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荣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显微手术
  • 2篇显微手术治疗
  • 2篇出血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岛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引流
  • 1篇预后
  • 1篇入路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损伤
  • 1篇皮层

机构

  • 5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徐荣华
  • 2篇姚辉华
  • 2篇蔡德成
  • 2篇张洪良
  • 1篇周刚
  • 1篇王振宇
  • 1篇黄光富
  • 1篇赵春
  • 1篇蔡毅骁
  • 1篇谢轩贵
  • 1篇谭海斌
  • 1篇周学斌
  • 1篇李鹏
  • 1篇李志立
  • 1篇李媛媛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建库以来到2018年3月已公开发表的^(125)I粒子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共1 01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放射组病人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RR=2.06,95%CI:1.62~2.62,P<0.000 1),生存风险低于对照组(HR=0.38,95%CI:0.26~0.57,P<0.000 1);^(125)I放射组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WMD=-6.08,95%CI:-9.05~-3.10,P<0.000 1),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也低于对照组(WMD=-37.72,95%CI:-44.99~-30.45,P<0.000 1);胆道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5)I近距离放射组肿瘤缩小,而对照组肿瘤增大(SMD=-2.77,95%CI:-5.10~0.44,P=0.02);术后1个月2组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06,95%CI:-7.97~1.85,P=0.22);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68~1.35,P=0.80);^(125)I近距离放射组的病人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R=21.08,95%CI:4.43~100.16,P=0.000 1)。结论与单纯放置支架、胆道引流术相比,^(125)I近距离放射能有效地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胆道通畅时间,并能抑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疼痛等,同时并不增加肝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
陈星宇姚辉华司超卿明杨帅徐荣华
关键词:^125I胆道引流恶性梗阻性黄疸META分析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显微手术夹闭的3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延髓前段9例、延髓侧段6例、扁桃体延髓段5例、终末扁桃体段7例、扁桃体上端区域4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7例;采用远外侧入路15例、乳突后枕骨下入路7例、枕骨后正中入路9例。结果术后6个月,运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0分20例,1分5例,2分3例,4分1例(Hunt-Hess分级Ⅱ级),6分2例(1例死于肿瘤感染,1例死于)。结论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破裂常表现脑干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仅表现为第四脑室出血;小脑后下动脉常有变异,CT血管造影不易发现动脉瘤;受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位置和解剖变异的影响,手术入路应给予个性化考虑。
谭海斌黄光富徐荣华李志立王振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显微手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局部炎症反应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间质炎症反应与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7例患者资料,按NLR是否大于3分为低NLR组及高NLR组。高倍镜下评估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和浸润细胞的主要类型,分别按浸润程度及类型分组。分析NLR、肿瘤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NLR与肿瘤标准物CA199、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肿瘤间质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与肿瘤浸润较深、伴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局部炎症反应无显著联系(P>0.05)。高N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明显缩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高的患者OS明显缩短(P<0.05)。结论 NLR和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对胃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陈星宇姚辉华徐荣华李媛媛司超赵春
关键词:胃癌炎症反应预后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颅脑外伤伴有视神经损伤的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
徐荣华张洪良蔡德成周刚
关键词:颅脑外伤视神经损伤高压氧疗效评价
早期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10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或经颞叶皮层上中回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10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 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开颅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或经颞叶皮层上中回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90%以上者76例(71.7%),70%~90%者21例(19.8%)。住院期间死亡11例,死亡率10.4%。存活的95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完全恢复)7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29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41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13例,Ⅴ级(植物生存)5例。结论早期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或经颞叶皮层上中回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徐荣华谢轩贵张洪良蔡德成李鹏周学斌蔡毅骁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显微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