼灸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机构

  • 4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曹湘萍
  • 2篇林少贞
  • 2篇张万清
  • 2篇严洁
  • 1篇林亚平
  • 1篇朱鹏程
  • 1篇苏丽玲
  • 1篇张凤娥
  • 1篇沈菁
  • 1篇刁利红
  • 1篇易受乡
  • 1篇陈丽兰
  • 1篇陈传耀
  • 1篇岳增辉
  • 1篇常小荣
  • 1篇王超
  • 1篇孔羽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World ...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寻找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选取心俞、厥阴俞 ,用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 ,对照组按常规服用丹参滴丸。结果 :当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8例时 ,实验组疗效评价已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注射对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好疗效。
曹湘萍朱鹏程
关键词:穴位注射治疗丹参滴丸心俞服用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0例以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 5 0例以针灸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配合少阳经穴 ,加隔姜灸。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8% ,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刁利红张凤娥曹湘萍王超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
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就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盐酸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及硫酸锌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
张万清林少贞陈传耀孔羽曹湘萍
关键词:顽固性口腔溃疡中医药疗法
NO与ET在机体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4年
曹湘萍严洁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6 0只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为 4组 ,空白组 :普食喂养 ;模型组 :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以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 ;直接灸组 :即模型组加艾炷直接灸 ;隔药饼灸组 :即模型组加艾炷隔药饼灸。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隔药饼灸组的内皮细胞较完整 ,大多形态正常 ,内弹力膜连续 ,厚薄较均匀 ,中膜平滑肌细胞较正常 ,与空白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相似。但模型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消失 ,胞浆可见大量脂质沉积 ,内弹力膜中断 ,厚薄不均 ,有灶性溶解 ,中膜平滑肌细胞有脂质沉淀 ,且有泡沫样改变。结论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岳增辉严洁常小荣林亚平易受乡曹湘萍沈菁
关键词:隔药饼灸中膜平滑肌细胞主动脉内皮细胞高脂血症模型饮食喂养泡沫样
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DEP)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埋线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口服文拉法辛(怡诺思),埋线组选取神庭、百会、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埋线,2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DEP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湘萍
关键词:穴位埋线抑郁症
Clinical observation over treating depression with scalp acupuncture accompanied by acunpuncture on Back-shu points
2009年
Objective To fi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ing depression. Methods Eighteen cases of depressio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8 cases), the other with medication (10 cases). For the group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Shenting (神庭 GV 24), Baihui (百会 GV 20), Pishu (脾俞 BL 20), Weishu(胃俞 BL 21), Dachangshu (大肠俞 BL 25), Xiaochangshu (小肠俞BL 27)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and for the group of medication, venlafaxine was given as usual. 30 days later, an open unidirectional qualitative response sequential method was taken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from two 8 cases proved that the group of electroacupuncture was better than the group of medication. Conclusion For depression, scalp acupuncture accompanied by acupuncture on the Back-shu points has a better effect for depression, and is superior to medication.
曹湘萍
关键词:DEPRESSIONACUPUNCTURE
腹针合脐灸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针合脐灸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及体检的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腹针合脐灸干预,对照组实施运动和饮食控制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及体质指数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及体质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合脐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万清林少贞曹湘萍陈丽兰苏丽玲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腹针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