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晋亮

作品数:2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欧莱雅 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6篇蛋白
  • 5篇角质
  • 5篇角质形成
  • 5篇角质形成细胞
  • 4篇角蛋白
  • 4篇分泌
  • 3篇皮损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粒细胞
  • 3篇角蛋白17
  • 2篇大疱
  • 2篇大疱性
  • 2篇大疱性类天疱...
  • 2篇氧化应激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增殖
  • 2篇天疱疮

机构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25篇晋亮
  • 18篇王刚
  • 9篇党二乐
  • 5篇曹天宇
  • 4篇吴正胜
  • 4篇孙中斌
  • 4篇邵帅
  • 3篇高天文
  • 3篇刘玲
  • 3篇李冰
  • 3篇杨国栋
  • 2篇李春英
  • 2篇卢兹凡
  • 2篇李冰
  • 2篇王雷
  • 2篇于芳
  • 2篇韦梦影
  • 2篇傅海燕
  • 2篇杨璐婷
  • 2篇张雅君

传媒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第二届全国皮...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o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Rho蛋白是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蛋白,Rho家族成员及其各自的已知下游效应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基因表达,同时是改变细胞骨架组装、调控细胞迁移进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具有潜在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德盛晋亮孙辰婧窦科峰
关键词:RHO因子肿瘤肿瘤转移
白花丹醌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在银屑病的潜在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白花丹醌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在银屑病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CCK8 法检测白花丹醌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PCR 检测白花丹醌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IL-6、C...
张园晋亮党二乐邵帅曹天宇王刚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各10例,与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各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i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中白介素21(IL-21)水平,同时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BPl80一NCl6A抗体滴度,并进行抗体滴度与IL-21、Tfh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天疱疮患者组血清中IL-21水平(95.33±33.69ng/L)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54.50±18.13ng/L)(t=3.38,P〈0.01),Tnl水平(12.08%±4.74%)亦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6.15%±1.62%)(t=3.74,P〈0.01)。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组血清中IL-21水平(106.70±44.91ng/L)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55.37±15.89ng/L)(t=3.41,P〈0.01),Tfh水平(11.85%±3.14%)亦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6.03%±1.74%)(t=5.13,P〈0.01)。大疱性类天疱疮组抗BPl80-NCl6A抗体滴度与IL-2l水平呈正相关(r=0.77,P〈0.01),与Tfh水平亦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IIm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1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李秋菊党二乐呼蕾吴岩刘振锋何争晋亮王刚
关键词:天疱疮白细胞介素21自身抗体
汉族人早年白发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及功能探索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筛选早年白发患者和正常黑发者毛发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研究毛发黑素合成及转运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留取门诊确诊的早年白发患者毛发,应用退火控制引物(ACP)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实时定量PCR法进一步确认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筛选出的Slc7a11和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siRNA后,转染入正常人黑素细胞系PIG1,在H2O2诱导下,通过Annexin-V FITC检测其凋亡。结果:ACP筛选及RT-PCR验证结果提示,Slc7a11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在早年白发患者和正常人间有较大差异(P<0.01);降低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后,PIG1的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结论:Slc7a11和Mitf基因不仅在正常毛发色素合成中发挥着作用,同时也参与着氧化应激诱导下黑素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在一些色素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张雅君齐显龙赵涛党二乐宋璞晋亮刘玲
关键词:ACP氧化应激
H综合征1例
简要病史:患者女,45岁,主因躯干、四肢暗紫色斑片、结节30年,间断发热17年就诊.患者30年前无意发现大腿内侧硬币大小的褐色斑片,无痛痒,皮损缓慢发展,渐累及躯干、四肢.17年前出现间断性发热,可自行消退,服用“强的松...
晋亮王雷高天文王刚
角蛋白17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CXCL1分泌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角蛋白17(K17)对银屑病状态下的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CXCL1(CXC chemokine ligand 1)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免疫组化观察K17 与CXCL1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状态.其...
晋亮党二乐孙中斌呼蕾王若陽王刚
关键词:银屑病角蛋白17角质形成细胞中性粒细胞
3例遗传性皮肤病的典型病例展示
Netherton综合征 Netherto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特应性皮炎、回旋性线状鱼鳞病和套叠性脆发症。例1 男,27岁,全身红斑、水疱、鳞屑伴瘙痒27年。查体: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红斑周围见环形双边状鳞屑,面部潮红,...
孙中斌刘玲晋亮廖文俊王刚
Netherton综合征病例报告2例
孙中斌刘玲王雷刘宇晋亮吴正胜廖文俊高天文王刚
干扰素诱导蛋白1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1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健康人皮肤组织真皮与表皮中IFI16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方法检测IFN-γ,TNF-α,IL-17刺激前后Ha Ca T细胞中IFI16的表达情况。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处IFI16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皮肤,并且以表皮表达为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FI16主要定位于银屑病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中。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7可以上调角质形成细胞中IFI16的表达水平。结论IFI1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并且IFN-γ,TNF-α和IL-17可以诱导其表达上调,可能是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化机制之一。
曹天宇李冰邵帅晋亮王刚
关键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因子
MiR-486-3p在银屑病皮损的表达及对角蛋白1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中miR-486-3p表达情况及其对角蛋白17(K17)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调节K17表达的微RNA(microRNA),选取lO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健康人皮肤提取RNA,用加PolyA尾法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行荧光定量。用miR-486-3p模拟物(mimics)和阴性对照物(NC)转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K17表达情况;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其中包括含有K173’UTR的片段,突变1组为将种子序列删除的片段,突变2组为将种子序列间隔突变的片段,突变3组为将种子序列重复2次的片段,并检测miR-486-3p是否与K173UTR种子序列结合而抑制K17表达。结果银屑病皮损中miR-486-3P表达水平为0.211±0.120,低于健康对照的0.555±0.425,银屑病皮损为健康对照的0.380,两组比较,t=2.62,u=9,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486-3p类似物转染HaCaT细胞后,K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结果,含有K173’UTR种子序列组与突变3组荧光强度分别为65.31±6.32和54.18±10.01,均低于对照组(P〈0.05);突变1组和突变2组荧光强度分别为114.77±16.14和110.214-12.9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86-3p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皮肤,miR-486-3p通过与K173’UTR种子序列结合抑制K17表达,提示其表达水平降低及对K17调控作用的改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
孙中斌晋亮党二乐郭森李春英王刚
关键词:银屑病微RNAS角蛋白17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