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少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盆地
  • 7篇储层
  • 6篇砂岩
  • 5篇致密砂岩
  • 5篇准噶尔盆地
  • 4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三角洲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气藏
  • 3篇侏罗统
  • 3篇下侏罗统
  • 3篇成藏
  • 2篇油气充注
  • 2篇山岩
  • 2篇准噶尔盆地西...
  • 2篇西北缘
  • 2篇流体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塔里...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9篇曹少芳
  • 11篇袁文芳
  • 5篇姜振学
  • 5篇秦红
  • 4篇李卓
  • 4篇李峰
  • 4篇肖中尧
  • 4篇张博
  • 3篇肖明国
  • 3篇左小军
  • 3篇邢星
  • 3篇陈元勇
  • 2篇史超群
  • 2篇魏燕萍
  • 2篇王振奇
  • 2篇赵新艳
  • 2篇何巧林
  • 2篇程明
  • 2篇杜忠明
  • 1篇杨果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吐哈油气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深地能源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井地震标定技术在超深古老地层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南华系-震旦系为例
2025年
塔里木盆地南华系—震旦系埋深大,钻井稀缺,导致传统井—震标定难以实施,区域地质研究长期受限于“无井可标”的瓶颈。文章以库鲁克塔格北区南华系—震旦系实测剖面为“天然井”,首次引入“无井地震标定”技术思路。(1)依据野外实测岩性组合建立岩性—波阻抗模型;(2)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生成露头合成记录;(3)在塔东地区二维地震剖面上开展层位投影、井—震标定与构造—沉积解释。结果表明:(1)冰期厚层冰碛砾岩呈杂乱弱反射,间冰期砂泥岩—碳酸盐岩界面呈平行强反射,差异显著易追踪;(2)露头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厚度及反射特征高度吻合,验证无井标定可行;(3)首次识别北东—南西向裂陷,沿走向为半地堑、垂直走向为地堑,揭示罗迪尼亚大陆南华纪启动、震旦纪持续裂解;(4)地震剖面显示裂陷中心厚、两侧收敛,晚震旦世楔状体记录“东南剥蚀—西北沉降”过程;(5)裂陷内南华系—震旦系发育4期冰期与4期间冰期旋回,形成3套生储盖组合,指明该区具有极大勘探潜力。
左小军左小军潘文庆袁文芳娄洪周思宇史超群曹少芳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满东1致密气藏成因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李峰姜振学肖中尧李卓张莺莺袁文芳曹少芳
关键词:致密气藏油气充注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特征及其成藏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陆相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低和含蜡中等的特征,碳同位素关系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凝析油主要来自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源、不同期的特征,凝析油主要为湖相烃源岩在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天然气主要为煤系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凝析油的成熟度低于天然气的成熟度,且早期原油遭受气洗改造作用。因此,库车坳陷东部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现今的凝析油是早期形成的原油被气洗改造而形成的。
李峰姜振学李卓肖中尧袁文芳曹少芳
关键词: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成藏
储层沥青含量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沥青含量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测井曲线与录井资料的交互分析,获取校正测井曲线;基于重构自然伽马曲线、实测岩心伽马曲线与校正测井曲线之间的关联性,获取...
袁文芳史超群卢延俊娄洪杨果罗彩明张星陈常超周思宇吕惠贤段云江王新新程明曹少芳蒋俊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27
2008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大多数人认为属于辫状河沉积。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岩石类型、特征、沉积相标志研究后认为,八道湾组沉积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体系,并对八道湾组沉积相展布与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该区继晚三叠世末期的湖平面大幅度下降,伴随湖盆的衰亡,八道湾组进入早期(J1b53)广泛的沼泽沉积环境,随着泥沙的带入,沼泽逐渐消亡,而河流作用加强,地层逐渐由东向西超覆,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至J1b5亚期晚时(J1b51)湖平面开始迅速上升,发育了大片的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在J1b4亚期湖平面又迅速下降,导致浅湖沉积退出研究区;J1b2+3亚期再次发生湖侵作用,以大面积的浅湖沉积为特征;而J1b1亚期伴随着湖平面的再次下降,河流作用逐渐减弱,泥质沉积日渐增多,在八道湾组末期重新又形成了大片的沼泽沉积环境。
王昌勇郑荣才王建国曹少芳肖明国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沼泽八道湾组
库车坳陷致密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评价的物性界限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冲断带经历强烈构造应力作用,勘探目的层古近系–白垩系埋藏超深,储层致密,基质物性非常差,但构造裂缝相对比较发育,为具有双孔双渗特征的致密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储层产能大小主要与地层渗透率有关,而与孔隙度关系不明显。大量未充填–半充填构造裂缝是这类致密储层总渗透率的主要贡献因素。基于单井测试资料讨论了不同产能对应地层渗透率的界限。对构造裂缝的贡献按照四个层次进行评价。建立了适合库车坳陷致密裂缝性砂岩天然气勘探的储层物性综合评价方案。
任康绪肖中尧曹少芳袁文芳张荣虎马志远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深部储层裂缝综合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储层埋深一般大于6000m,压实作用强烈,基质致密,裂缝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识别,对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裂缝发育程度,并结合现今应力特征对裂缝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
高伟刘安费世祥曹少芳
关键词:大北气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岩相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综合运用岩屑录井、钻井取心、岩石化验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喷发环境,研究识别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类型。研究表明,该地区火山岩呈中心式喷发,火山喷发中心分布在车24井、车30井、车23等井区,位于断层附近。研究区火山岩相发育三种类型:喷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岩相的研究对于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元勇王振奇曹少芳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相
常规测井在致密砂岩裂缝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裂缝发育段的材料学特征,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物理学、材料力学中弹性材料变形知识及虎克定理,根据裂缝发育会导致岩石强度降低的基本理论,利用井下目的层段岩石杨氏模量的变化对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定量描述,同时以常规裂缝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在裂缝识别描述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应根据杨氏模量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目的层段进行改造。
张博袁文芳张亚光曹少芳魏燕萍赵新艳
关键词:致密砂岩成像测井杨氏模量常规测井
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一段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被引量:5
2008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一段为一个近期新发现的以岩性控制为主的高产油藏。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浅湖沉积次之,共识别出10种沉积微相、3个层序界面,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存在两大物源区:一为东南方物源区,一为北方物源区。
肖明国安志渊曹少芳揭君晓张晓萍王红军王新星周贺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白垩系准噶尔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