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佳云
- 作品数:62 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规器械下经脐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例诊治体会
- 目的:研究常规器械下经脐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单纯性胆囊结石及10例胆囊息肉的患者为实验组,经脐孔建立三通道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
- 戈佳云李晓张小文王琳黄松泉朱红李越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器械
- 文献传递
- FHIT基因及其启动子甲基化调控人肝癌细胞生长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1.探讨FHIT基因在人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FHIT基因的表达差异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有望揭示FHIT基因表达差异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手术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为后续进...
- 戈佳云
- 关键词:FHIT细胞侵袭性
- 文献传递
- 同步三镜联合胆管一期缝合技术在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技术在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0.8cm)患者81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镜组A组(n=40),序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探查取石术(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总管一期缝合术(PS);双镜组B组(n=41),序贯行LC+LCBDE+PS。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指标(结石大小,胆总管直径),术中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胆管直径大于A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残石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并发症方面,A组胆漏发生率较B组低(P<0.05),远期并发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镜联合一期缝合技术在胆管扩张胆石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减轻胆管一期缝合技术中胆漏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珂佳刘昂李炎阳张志鸿邵国辉戈佳云
-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一期缝合
- 胆管不均匀扩张与ERCP术后胰腺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胆管不均匀扩张与ERCP术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247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的患者,分扩张组(胆管直径≥10 mm)(A组=84)与无扩张组(胆管直径<10 mm)(B组=163,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比较。结果 A组84例,其中女性45例;可疑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患者9例;困难插管者30例,其中插到胰管者22例,胰管显影者8例;胆胰管汇合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junction,APBDJ)者9例。A组患者中ERCP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10例,中度胰腺炎8例,重度胰腺炎3例。B组163例,其中女性72例;可疑的SOD患者11例;困难插管者63例,其中插到胰管者61例,胰管显影者2例;APBDJ患者1例。B组患者中ERCP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10例,中度胰腺炎1例,重度胰腺炎者4例。A组行吲哚美辛肛栓患者数为30例,B组为57例。A组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为25%,B组PEP发生率为9.2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247例患者整体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扩张(OR=3.289,95%CI=1.593~6.792,P=0.001)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患者且伴有胆管不均匀扩张患者(胆管直径≥10 mm)比无扩张患者(胆管直径<10 mm)在ERCP术后更容易患PEP。因此,在对这部分患者行ERCP+EST+ENBD手术时需谨慎处理,尽量避免行内镜下复杂的手术操作。
- 李炎阳李珂佳刘昂张志鸿党学渊邵国辉施智甜王琳魏东戈佳云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扩张ERCP术后胰腺炎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容易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因素,以期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中术中记录有解剖变异因素导致胆管损伤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胆管损伤按Bismuth分型分为Ⅰ型6例,Ⅱ型19例,Ⅲ型8例,Ⅳ型5例,Ⅴ型1例。解剖变异因素包括胆管变异15例,胆囊管异常10例,血管变异13例,肝门旋转1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6例,术后24~72h内发现16例,术后3个月~2年出现胆管狭窄17例。39例患者中2例因肝功能衰竭或心肌梗塞死亡,4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经对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解剖因素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客观因素,重视异常的解剖可有效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
- 戈佳云邹浩李天柱王琳罗萍
-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胆管狭窄
- 慢病毒介导的FHIT基因过表达调控人肝癌细胞株生长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过表达FHIT基因对FHIT基因含量不一致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Hep3B和Huh7的增殖、凋亡和细胞侵袭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证实FHIT基因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差异与肝癌细胞的分化有密切相关性.方法体外成功构建p LVX-IRES-FHIT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FHIT基因含量不一致的肝癌细胞株Hep G2、Hep3B和Huh7,以MTT法、FCM法、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细胞周期检测技术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的FHIT基因对三系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细胞侵袭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机制及其生物学效应与时间梯度的关系.结果体外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 LVX-IRES-FHIT转染FHIT含量不一致的肝癌细胞株Hep G2、Hep3B和Huh7.(1)MTT法检测显示三系肝癌细胞株的p LVX-IRES-FHIT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且随时间推移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在48 h达到高峰,此后到72 h进入平台期,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不明显(P<0.05).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发现p LVX-IRES-FHIT组三系肝癌细胞48 h凋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系肝癌细胞中对p LVX-IRES-FHIT组转染致FHIT基因过表达抑制增殖活性大小的顺序依次是Hep G2>Hep3B>Huh7;(2)经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对FHIT基因过表达对三系肝癌细胞的p LVX-IRES-FHIT组侵袭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系肝癌细胞的侵袭性顺序依次为Hep G2>Hep3B>Huh7;(3)细胞周期检测发现p LVX-IRES-FHIT组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低,在Hep G2细胞中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p B和Huh7细胞中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的过表达对三系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为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且G0/G1期细胞增多的顺序依次是Hep G2
- 戈佳云杨筱燕李晓吴雪松施智甜赵松凌张文瀚王琳魏东
- 关键词:FHIT细胞侵袭性
- 急腹症中的罕见病-胆囊扭转12例的诊治体会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腹症中的罕见病胆囊扭转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2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证实12例胆囊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胆囊扭转患者胆囊切除术后治愈出院,另5例中3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术病情缓解二期再手术治愈,2例患者术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所有12例患者术前均误诊,误诊率100%。结论胆囊扭转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术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好。
- 李都李雪松戈佳云
- 关键词:急腹症胆囊
-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48例行PTCSL纳入PTCSL组,150例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OH)纳入OH组。利用倾向性评分按1∶1匹配,最终PTCSL组和OH组各纳入40例。PTCSL组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59.3±12.7)岁,年龄范围32~85岁;OH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55.4±10.9)岁,年龄范围20~74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胆道出血等)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等。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具备可比性。PTCSL组手术时间(135.8±42.6)min、术中出血量32.5(20.0,50.0)ml、住院时间13.5(11.0,18.0)d、住院费用3.4(2.9,5.0)万元,优于OH组的(350.7±113.8)min、475.0(200.0,900.0)ml、24.0(17.3,28.8)d、6.6(5.0,8.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SL组1例(2.5%)、OH组9例(22.5%)发生术后并发症。OH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TC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07)。PTCSL组结石残留率20.0%(8/40)、结石复发率17.5%(7/40),OH组分别为27.5%(11/40)、12.5%(5/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PTCSL结石残留率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手术相当,但PTCSL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张志鸿魏东戈佳云王秋虹陈永吴涛刘昂唐波
- 关键词:胆石微创手术
- “活袢”技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皮瓣凹陷患者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并脑室腹腔分流术(V-P)后皮瓣凹陷患者的颅骨修补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大骨瓣减压并V-P后皮瓣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先期通过“活袢”技术解决皮瓣凹陷的干扰,顺利完成颅骨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活袢”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轻微的技术。对无法调整分流泵压力的大骨瓣减压并V-P后皮瓣凹陷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高永军甘朝敏戈佳云徐蔚方绍龙李旭辉赵宁辉
- 关键词:脑室腹膜分流术颅骨缺损颅骨修补
- 8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 2008年
-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胃肠道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并占全部软组织肿瘤的5%。根据组织学分析,原发恶性GIST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28%~60%。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近2年来,我们对8例转移性或手术不能切除的GIST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现对其疗效进行初步总结。
- 邱开贵李都戈佳云
-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胃肠间质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