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薇

作品数:39 被引量:213H指数:10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水利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鱼类
  • 23篇生态调度
  • 17篇水库
  • 13篇产卵
  • 10篇繁殖
  • 8篇产卵场
  • 7篇三峡水库
  • 6篇自然繁殖
  • 6篇江段
  • 5篇水文
  • 4篇鱼卵
  • 4篇水电
  • 3篇水电开发
  • 3篇水库生态调度
  • 3篇四大家鱼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库区
  • 3篇家鱼
  • 3篇长江

机构

  • 39篇水利部中国科...
  • 5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云南华电金沙...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39篇徐薇
  • 28篇杨志
  • 19篇陈小娟
  • 16篇曹俊
  • 11篇唐会元
  • 10篇朱迪
  • 7篇陶江平
  • 7篇乔晔
  • 6篇刘宏高
  • 5篇赵娜
  • 4篇蔡露
  • 4篇龚云
  • 4篇董纯
  • 3篇龚昱田
  • 3篇蔡玉鹏
  • 2篇万力
  • 2篇高少波
  • 1篇彭期冬
  • 1篇靳甜甜
  • 1篇林俊强

传媒

  • 8篇水生态学杂志
  • 4篇人民长江
  • 2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云南电业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9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沙江中游梨园和阿海两级水库生态调度的试验分析
2025年
为满足长薄鳅、圆口铜鱼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需求,2024年在金沙江中游梨园和阿海两级水库开展了联合生态调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调度期间,梨园和阿海坝下鱼类产卵规模分别为551.41万粒和112.79万粒,占整个监测期间产卵规模的70.5%和45%;在梨园和阿海坝下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虽未监测到长鳍吻鮈的产卵活动,但监测到了圆口铜鱼、长薄鳅、中华沙鳅、中华金沙鳅等鱼类的产卵活动,生态调度期间的产卵规模占比高达53.2%~100%,生态调度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促进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
杨延伟董纯赵娜徐薇黄炎周国鹏
关键词: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
满足鱼类产卵发生和鱼卵密度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领域,提供了一种满足鱼类产卵发生和鱼卵密度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包括:获取调度目标河段的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特征信息和生境信息,并确定调度目标鱼类;获取所有产漂流性卵鱼类和调度目标鱼类产卵发生概率不小...
陈小娟杨志朱其广曹俊易燃徐薇
基于栖息地法的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生态流量及调控策略研究
2024年
揭示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的规律,确定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生态流量阈值及保护调控的方法,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三峡变动回水区的广阳-石沱江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四大家鱼、铜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和中华金沙鳅等8种产漂流性卵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鱼类产卵场栖息地模拟,在耦合8种鱼类生态需求的基础上计算生态流量阈值,并制定相应的调控策略。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在145、150、155、160、165 m和天然情形下变动回水区最小生态流量分别为:6543、7130、9943、13713、17603、6106 m^(3)/s;最大生态流量分别为:17028、17526、23110、28291、29858、15753 m^(3)/s;最适生态流量分别为10002、10916、14479、18810、23226、9365 m^(3)/s,上、下阈值分别为13515、14221、18794、23550、26542、12559 m^(3)/s;8272、9023、12211、16262、20414、7736 m^(3)/s。流量较小时,一定流量范围内,降低水位有利于增加加权可利用面积(AWU);流量较大时,流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增加水位有利于增加AWU;而流量在两者之间时,可参考研究结果中的水位及生态流量阈值进行调控决策。
易燃陈小娟杨志陶江平戴凌全郜星晨刘宏高朱其广徐薇曹俊
关键词:生态流量
一种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方法,属于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识别目标区域,将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评估区域;获取生态调度方案以及生态调度方案的预期调度效果;根据预期调度效果设置各监测项,根据各监测项对各评...
金瑶陈小娟杨志朱其广徐薇曹俊易燃蔡露赵娜朱迪
一种适用于不同水深的鱼类漂流性卵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水深的鱼类漂流性卵采集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套设固定有绕线轮,钢丝绳一端绕设在绕线轮上,钢丝绳另一端与重砣连接,钢丝绳与锥形网的入口端连接,锥形网的出口端与收集筒一端连接,收集筒另一端设置有...
赵娜徐薇刘宏高朱迪唐会元李博杨志陶江平
长江上游主要河流水电开发现状及其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长江上游地区集中了长江流域近90%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和河道渠化使得河流生境破碎化加剧、鱼类多样性不断退化,水电开发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基于对鱼类生境数据以及水电开发资料的系统收集,确定水生态敏感制约因...
徐薇龚昱田
关键词:长江上游生境水电开发
文献传递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迁及其保护评析被引量:28
2012年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又是我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因此,开展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特点、现状及其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随着水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长江上游出现鱼类生物多样性下降、渔业资源衰退、物种加速濒危等问题;虽然采取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放流站建设在内的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长江上游鱼类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渔猎技术的改进,也有水电工程建设。在分析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徐薇乔晔龚昱田
关键词:鱼类资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电开发长江上游
一种综合鱼类产卵和觅食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综合鱼类产卵和觅食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待研究水库区域的鱼类栖息繁殖生境特征信息和产卵场分布信息,确定调度目标河段;根据调度目标河段构建水动力学模型;获取调度目标鱼类在繁殖季节产卵的第一水...
陈小娟杨志朱其广曹俊易燃徐薇
一种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促进梯级水库群坝下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梯级水库群内各水库坝下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信息及相对应的水温、水文及水质信息;确定各水库修建后坝下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分布...
陈小娟杨志朱其广曹俊易燃徐薇唐会元
黑水河下游前鳍高原鳅的繁殖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的繁殖特征,于2014年1-12月在金沙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下游江段对前鳍高原鳅进行逐月采样,并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性腺发育与性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繁殖群体组成、卵径分布、繁殖力、产卵水温和繁殖集群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前鳍高原鳅的性成熟个体在1-2月以及9-12月出现,其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在12月达到最大值;50%雌、雄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全长分别为72 mm、78 mm,繁殖季节雌雄性比为0.98:1,平均卵径为0.64 mm,卵径分布呈单峰型;绝对繁殖力为1 428~6 356粒,均值为3 834粒;相对繁殖力为250~938粒/g,均值为535粒/g;全长、体重与绝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繁殖季节水温为9.3~20.6℃,均值为14.1℃;前鳍高原鳅有明显的产卵集群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前鳍高原鳅资源保护及其全人工繁殖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杨志朱其广徐薇龚云金瑶陈小娟刘红唐会元
关键词:繁殖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