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荣
- 作品数:60 被引量:3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革命精神的诗性表达——陈伯吹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 2024年
- 作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的陈伯吹,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剖析陈伯吹在20世纪30-50年代的儿童文学翻译活动,通过系统梳理陈伯吹生平及其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相关言论,结合其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揭示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特质。研究发现,实际上陈伯吹在译介儿童文学作品时通过采取诗性的表达方式,能更好地传递他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激情,“革命精神的诗性表达”是陈伯吹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内涵与实质,贯穿于其儿童文学翻译活动的始终,为当下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提供了借鉴价值。
- 徐德荣张迪
- 关键词:陈伯吹儿童文学翻译思想诗性
- 儿童文学经典复译研究——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被引量:16
- 2012年
- 通过对青岛市儿童文学翻译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在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大量复译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众多儿童文学经典复译作品在秉承初译优点、取得不同程度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普遍的是漏译、误译和文字中英夹杂、有失规范等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文学性没有质的提高,没有从根本上超越初译。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的复译应该遵循批判性借鉴和实质性超越的原则,真正实现其存在价值。
- 徐德荣江建利
- 关键词:儿童文学经典翻译复译
- “三美论”视域下图画书翻译的风格再造
- 2018年
- 图画书因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在儿童文学中独树一帜,其审美特质的风格再现是图画书翻译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纲,分别分析了图画书风格的内涵,以及图画书在'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的美学特质。本文认为,图画书翻译过程中应当尽量'三美齐现'以再造原文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特质,从而再现原作风格。本文旨在提高图画书译者对图画书本身所具有的美学特质的重视,并不断强化译作的美感传达,为儿童读者翻译出更多赏心悦目的图画书作品。
- 徐德荣颜世玉
- 关键词:三美论翻译图画书
- 创作童话中哥特元素的教诲机制研究
- 2024年
- 针对优秀创作童话中备受争议的哥特元素何以存在、有何意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创作童话中的哥特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诲功能,而其教诲功能的实现便是哥特元素在儿童心底播撒光明的原因。就哥特元素教诲功能的实现机制,本文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以安徒生、王尔德童话为例,探索了实现教诲的情感机制与叙事机制,认为基于哥特式情感线索的情感反应作为情感机制、哥特式“非黑即白”的叙事呈现作为叙事机制,帮助儿童在“诡异”的哥特式语境、“惊奇”的哥特式心境中,通过与人物共情与移情,熟悉、模拟善恶选择,不仅完成“人”的身份确认,也逐渐养成理性情感,形成健康的社会伦理与自我伦理,实现伦理平衡。
- 赵一凡徐德荣
-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 论儿童幻想小说汉译的风格再造被引量:1
- 2019年
- 儿童幻想小说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儿童幻想小说风格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决定影响译文的语言选择和风格再造程度.本文认为儿童幻想小说的风格是与现实世界相异却具有艺术真实的思维风格异质性、情感探索性和审美怪诞性协同构成的具有区别性的有机整体.译者需辨识并把握幻想小说源文本中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特质,充分再造源文本的文体风格,创造出既求真、又务实的译文,以在目的语儿童读者的认知层达成对幻想世界的等效建构.
- 徐德荣和瑶瑶
-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幻想小说等效
- 论儿童幻想小说中方言翻译的落差再造原则——以《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方言在儿童幻想小说中具有特殊价值,然而目前方言翻译问题颇多,导致译文文学效果不足甚至缺失。本研究以英国著名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的儿童幻想小说《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为例,在分析现存译本方言翻译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儿童幻想小说中方言翻译的落差再造原则,即译者应当再造方言与标准语在语用内涵、儿童文学性、文化内涵上的落差,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原文中方言使用所能达到的文学效果。
- 徐德荣廖皓云
- 关键词:方言翻译
- 儿童冒险小说中对话的文体风格再现——以《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为例
- 2017年
- 儿童冒险小说中的对话翻译是再现原作风格的关键所在。儿童冒险小说中的对话特色鲜明,承载着作品的独特文体风格,是体现作品趣味性、塑造人物形象、实现文学教诲功能的关键,而语用意义是构成对话文体风格的核心要素。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分析框架,根据语用意义包含的表征意义、表达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交意义,通过对比与分析儿童冒险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两个版本中人物对话文体风格的翻译再现,提出儿童文学译者在翻译这类儿童文学作品时,应紧扣对话的文体特征,忠实而全面地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对等,从而打造能让儿童读者更好地接受与理解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译作。
- 徐德荣王翠转
- 关键词:语用意义对话翻译文体风格
- “十七年”(1949—1966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国家外译政策研究
- 2025年
- 本文借助冈萨雷斯的翻译政策定义,通过政策文件、专业话语和译文产出的三方互证,从翻译理念、翻译管理和翻译实践三个方面回顾“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国家外译政策特点,并借此反观翻译政策在由国家主导的外译活动中的隐性运作机制。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国家外译政策催生出高度集体化的儿童文学译介实践,并通过明确的海外传播定位和价值导向,为新中国“世界印象”的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当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徐德荣晋伟捷
-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 论图画书文字突出语相的翻译被引量:10
- 2015年
- 图画书文字的突出语相,借助图像的表现手法,具有形象生动的艺术美感,满足了儿童求新求异的心理。图画书文字的突出语相往往蕴含着阐释符码、文化符码或内涵符码,译者要识别、分析其所蕴含的符码,在译文中运用突出语相巧妙再现原文的符码,实现儿童本位的等效翻译。
- 徐德荣何芳芳
- 关键词:符码等效翻译
- 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探究被引量:3
- 2022年
- 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具有内在的体系性与深刻性。从儿童文学认识人生、解剖社会之用出发,茅盾重视儿童文学翻译,表现出民族与世界兼顾、切要与系统并举的儿童文学翻译选材观,以及“浅”“趣”“美”的儿童文学翻译文体观。
- 徐德荣向海涛
-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启蒙