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中美蓝试验预防33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术中美蓝试验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8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术中采用美蓝试验检测吻合口状况。[结果]术中对发现的9例吻合不良者给予加强缝合。338例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0.59%。9例吻合不良者经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术中美蓝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缺陷,对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 陆松华景仕银杨长刚吴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瘘美蓝染料
- 睾酮测定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 2007年
- Tokunaga等报告胃癌组织中存在雄激素受体,发现雄激素与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关联性。为此,我们对手术前、后的胃癌病人进行睾酮测定,同时与正常人及胃良性病人的睾酮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许强景仕银
- 关键词:胃癌组织睾酮雄激素受体恶性肿瘤胃癌病人手术前
- 丹参注射液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胸科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50例)和未用药组(50例),前瞻性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并记录有无异常出血、胸腔引流液量有无增加等临床症状。结果:血流变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组手术后各项指标较手术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发现,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2%,未用药组DVT发生率为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内,两组均未出现异常出血,胸腔引流量稍增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胸科手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DVT发生率,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DVT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杨长刚陆松华景仕银吴斌陈海生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
- 12例多中心起源食管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食管多中心起源性癌的诊断方法和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前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12例食管多中心起源性癌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术前确诊7例,内腔镜检查诊断率58.3%(7/12),X线钡餐检查诊断率25.0%(3/12),术中及术后确诊3例(3/12)。本组1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无死亡。结论:本病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认,CT检查明确病灶浸润情况。术前检查应考虑有多中心起源可能,不满足于单一病灶的发现,以避免多发灶的漏诊,并积极进行外科治疗,有望改善治疗效果。
- 陈海生陆松华景仕银杨长刚吴斌
- 关键词:食管癌
- 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顽固性气胸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配合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38例的临床情况。结果38例无1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术侧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术式创伤小,技术容易掌握,治疗效果好,是适于推广的胸外科微创手术方法之一。
- 陆松华景仕银杨长刚吴斌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腋下小切口
- 左胸微创切口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左胸微创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左胸微创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14例有并发症,对照组24例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微创切口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景仕银吴斌陆松华
-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
-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296例高危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以指导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96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年龄≥65岁、高血压、糖尿病、肺功能异常、血清钾<4.0mmol/L、术前心电图ST段改变等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高龄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气肿等基础疾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前应尽可能控制血压、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及营养状况,术中注意保持生命体征、血糖的平稳,术后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
- 吴斌陆松华景仕银杨长刚
- 关键词:食管癌心律失常围手术期
- 食管癌术后肺不张诊治体会
- 2008年
- 肺不张是食管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开展食管癌手术862例,术后发生肺不张17例,多数经过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景仕银陆松华杨长刚吴斌
-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肺不张
- 术中美蓝试验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38例分析
- 2007年
- 目的:研究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38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美蓝试验检测吻合状况,发现吻合不良9例给予加强缝合。结果:338例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0.59%。9例吻合不良者经加强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术操作、吻合技术很关键,术中美蓝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缝合缺陷并加以修补,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
- 陆松华唐友余景仕银杨长刚吴斌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55例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1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125例),分别监测手术前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观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肺部感染、术野感染、心律失常、心衰发生情况并作对照分析。结果:EN组在营养支持治疗后与PN组比较,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并发肺部感染、术野感染、心律失常、心衰等明显减少(P<0.01)。结论: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感染,积极预防心肺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杨长刚陆松华景仕银吴斌陈海生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