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 作品数:3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在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中的作用
- 2022年
- 通过实践混合式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7月因冠状病毒肺炎影响,采取云课堂模式教学,未做教师教学评价,共计5个班,300人,纳入对照组;2020年9月-2020年12月开始采用云课堂混合式教学同时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共计5个班,300人,纳入试验组。所有学生均由固定的老师采用基于云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未采用教学评价,试验组定期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满意度统计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a=0.05。结果: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试验组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教学评价可明显提高学生满意度、学生参与率和教学质量。
- 徐超赵旭晖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法
- EphB4/ephrinB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血管及动静脉分化中的功能及机制
- 阿布力米提·阿木提丁慧勇徐超那资格李国华
- TT-TG值检测在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离(TT-TG)值检测对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的未成年患者98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98例健康未成年人,纳入对照组。两组被试人员接受膝关节CT检查,分析患者患膝与健康人健膝TT-TG距离。结果:观察组TT-TG距离值为(16.39±3.97)mm,对照组TT-TG距离值为(15.59±3.61)mm,两组膝关节TT-TG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342,P>0.05)。结论: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患者其患膝与健康人健膝TT-TG距离无明显差异,临床单独参考患者TT-TG值用以诊断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不客观。
- 闫斌徐超王鑫
- 肱骨外科颈骨折三叶骨板的应用和分类被引量:2
- 2006年
- 自1958年初,AO学派发明三叶骨板以来,三叶骨板内固定已成为目前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首选方法,我们对1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采用了此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防旋转、抗短缩、防脱位、固定坚强、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不使用外展架等优点,扩大了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方法。
- 伊力哈木.马木提艾尔肯.肉孜伊力哈木.托呼提徐超侯彦杰
-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板骨折治疗骨折愈合率手术创伤
- 骨骺未闭青少年TT-TG距离参考值的建立及其与髌骨不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采用CT检查患者双侧膝关节,测量骨骺未闭健康人群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离(TT-TG距离),建立骨骺未闭人群TT-TG距离参考值,为髌骨不稳发病机制的探讨及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对50例新疆地区招募的12~16岁健康青少年志愿者(其中女性30例,男性20例)进行膝关节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将其一般资料、体格检查及CT检查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骨骺未闭健康人群的TT-TG值与骨骺闭合健康人群以及髌骨不稳患者的异常TT-TG值。结果经CT检查,50例健康青少年志愿者(共计100个膝关节)中,有骨骺未闭青少年32例(64个膝关节),骨骺闭合青少年16例(32个膝关节),排除2例未符合纳入标准的志愿者。CT检查获得的骨骺未闭健康青少年TT-TG值为(16.67±3.91)mm,大于骨骺闭合健康青少年TT-TG值的(15.95±2.6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测量者前后两次对同一名受试者测得的TT-T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骺未闭健康人群中,男女TT-T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骺未闭健康人群比,髌骨不稳患者(包括骨骺未闭和骨骺闭合)的TT-TG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骺未闭髌骨不稳患者的TT-TG值升高的程度更大。髌骨不稳患者组内比较,骨骺未闭组的TT-TG值显著大于骨骺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骺未闭健康人群潜在不稳比率大于骨骺闭合;骨骺未闭髌骨不稳患者需进行手术干预的比率大于骨骺闭合髌骨不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骺未闭增加了髌骨不稳的患病风险,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骨骺未闭健康人群TT-TG距离参考值,对髌骨不稳尤其是骨骺未闭髌骨不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 闫斌侯彦杰徐超
- 关键词:膝关节髌骨不稳
-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1年
-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纳入的受试者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86例KOA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去神经化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改善优良率及VAS与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5.3%,比对照组81.4%更高(P<0.05);两组术前VAS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均明显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去神经化治疗KOA的临床疗效优良,可显着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王舜遆唯烨徐超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大量针对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报道,但哪种修复方式更有优越性,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目的:系统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1至2015年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等,同时手工检索国内主要期刊,搜集有关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Harri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Rev Man 5.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共纳入7篇文献,共811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髋关节置换组住院时间及下床负重时间明显短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00 01),可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方面,不如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效果好(P<0.000 01);且两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在微创治疗,即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方面有一定优势,全髋关节置换后可使患者较早恢复髋关节功能,允许早期负重行走,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卧床并发症。因此临床应该根据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身体状况、损伤程度、骨折类型、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情况考虑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 阿布力米提.阿木提刘利国闫斌徐超
-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META分析
- 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脂、血流变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脂、血流变的关系。 方法 :将 181例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高血压患者分为 3组 ,进行颈动脉病变程度及与血脂、血流变关系的比较分析。 结果 :女性老年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脑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 (P <0 .0 5 ) ,而全血粘度低切明显低于内膜正常者 (P <0 .0 5 ) ,与男性老年高血压组比较 ,脑梗死发生率及与血脂、血流变的关系均无明显差别 ,但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老年高血压组 (P <0 .0 5 )。 结论 :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生率 ,尤其是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与男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一致 ,但较非老年高血压组高。应定期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状态 ,积极采用降压治疗 ,同时应注意保护肾脏功能。
- 王梅孙晓靖徐超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女性高血压血流变血脂
- 形成性评价结合PBL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应用于PBL 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 以我校60 名本科医学生为教学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来评价PBL 教学效果.实验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对PBL 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医学生学业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支持和认可态度.结论将形成性评价用来评价PBL 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能力;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 苑杨冶玉萍徐超陈晶李元明
- 早期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对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预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对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评估葡萄糖酸钙溶液对抑制间斑寇蛛毒致痛作用的疗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葡萄糖酸钙治疗组与致痛组,治疗组大鼠预先尾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两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低剂量(10μL/kg)、中低剂量(40μL/kg)、中剂量(100μL/kg)、高剂量(300μL/kg)的间斑寇蛛毒素及福尔马林(10%甲醛溶液)进行足底注射,观察记录两组大鼠注射后2、15、30min及2h缩足、舔足次数。结果 (1)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蛛毒致痛大鼠缩足次数在15min内均高于福尔马林致痛组,然而30min却低于福尔马林致痛组(P<0.05);(2)15min时致痛组及治疗组大鼠缩足次数均与毒素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2=0.597,P<0.05;r2=0.426,P<0.05);(3)葡萄糖酸钙治疗组与各毒素致痛组相比,大鼠缩足次数均减少(P<0.05)。结论间斑寇蛛毒素致痛大鼠的作用相对于福尔马林在30min内更为强烈,但是30min后则较福尔马林组有所减轻,预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的方法对间斑寇蛛毒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董新玲寇晓文李臣援库尔班江.吐尔逊徐超纪勇
-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