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戈 作品数:62 被引量:15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B7-H3、B7-H4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B7-H3和B7-H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40)和强化剂量组(阿托伐他汀80 mg/d,n=40),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8~24 h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可溶性B7-H4(sB7-H4)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B7-H3、B7-H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IL-10、sB7-H3、sB7-H4水平和B7-H3、B7-H4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强化剂量组升高更显著(P<0.05)。相反,两组患者PCI术后IL-4、IFN-γ水平均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促进B7-H3、B7-H4表达,从而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免疫炎症反应。 吕静 徐戈 黄琛 雷敏 张晶晶 马冰宁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B7-H3 B7-H4 茶多酚干预缺氧诱导的大鼠肺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缺氧诱导的大鼠肺高血压(PH)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缺氧组(H)和TP组。缺氧前TP组大鼠予TP灌胃(200mg.kg-1.d-1),C和H组大鼠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随后TP和H组大鼠置于常压间断缺氧舱(8h/d,6天/周)4周。4周后比较各组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及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比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凋亡及肺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组大鼠的RVSP、mPAP、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均比C组显著升高(P<0.01),且PASMCs凋亡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XIAP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H组相比,TP组RVSP、mPAP及RVHI均明显降低,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程度减轻,而PASMCs凋亡增加(P<0.05),肺组织XIAP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TP可改善缺氧诱导的大鼠PH,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促进PASMCs凋亡有关。 欧婷 黄琛 王利兵 黄美慧 徐戈关键词:细胞凋亡 茶多酚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组织蛋白酶S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组织蛋白酶S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采用Boyden小室实验评价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用细胞免疫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组织蛋白酶S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β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多,核因子κB和组织蛋白酶S表达明显增加(P<0.01)。1μmol/L和10μmol/L阿托伐他汀组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白细胞介素1β所致的细胞迁移以及组织蛋白酶S和核因子κB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使组织蛋白酶S表达减少,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徐戈 周胜华 蒋路平 孙智山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组织蛋白酶S 核因子ΚB 细胞迁移 急性心肌梗死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226例AMI患者分为AMI并2型糖尿病组(AMI+DM组)45例和AMI非糖尿病组(AMI组)18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与AMI组比较,AMI+DM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增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增高。AMI+DM组较多发生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多严重。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较严重,常有左心功能异常、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严重。 李生红 徐戈 周胜华 孙智山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 烟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斑块形成和MK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烟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动脉壁MK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与烟酸组:高脂血症组(n=8)继续饲以高脂饲料6周;烟酸组(n=8)在高脂饮食基础上... 徐戈 雷敏 曾智恒 李志乐关键词:兔主动脉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MK2 斑块形成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压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压特征的关系。方法226例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表示。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结果随着PP及PPI增加,Gensini积分逐渐增加。与PP<45mmHg患者相比,PP≥75mmHg患者冠脉三支病变数增多2·2倍;与PPI≤0·4患者相比,PPI>0·6患者冠脉3支病变数增多2·7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PI与Gensini积分密切相关(P<0·01)。结论PP和PPI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应用于临床指导,且PPI在一定程度上较PP更有优势。 徐戈 周胜华 孙智山 李生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脉压 脉压指数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心肌梗死及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MI)及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PCI术前、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强化剂量组(PCI术前18~24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术后给予40mg/d),每组40例。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18~24h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IL-4、IL-10和IL-18的水平,并于PCI术前、术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De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强化剂量组PCI术后cTnⅠ高于正常高值、高于正常高值3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IL-4、IL-18水平均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IL-10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强化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LVDed、LVDes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PCI相关心肌损伤和PMI的发生率。 黄琛 徐戈 吕静 雷敏 张晶晶 马冰宁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IL-18 围术期心肌梗死 普罗布考和氯沙坦对兔血管成形术后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氯沙坦对兔血管成形术后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普罗布考组、氯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氯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管腔面积明显扩大(P<0.01),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IGF-IR、VEGF和PC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氯沙坦可以通过抑制IGF-IR、VEGF和PCNA的表达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而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之间无差异。 徐戈 周胜华 李醒三 黄伟强 黄海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洛沙坦 细胞增殖 胱抑素C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长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5年全因死亡、脑卒中、急性心衰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2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基线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为三组(Q1:≤1.03 mg/L,Q2:1.04-1.50 mg/L,Q3:>1.50 mg/L)。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胱抑素与终点事件的关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5年随访显示,全因死亡108例(25.5%),脑卒中110例(25.9%),急性心衰47例(1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胱抑素是全因死亡(Q3 vs Q1:OR=3.151,95%CI 1.073-5.145,P<0.05)和脑卒中(Q3 vs Q1:OR=2.598,95%CI 1.26-5.40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全因死亡)。结论:血清胱抑素升高可独立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年全因死亡及脑卒中事件。 庞毅恒 吴金橞 徐戈关键词:心房颤动 胱抑素C 全因死亡 烟酸对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TC逆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兔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烟酸组,每组8只。实验前后检测血脂水平;14周末行主动脉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小凹蛋白1(Cav-1)mRNA表达。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烟酸(0-5.0mmol/L)对Filipin阻断后ABCA1、SR-BI和Car-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8周时TC、TG和LDL-c、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增加,ABCA1、sR-BI和Cav-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高脂组比较,烟酸组14周时TC、TG和I.DL-C明显降低,HDL-C、ABCA1和Cav-1mRNA表达明显升高,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1.0mmol/L烟酸可明显改善Cav-1与ABCA1mRNA表达(P〈0.05)。结论烟酸可明显改善血脂谱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调ABCA1与Car-1mRNA表达水平,但对SR-BI表达无明显影响。 徐戈 黄琛 李志乐 文伟明 欧婷 王利兵关键词:烟酸类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清道夫受体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