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仁卿

作品数:41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高校
  • 8篇大学生
  • 8篇教育
  • 5篇文化
  • 4篇解构
  • 4篇继续教育
  • 3篇亚文化
  • 3篇应用技术型
  • 3篇缘何
  • 3篇职业教育
  • 3篇青年
  • 3篇圈层
  • 3篇高等教育
  • 3篇创新创业
  • 3篇创业
  • 2篇心理
  • 2篇缘起
  • 2篇同创
  • 2篇文化现象
  • 2篇协同创新

机构

  • 35篇宿迁学院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作者

  • 35篇戴仁卿
  • 3篇刘彬
  • 2篇夏长宝
  • 1篇张福贵
  • 1篇杨殿闯
  • 1篇张晓蕾

传媒

  • 7篇太原城市职业...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2篇河南农业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湖南大众传媒...
  • 2篇文化创新比较...
  • 2篇湖北函授大学...
  • 2篇山西青年职业...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传媒论坛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黄冈职业技术...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林区教学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当代继续教育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两岸终身教育

年份

  • 5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世代”群体网络流行语传播力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Z世代”特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年群体间的沟通方式由线下社交转变为网络社交,“Z世代”想要融入社交圈层,拉近社交距离,网络流行语起到了跨越审美和兴趣鸿沟的作用。网络流行语能够轻松活跃氛围和释放情绪压力,成为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内驱力。语言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动态调适的交流符号,对于网络流行语需要理性、辩证与宽容地对待,要重视网络流行语对青年群体的负面影响,发挥“语言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过滤功能。
戴仁卿刘彬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圈层传播力
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特质、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单亲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关注度和社会关注点等多种原因,使得许多单亲大学生安全感缺失、自我认同迷失、价值观偏离。促进单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应该运用系统化的思维,健全学校和家庭教育,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及其自身心理应对能力。
戴仁卿
关键词:单亲大学生人格特质
从“缺位”到“补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困境与立法出路
2025年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继续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立法缺位,导致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中出现“脱嵌”现象。继续教育的立法缺失源于国家顶层设计不足、立法研究理论滞后、现有规范位阶较低,在概念术语、理论范式、分析框架等方面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理论体系。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应注重顶层设计,补位国家层面继续教育立法;加强理论研究,积累继续教育地方立法经验;补齐立法短板,构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法律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并进行本土化转化,推动我国继续教育立法进程,以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目标,开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戴仁卿杨凌
关键词: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高校校友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政府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创新创业也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应积极主动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当前创新创业对教育的要求。高校拥有广大的校友资源,应该利用广大的校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将高校校友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戴仁卿
关键词:校友资源创新创业教育
权力规训、圈层符号与身体传播:当代青年Cosplay亚文化现象与风险问题研究
2025年
“Cosplay”为青年提供了一种角色扮演和展示自我的途径。他们通过穿着“Cos服”参加漫展或角色扮演等身体性传播的方式展现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此达到缘趣社交和沉浸式角色体验的目的,并形成一种圈层文化。这种圈层文化既是青年社会焦虑状态下的身体传播,又是权力规训与自我规训下的身体训化,更是圈层小众与符号赋魅下的身份标识。青年Cosplay亚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社会“传统价值失范”与“社会性焦虑”的双重使然,是“身体狂欢”与“精神缺失”矛盾景观的同频呈现。对待青年Cosplay亚文化现象,不能一味地进行批判,而应考虑大众审美的弹性与张力,予以引导和调节,并重点关注Cosplay亚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管盲区、法律侵权风险和社会的公序良俗问题。
戴仁卿
关键词:COSPLAY亚文化青年
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培育路径研究
2017年
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我国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育与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相比,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等特点。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通过校企合作、调整专业设置、营造技能育人氛围、建立人才匹配机制等方式,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戴仁卿
挟裹、被动认同与希冀:职业教育夹缝生存的缘起、问题与未来被引量:2
2019年
我国正从传统意义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制造业的发展既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相契合,也为职业教育带来希冀。新时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初见端倪,使得职业教育为人工智能和社会大众的"被动认同"所挟裹。职业教育如何在夹缝生存中突围成为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必须紧抓转型机遇,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实现多层次办学模式,形成反贫困教育机制,培养"工匠型"人才。
戴仁卿夏长宝
关键词:职业教育希冀
高校创新创业者人格素养提升困境及培养路径被引量:6
2016年
高校倡导创新创业是经济新常态的逻辑必然。创新与创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动力源泉,创业是创新的价值体现。高校创新创业者人格素养表现为卓越的领导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坚定的意志执行力。培育高校创新创业者人格素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实践为基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责任使命为感召促进大学生心智成熟,以创新为指向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戴仁卿张晓蕾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格素养
继续教育立法:何以必要、缘何可能与如何可为?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战略,继续教育立法不仅是破解“三教”协同困境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破解“三教”协同困境以及学习权法治化确认的必然选择。“三教”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与继续教育立法的制度效能具有内在耦合性,需要采用“渐进式”的立法思路,整合“三教”领域的既有立法规范成果,并注重继续教育立法的“本土升维”与国外立法技术的“批判性移植”,着力单行法突破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构,推动继续教育立法的跨域整合与制度性壁垒破解,为“三教”协同创新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戴仁卿
关键词: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社交网络空间转换:大学生“晒图”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新媒体、全媒体的融合与发展,青年群体的个体生活与公共领域的边界愈加模糊。由于新媒体的扩散与使用,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开始利用新媒体“晒图”,将个体化的私人空间与公共化的共享空间进行交互,将城市和校园的公共空间私有化,而家庭、宿舍等私人空间却被公共化。两种行为貌似相悖但真实存在,青年群体的“晒图”行为和方式表征了社会时代性的群体网络互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既存在于私人空间,也存在于公共空间。网络空间的自由转换既是现实,也是趋势,如果加以引导,将会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网络化的社交需求。相反,则可能造成大学生个体的行为失范。探究大学生“晒图”行为背后的内心驱动、外在诱因,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我们致力于高校学生外化形式管理,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内心教育本质的回归。
戴仁卿
关键词:大学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